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六、二庾之死
建康城中接二连三的变故,让庾氏兄弟措手不及。
两兄弟刚刚全取荆、江二州,康帝突然就病故了,失去朝权的庾氏兄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何充在朝中大行其道。如今,何充在太后面前又有拥立之功,而庾氏当初却是建议册立小皇帝的叔祖司马昱的,显然,庾氏又成了褚太后的异己势力。
建元二年(公元344年)11月,在埋葬了康帝之后,褚蒜子为了弥合双方的裂痕,下诏征召庾冰入朝辅政。而此时的庾冰也身染重病,不过,即使庾冰没病,按照当时的局势,庾冰也是不会回建康的。
同月9日,庾冰病死在武昌,时年49岁。《晋书,庾冰传》称,庾冰“天性清慎,常以俭约自居。”他的一个儿子曾经问公家借了十匹绢,庾冰听说后,大怒,用棍棒捶打,并从市场上买来十匹绢还给公家。临终之时,他对自己的长史江虨说:“我将死了啊,只恨报国之志没有施展,这是命啊,又有什么办法呢!死后,用穿着的衣服入殓,不要用公家的东西。”庾冰死后,家里没有绢来做覆盖尸体的被子。另外,庾冰没有姬妾,家无私产。
虽然庾氏与褚氏有一定的渊源,然而,褚裒的妻子就是谢尚的姐姐,因此,褚家与谢家关系更密切。当听说庾冰去世的消息之后,褚蒜子下诏任命自己的舅舅谢尚以本号都督豫州四郡,并兼任江州刺史,而谢尚目前是庾翼的下属,他的官职全称是建武将军,都督江夏、义阳、随三郡诸军事,江夏相,南中郎将。
我们知道,谢尚是谢鲲的儿子,字仁祖,是个少年天才。他八岁的时候,客人对谢鲲说:“此儿一坐之颜回也。”谢尚应声回答:“坐无尼父,焉别颜回!”王导十分赞赏他,将其比作自己的族兄、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称其为“小安丰”。《世说新语》记载:“王丞相云:‘见谢仁祖,恒令人得上。与何次道语,唯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王导曾说:“见了谢尚,常会让人感到精神振奋;和何充说话,只需要举手指地说:‘恰恰如此`即可”。大体上讲,谢尚属于王氏家族一系的人,其担任历阳太守大约也是在王导执政时期。
褚蒜子任命谢尚为江州刺史,就是想借庾冰去世之际,将庾氏控制下的江州夺回到自己的手中。
以谢尚为江州刺史之举,也许并非褚蒜子的注意,而是何充在投石问路。
然而,庾翼的反应强烈而又迅速。
他将长子庾方之驻守襄阳,自己则率领大军从襄阳迅速南下,还镇夏口,将庾冰所领的江州之军全部划归自己所有,并任命庾怿之子庾统为浔阳太守。
一时之间,庾氏为了门户利益与朝廷的决斗似乎一触即发,不可收拾。《晋书,庾翼传》所称的“家国情事”,即指此种紧急情况。
看到庾翼的反应如此强烈,朝廷退缩了,褚蒜子为了安抚庾翼,下诏又将庾翼三哥庾冰兼任的江州刺史交给了庾翼,并干脆将豫州刺史也一并给了庾翼,反正庾冰在世时还都督着豫州四郡。
庾翼想要的只有江州。
江州刺史到手以后,他推辞了豫州刺史的职务。于是,朝廷又改任谢尚为西中郎将,都督扬州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假节,镇守历阳。
这样,双方的面子都保住了,一场危机就此暂时化解。庾翼还想移镇乐乡,朝廷不许,这次,庾翼也没再坚持,他开始修缮军器,“大佃积谷,欲图后举”。——是继续北伐,还是东下?史书没有明言,但是,我想是兼而有之吧。
公元345年正月初一,时年22岁的褚蒜子设白纱帷幔于太极殿之上,她抱着虚岁三岁,实则一岁多的小皇帝司马聃临朝接受百官的朝贺。并将年号改为永和,同月,晋封镇军将军、武陵王司马晞为镇军大将军,领军将军顾众为尚书右仆射。
