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一三二、庾王争斗(4)

史书称,何充离京的原因是“避诸庾。”也许,何充看出,有拥立之功的庾氏家族还将继续对王氏家族以打击。

果不其然,到了8月13日,朝廷就下令调江州刺史王允之为卫将军。

史书上记载此事的起因在于,王恬服丧之后的任命。我们知道,王恬是王导的二儿子,字敬豫,从小喜欢武艺,不为王导所爱,并且名士气派十足,性格十分傲慢,一次,谢安的弟弟谢万去拜访他,谢万刚坐下,王恬就进屋去了。谢万还以为王恬要隆重地接待自己,心中甚喜,可是,过了很久,谢万却发现王恬握着湿漉漉的头发从里屋出来,坐在当庭的椅子上晒头发,毫无宾主之礼,谢万不禁怅然而归。就是这样一个人,由于成帝与王导的关系,成帝曾经想拜他为中书令,王导尚有自知之明,坚决拒绝了,后来,王恬被任命为后将军、魏郡太守,加给事中,领兵镇守石头城。王导去世之后,王恬辞去官职在家守孝。案:王导是咸康五年即公元339年7月去世的,按照年头计算,到咸康七年,王恬业已服丧三年,大约是在咸康八年年初,也就是庾怿给王允之送毒酒前后,王恬又被朝廷官复原职,继续担任后将军,领兵镇守石头城。

数月之后,成帝去世。

将自己的政敌放在建康城下的石头城,这让执政大臣庾冰如坐针毡,于是,庾冰决定由近及远,先解决王恬的问题。在何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前后,朝廷就改任王恬为豫章太守,而将豫章太守褚裒拜为侍中、升迁为尚书。

《晋书,王允之传》记载:“王恬服阕,除豫章郡。允之闻之惊愕,以为恬,丞相子,应被优遇,不可出为远郡。乃求自解州,欲与庾冰言之。冰闻甚愧,即以恬为吴郡,而以允之为卫将军、会稽内史。未到,卒。”也就是说,当王恬被任命为远郡的消息传来,江州刺史王允之十分震惊,他上书朝廷,请求解除自己担任的江州刺史的职务,并将要与庾冰面谈。考察王允之的意图,大约有三:一是欲与庾氏和解。庾怿之死,虽然是成帝一言所致,但却源于王允之的密报,庾氏对此切齿痛恨,当然可以理解,王允之可能想以解除江州刺史,来求得庾氏的谅解。二是作出这一姿态,以退为进,让庾冰收回任命王恬豫章太守的成命。三是继而与庾冰商量,推荐王恬担任江州刺史的职务。

史书称,庾冰接到王允之的辞职书之后,十分惭愧,这显然只是东晋名士特有的做作之举。当庾冰接到王允之的辞职书之后,他应该是大喜过望,于是,庾冰装聋作哑,接受了王允之的辞呈,不仅在改任王恬为吴国内史的同时,于咸康八年的8月13日,一并将王允之任命为尊荣的卫将军、会稽内史。

然而,王允之却感觉受到了愚弄,他拒绝受调,他所持的理由是:会稽地名名犯自己的祖父王会的名讳。这显然是一种托辞,因为,此前其父王舒也曾被王导任命为会稽内史,当时的解决方案是将会稽的会加了耳朵旁。因此,庾冰并没有听从,而是又一次地将计就计,在康帝的诏书中又将会稽内史的职务去掉,只给王允之一个卫将军的虚号。

不过,到了这一年的10月,王允之就去世了。

我们不知道王允之至死,究竟是否离开了江州,也不知道王允之是不是正常死亡,但是,我们知道,王允之至死并没有到任。

王允之死后,江州刺史的位置空了下来,至此,庾氏将王氏家族从江州地盘清除出去。但这一让庾氏家族魂牵梦绕的职位,此时庾氏并不想立马拿下,以免引起物议。于是,庾冰想到了一个妥帖的过渡人物,那就是王氏家族的王羲之。

