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同为来自秦雍的羌族姚弋仲,和蒲洪相比,与石虎的关系还有微妙的不同之处。姚弋仲个人强梗的个性,也许让石虎感觉此人可以放心;而蒲洪则不然,虽然史书上说,石闵对石虎称蒲洪为人杰,应该早早除掉,石虎没有听从,反而更加亲近。但是,据《晋书,苻健载记》的记载,其实,石虎“虽外礼苻氏,心实忌之。”而秘密杀害了蒲洪的两个大儿子,蒲洪第三子蒲健因为深为石虎父子的喜爱而幸免于难。因此,当石祗在襄国称帝之后,对待姚弋仲也是待以特殊的礼节,并封其为右丞相、亲赵王,而此时的蒲洪则彷徨不定,却欲争霸中原。两个来自关中地区的部族又都有回到老家的主意,姚弋仲派遣儿子姚襄率众五万进攻蒲洪,蒲洪率军迎战,大破姚襄,斩首三万多级。东晋朝廷授予蒲洪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而他的部属却有人建议他自立为王,蒲洪也听说谶言有:“草付应王”,并且,他的孙子蒲坚的脊背上有“草付”的纹路,于是,他就改姓“苻”氏,自称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以南安人雷弱儿为辅国将军;安定人梁楞为前将军、兼左长史;冯翊人鱼遵为右将军、兼右长史;京兆人段陵为左将军、兼左长史;王堕为右将军、兼右司马;天水人赵俱、陇西人牛夷、北地人辛牢都是从事中郎;氐族头领毛贵为单于辅相。他雄心勃勃地对博士胡文说:“孤率众十万,据形胜之地,冉闵、慕容儁可以指日可定,姚襄父子被灭也在我的计划之中,孤取天下,比汉高祖的时候要容易!”苻洪的军师将军麻秋对苻洪说:“冉闵和石祗正在相持,中原之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平定的,不如先西取关中,巩固基业之后,再东向以争天下,谁能抗拒呢!”苻洪深以为然。麻秋取得了苻洪的信任之后,借饮宴之际,下毒鸩杀了苻洪,欲趁机兼并他的部众,苻洪世子苻健将麻秋抓获斩首。苻洪临死前对苻健说:“我之所以迟迟没有入关,是以为中原指日可定。不幸今天竟然被这小子所图!中原之地不是你们兄弟所能办的,我死之后,你要立即入关!”说完就去世了。苻健带领其众,去掉大都督、大将军、三秦王的称号,接受了东晋朝廷的官职,并派遣叔父苻安到江东告丧,请求朝廷给予苻健新的任命。苻健一面派人到东晋告丧,另一方面却秘密筹划着离开冀州这一是非之地,西入关中。