历史就此进入到了晋穆帝的永和时代。
东晋帝系也从第一代的晋元帝司马睿、第二代的明帝司马绍、第三代的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到了第四代的晋穆帝司马聃。相应的,东晋门阀势力也正在或着将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果我们说,元帝司马睿在即位之前维系着“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奠定了江东集团的基础,那么,在其即位后的不足6年的时间里,一直为恢复皇帝的权威与王氏家族作着斗争,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第二代的晋明帝司马绍在位仅仅3年左右的时间,却平定了王敦之乱,让王氏家族受到了空前的打击,虽然如此,由于明帝的早死,使得东晋皇权重振,乃至收复中原的希望化为泡影。接下来,东晋一朝进入了幼主晋成帝的咸和时代,庾亮之妹庾文君以太后之尊临朝称制,庾亮以舅舅之亲左右朝政,激起了苏峻之乱,数年之后,在温峤、陶侃、庾亮、郗鉴等人的合力下,仅而平定,自此,庾亮出居豫州,后接替陶侃为荆州、江州、豫州刺史,而王导居中,庾氏与王氏又开始了一场激烈而又不失分寸的你争我夺。这场门阀之争,并没有随着王导、郗鉴、庾亮、晋成帝的去世而终结,相反的,在成帝弟弟康帝即位之后,又达到了高丨潮丨,并最终以庾氏家族的完胜告终。可是,老天弄人,就在庾氏兄弟对由自己扶植起来的晋康帝十分放心,故而,庾冰出居江州、庾翼北进襄阳之后,身在京师、正值壮年的晋康帝司马岳却突然因病去世。二庾身在外藩,鞭长莫及,何充坚持册立了康帝的年幼儿子司马聃,并让穆帝司马聃的母亲褚蒜子临朝称制,这让二庾始料不及,庾氏家族立即陷于被动。雪上加霜的是,庾氏的主心骨庾冰又在晋康帝驾崩之后一个多月,撒手人寰。此时,东晋政坛山雨欲来,纷纭变幻,对于朝廷一方,有扬州的何充、京口的褚裒以及褚氏姻亲谢氏家族的支持,而庾氏则只剩下了远在襄阳的庾翼,种种迹象表明,形势对庾氏十分不利,因此,朝廷想借庾冰去世之机,将江州拿到谢氏之手。可是,庾翼一副玉石俱焚的强硬态度,出兵直指江州,迅速将哥哥的原有部队收编,造成了既成事实,朝廷只好退让,而庾翼也见好就收,将反击局限于保护家族势力的范围之内,并无清君侧的野心,于是,双方暂时得以相安无事。
然而,正如俗语说的“一朝天子一朝臣”那样,晋穆帝的继位,已经让东晋门阀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庾氏也再无舅氏之尊,新朝中的新贵则是皇太后家褚氏、皇太后的舅氏谢家。那么,叱咤风云十余年的庾氏是否已经走到了他运命的尽头了呢?
果不其然,就在其兄庾冰去世数月之后,也就是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元年的上半年,庾翼上厕所的时候,发现一个方形的怪物,并就此染病,背上长出了毒疮。他自知将死,上书朝廷,请求在他死后,让自己的二儿子庾爰之代理辅国将军、荆州刺史。并任命司马朱焘为南蛮校尉,以1千人马把守巴陵(湖南省岳阳市)。
庾翼的上书发出以后,就去世了,终年41岁,后被朝廷追赠为车骑将军,谥号为肃。
庾氏家族数月之间死去两位顶梁柱。面对庾氏家族如此大的变故,建康方面会答应庾翼的临终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