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一二○、咸康三年(2)

而咸康三年发生于慕容部的大事,当属慕容皝自称燕王了。

慕容廆父子欲称燕王,由来已久。早在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慕容廆就曾指示手下给东晋太尉陶侃写信,表达了这个意愿,然而,直到慕容廆去世,燕王的封号也没有加诸头上。而慕容皝继位之初,官职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平北将军,(征、镇、安、平将军,四平将军为最低)代理平州刺史,直到咸康元年(公元335年),才被东晋朝廷任命为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

在遥远的辽河两岸的慕容皝自称燕王,这似乎不是一件值得人们大惊小怪的大事。然而,这件事情却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客观现实。那就是,咸康三年的公元337年,距离东晋元帝登基的318年,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我们如果从遍地狼烟的永嘉之乱之初的公元307年算起,则已经过去了31年,考虑到儿童时期记忆的模糊性,这就是说,如今北中国正值40岁到45岁以下的壮年男女,对晋王朝根本是没有任何感觉的。他们要么出生于乱世,要么虽在西晋太平时期出生,但是,由于年幼而毫无印象。对于生来就遭逢乱世的他们而言,能够给予他们安定生活的君主,就是他们内心确认应予效忠的君主;剥夺他们土地和财产的军队,他们自然就要奋起还击。至于说,亡国之痛、复兴晋室之类的话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没有切身体会的。这正如咸康元年镇西大将军、凉州牧张骏派遣他的参军麹护上疏中所说的那样:“勒、雄既死,虎、期继逆,兆庶离主,渐冉经世;先老消落,后生不识,慕恋之心,日远日忘。乞敕司空鉴、征西亮等泛舟江、沔,首尾齐举。”先老消落,后生不识,慕恋之心,日远日忘。说得是多么的沉痛!当王夫之先生读到此处时,他在《读通鉴论》中感慨地说:“张骏能抚其众,威服西域,有兼秦、雍之志,疏请北伐,莫必其无自利之心也。而其言曰:‘先老消落,后生不识,慕恋之心,日远日忘。’则悲哉其言之矣!婴儿之失其母也,使婢妾饲之,受其狎侮,未尝不泣也;已而听之矣,已而安之矣,已而语之以母而不信矣,过墓而若有若无,且归而亟依婢妾矣。夫人至忘其母而不知悲,则仅留之家老,垂死而有余哀,亦将谁与言之而谁听之乎?于是而人心之迷终不可复,复者,其唯天地之心乎!”随着时间的推移,晋王朝对于中原人民的向心力在逐渐减弱,面对这一实际情况,慕容皝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权威,进而加强对辖区人民的统治。这可以说是慕容皝自立为燕王反映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实。

慕容皝自立为燕王这一举动,置建康东晋朝廷的感受于不顾,严格说来,就是臣下的一种忤逆行为,此时的慕容皝似乎已经做出了与远隔千里的东晋分道扬镳的准备。

那么,除了上述民心的原因之外,慕容皝究竟有什么迫切的需要而促使他作出了如此重大的决定了呢?

那就是来自段氏持续不断的敌对行动。咸康二年(公元336年)1月,慕容皝刚刚讨平了弟弟慕容仁的反叛,到了这一年的6月,段辽就派遣中军将军李咏袭击慕容皝的扑向武兴(河北省迁安县东),遇到大雨,李咏回军,被慕容皝的都尉张萌追击,并将其生擒。紧接着,段辽又派遣儿子段兰率领数万步骑屯在柳城(辽宁省朝阳县南)西回水(《晋书,慕容皝载记》称“曲水亭”),宇文逸豆归也进攻安晋遥为段兰声援。慕容皝率领五万步骑前去救援柳城,段兰不战而逃。在段兰退却之后,慕容皝率兵北上,宇文逸豆归丢弃辎重,狼狈而逃,慕容皝派司马封弈率领轻装骑兵,跟踪追击,大破宇文逸豆归。屡遭慕容部重创的宇文部相对弱小,慕容皝丢下宇文部,他对诸将说:“二虏耻于无功,肯定还会再来,应该在柳城附近设下埋伏,静等敌人到来。”于是,他派封弈率领数千骑兵在马兜山(朝阳县附近)各个交通要道设下埋伏。很快,段辽果然又率领数千骑兵前来抢掠,封弈率兵突然杀出,再次大破段氏部队,斩其将荣伯保(《晋书,慕容皝载记》称为“荣保”),然后,慕容皝派遣世子慕容儁率军反攻段氏各城,派遣封奕攻击宇文别部,也都大获全胜。到咸康三年(公元337年)3月,慕容皝又在段氏的乙连城东筑好城,留折冲将军兰勃守卫。4月,段辽给乙连城送来数千辆的粮秣,却被兰勃半途缴获;6月,段辽又派从弟扬威将军段屈云,率精骑趁夜袭击慕容皝的儿子慕容遵驻守的兴国城,也被慕容遵击破。

北平阳裕本为王浚治中从事,石勒灭王浚之后,听说阳裕有“干事之才”,准备委任,但是,阳裕却潜逃不出,后段疾陆眷招为郎中令,升中军将军,处于上卿之位,阳裕从段疾陆眷开始,就仕于段氏,距今已经五世,甚见尊重。他劝说段辽:“‘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况且,慕容氏与我世代婚姻,互为甥舅,慕容皝有才德,可是,我们却与之构怨;战无虚月,百姓凋弊,利不补害,臣恐社稷之忧将由此始。愿两追前失,通好如初,以安国息民。”段辽不从,出阳裕为北平相(《晋书,慕容皝载记附阳裕传》称为“燕郡太守”)。其实,即使不考虑舅甥关系,仅就当时的形势而言,作为相对弱小的段氏、慕容部,面对南边日益强大的石赵王国,只有联合才能图存,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然而,也许在段辽看来,胜敌益强,自己吞并了慕容部之后,才有力量与石赵争夺天下?可是,段氏在进攻慕容部的同时,却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骚扰石赵王国,就足以说明段氏上层的缺乏远见了。

为了吃掉段氏,慕容皝也顾不得远在江东的东晋朝廷了,他于咸康三年9月,在镇军左长史封弈等劝进下,正式对外称燕王,并设置各部以封弈为国相,韩寿为司马,裴开为奉常,阳骛为司隶,王寓为太仆,李洪为大理,杜群为纳言令,宋该、刘睦、石琮为常伯,皇甫真、阳协为冗骑常侍,宋晃、平熙、张泓为将军,封裕为记室监。并于这一年的10月,举行登基仪式,正式即燕王位,大赦,建设文昌殿,乘坐六匹马拉着的金银车,出入清道,禁止路人行走。11月,追尊武宣公曰武宣王,夫人段氏曰武宣后;立夫人段氏为王后,世子慕容儁为王太子,如魏武、晋文辅政故事。

在表明了与东晋分庭抗礼之后,慕容皝改变了父亲慕容廆长期以来坚持的亲晋仇赵政策,派遣扬烈将军宋回向石赵王国称臣,请求石赵王国派兵合力消灭段氏,约定慕容部将倾国之力配合石赵帝国的行动,并以其弟宁远将军慕容汗为人质。赵王石虎不禁大喜,并且不要求慕容皝提供的人质,与之秘密约定明年大举讨伐段氏。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4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4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