我们暂且按下苻健的打算,再回过头来看看立国之后的冉闵。

冉闵立国之后,也曾试图与诸军屯和解,然而,却没有取得成效,之后,他又派人欲与东晋联合,也没有得到东晋朝廷的回应。在做了这两件大事之后,冉闵又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那就是:在他即位后不久,即诛杀了一直与其并肩战斗的、被其封为太宰、兼太尉、录尚书事的李农全家以及尚书令王谟、侍中王衍、中常侍严震、赵升等人。冉闵诛杀李农的原因,史书没有任何记载,已经无考。我们只能试着做一个推测:一是猜忌李农。冉闵十分迷信谶言“继赵李”,这从其一度将自己改姓李,可见一斑;当初,冉闵即位前,也曾假意将皇位让给李农,大约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之后,冉闵又假意声称要归顺东晋朝廷,史书没有记载重臣李农等人表示反对的话,而是仅仅记载了尚书胡睦的一番表白,大约当时的情形是:在冉闵表达了此番意思之后,李农等人并没有象尚书胡睦那样表示反对,而是选择了默认,这在冉闵看来,恰恰也就是对自己的不忠。二是忌惮李农。此前,史书对冉闵的描写多为“夷夏诸宿将皆惮之”。由此看来,冉闵在人际关系上,人多畏其威,而少戴其德。这也可以从冉闵第一次发动政变主要是靠劫持李农,并利用李农的乞活军而实现这一点上看出来。当时,冉闵身为石赵帝国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已经被石遵稍稍夺其军权,他虽然依靠替殿中将领加官晋爵的方式试图换取支持,但是,军队方面的倾心支持,更重要的还是来自平日里长期的恩德而结成的牢固的纽带,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式的恩典。可以说在冉闵初期,李农的乞活军对于他的帮助是相当大的。此时,由于“杀胡令”的颁布,致使大量汉人涌入邺城,给冉闵提供了充足的兵源,而冉闵也具有乞活军的背景,因此,诛杀李农就可以将其主导的乞活军全部吞并。三是有可能存在的执政理念的分歧。实施“杀胡令”,给冉闵在被奴役的汉族民众中间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但却让新建立的帝国陷入四面皆敌的窘境。为了摆脱这种窘境,在战略层面上,冉闵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但是,都失败了。此时的冉闵也许在反思“杀胡令”产生的消极影响,因为,当时之所以颁布此令,是因为孙伏都等人带领的是胡人,而胡人参与推翻冉闵统治的也比较多,这促使了“杀胡令”的问世。而这一命令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摆脱困境,就必须消除“杀胡令”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六夷领袖们放心。冉闵的这一微妙的心态变化,可以从其随后的举动中得到印证:冉闵任命其子冉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将一千投降的胡人作为其麾下。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此时“杀胡令”已经没有得到执行了,对于投降的胡人,冉闵并没有一律处死,并且专门设立了大单于的官职,来统领胡人。这也是冉闵基于现实需要而采取的民族和解政策的具体体现。据《晋书,儒林传》记载,此时,历仕刘曜、石勒、石虎、冉闵的光禄大夫卫謏(音:小)出于好心,劝说道:“如今投降的胡人有数千人,对待他们如同对待旧人(即汉人)那样,这的确是招抚的恩典。然而,胡羯本来就是仇敌,如今他们投降,仅仅是为了保命而已。假如有刺客瞬间发生事变,悔之无及!古人说过,对于一个人也不能轻慢,何况数千呢?因此,我请求诛杀投降的胡人,撤销单于之号,深思帝王安不忘危的劝诫。”史书称,此时的冉闵“志在绥抚,锐于澄定”,卫謏的话令冉闵大怒,竟然将卫謏和其子卫伯阳诛杀。为什么冉闵因卫謏的一言就将其诛杀?这固然有冉闵本性残暴的一面,但仔细分析下来,恐怕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当冉闵开始“右倾”的时候,应该是遭到了来自大魏帝国主体汉族官员和汉民的极大抵制。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疯狂杀胡的主体当然就是冉闵手下的这些汉人,当深受数十年压迫的汉人刚刚扬眉吐气几个月后、手上还沾满胡人的鲜血的时候,他们有理由担心自己遭到死灰复燃的胡人的集体报复。而冉闵对于卫謏谏言的过激反应大约也有杀鸡给猴看的因素。

那么,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李农的父子的被杀。当时冉闵亲率杀胡的军队主体应该是李农领导的乞活军,而当冉闵为了实现民族和解、消除“杀胡令”对刚刚建立的帝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时候,作为实力强大的乞活军对此的态度,应该是不支持的。这有可能是冉闵诛杀李农的另外一个原因,理由与他诛杀卫謏父子相同。

就此,吕思勉先生评价道:“闵既诛胡羯,而又杀谏臣以媚之,则本非有民族内外之见。盖当时五胡,习以汉族以外诸异族为斗士,攻闵者所用多其人,故闵觇知其不为己用而诛之,所剪除者异己,非有鉏去非种之心也。然‘各任所之’之令一下,胡羯之人去而赵人悉来,则民族同异亲疏之义,虽未光大,终阴行于不自知之间,而闵不能引而伸之,以成功而远祸,亦可惜矣。”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5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5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