根据《晋书,王羲之传》的记载,(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长史。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史料没有给出王羲之担任江州刺史的确切时间,不过,据有的学者考证,王羲之被任命为江州刺史的时间,当在此时。因为,此时庾冰选择王羲之作为一个过渡人物,自有其道理:一是,王羲之毕竟是王氏家族的翘楚。以王羲之接任王允之,在表面上看来,江州仍然还在王氏家族之手。二是,王羲之与庾氏关系密切。这从王羲之后来给殷浩的书信中即可见一斑,在那封书信中,王羲之是这样说的:“吾素自无廊庙志,值王丞相时果欲内吾,誓不许之。”也就是说,在王导在世之时,王导曾经请求王羲之加入自己的阵营,但是,却被王羲之发下誓言,坚决予以拒绝,理由是:不愿意在朝中做官。然而,王羲之朝中大官不做,却远赴武昌,做了与王导对立的庾亮的长史,其间的曲折自非外人能够窥见。但是,庾亮临终之际,还不忘记向朝廷专门推荐王羲之,称其为“清贵有鉴裁”,从这一点看来,王羲之与庾氏家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将王羲之放在江州,既不会对庾氏家族产生威胁,又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可谓是一着妙棋。

然而,王羲之仅仅担任江州刺史不足两个月,事情又一次发生了变化。

到了这一年的12月,晋康帝司马岳纳褚裒之女褚蒜子为皇后。我们知道,褚裒的堂兄褚翜之舅就是西晋大名士庾敳,而庾敳就是庾亮的叔叔,因此,褚裒与庾氏兄弟是表兄弟关系,褚家与庾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褚裒的妻子又是谢鲲之女,谢尚的姐姐,于辈分上说,谢尚是褚蒜子的舅舅,所以,谢家、褚家和庾家又有一层密切的关系。如今将褚蒜子嫁给晋康帝司马岳,庾氏兄弟不仅仍旧是晋康帝的舅舅,而且,又成了晋康帝的皇后的表舅,因而断绝了可能来自皇后一方异己势力的影响,确保了对朝权的控制。

史书称:(褚裒)“以后父,不愿居中任事,苦求外出。”于是,朝廷又任命褚裒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镇守半洲。褚裒苦求外出,史书并没有象描述何充出居京口说的那样,是为了躲避“诸庾”。这说明,褚裒的外出是在庾冰的通盘计划之内的。也许,在庾冰任命王羲之之时,就已经规划好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夺取江州的整体计划:先是以王羲之为过渡,以掩人耳目,然后,将褚裒之女嫁给晋康帝,再后来,褚裒以皇后之父的尊贵地位去接替王羲之,没有人自然无从提出异议,即便是刚刚上任的王羲之也无话可说。虽然康帝纳妃在成帝去世之前,但是,成帝刚刚去世7个月,就匆匆为康帝迎娶皇后,让人感觉十分可疑,也让人确信这一论断。因为,据《晋书,康帝本纪》记载,到建元元年6月的时候,那时,成帝已经去世一周年,有关部门曾建议康帝脱下素服,康帝还不同意。可见,在半年之前康帝迎娶皇后,这一吉凶二礼并举的反常之事,似有世事紧迫的隐情。

经过这番折腾之后,年届40的王羲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让任何人都会感到自己不过是被人随意摆布的棋子而已,更何况是敏感的王羲之,从此,王羲之对仕途心灰意冷。这在那封给殷浩的信中也有反映,他说:“自儿娶女嫁,便怀尚子平志,数与亲知言之,非一日也。”也就是说,自江州刺史任上下来,他先是办儿子(应是王玄之和王凝之)和女儿(王孟姜)的婚事,以后便像尚子平那样,誓不出山,这种态度他屡次向至亲好友说过。

晋成帝司马衍去世后的这大半年时间里,东晋朝局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有些时候,着实令人眼花缭乱,但总的来说,始终围绕着敏感的江州地区,到年底,庾氏家族不仅基本上控制了朝中大权,而且,将王氏势力从江州、建康赶到了京口、吴郡等地,统一了建康上游,基本上实现了大权独揽。而王允之作为王氏家族盘踞地方的实力派代表,成为了王氏家族最后一位真正有军事实力的人物,自此,虽然在整个东晋乃至南朝时期,琅琊王氏地位尊崇,却再也没有了东晋初年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了,作为江左第一有实力的高门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这正如《晋书,殷浩传》中,庾翼在写给殷浩的书信中所说的那样:“当今江东社稷安危,内委何、褚诸君,外托庾、桓数族。”庾翼所云当在建元元年桓温出任徐州刺史之后,彼时,王氏家族已经不再被人看作是一个有实力的一极,而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政治符号。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5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5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