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一一七、石虎初年

石虎被称为十六国时期出名的暴君,此人本性残忍,果于杀伐,这自不待言。然而,翻开史书,我们发现,身为石赵帝国君主的石虎也并非一无是处。

石虎于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11月,继位为居摄赵天王。拥有数万羌族部众的羌族头领姚弋仲,此时驻扎在清河,石虎废石弘自立以后,姚弋仲称病不去拜贺,石虎多次相招,姚弋仲才去。姚弋仲性格耿直,言语直率,他严肃地对石虎说:“弋仲我常常对人说大王您是天命的当世英雄,先帝握着您的手臂将嗣君托付,为什么您竟然篡夺了呢!”石虎知道姚弋仲性直,自己又理屈,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感觉此人实诚,只好回答说:“我岂能喜欢这样?只是考虑到海阳王年少,担心他肩负不起重任,我才代替的。”不仅没有处罚姚弋仲,而且,还升其为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

咸康元年(公元335年)4月,石虎率军南巡,临江而返,在回军途中,他命令征虏将军石遇率军西进,进攻襄阳附近的中庐,(《读史方舆纪要》卷79湖广五襄阳府“南漳县”条记南漳县北有“中庐城”。《括地志》云:“中庐在义清县北二十里,本春秋时庐戎之国也,秦谓之伊庐,汉为中庐县……”)并进围桓宣于襄阳城。庾亮命令辅国将军毛宝、南中郎将王国、征西司马王愆期等率领荆州部队前去增援,屯兵章山。石遇所部与东晋军队接战二十多天,随后,石遇军中出现了传染病,并且军粮接续不上,于是北撤。这是石虎就任居摄赵天王以后,第一次以偏师与东晋军队的一次正面交锋,双方打了个平手。

从咸康元年到咸康三年,石虎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大事:

一是,迁都邺城。石虎南巡回来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决定迁都邺城,于是,在咸康元年9月,这一计划即付诸实施。在迁都之前,尚书请示石虎让太常将此事向太庙祖先报告,石虎说:“古时候,遇到大事,都要向太庙报告,但是,却没有向山川社稷报告,请尚书们认真研究一下上报。”于是,众臣讨论以后,建议由太尉向山川社稷报告。等到石虎迁到邺城宫殿以后,天上下起了大雨,石虎大喜,以为这是自己尊敬上苍的回报,大赦境内死刑以下的罪犯。

二是,加强农业。为了减轻农户转输之苦,石虎命令中央粮仓每年储备一百万斛粮食,剩余粮食,则在各郡县临近河边的地区设置临时粮仓,粮食都放置在水边,免除了百姓长途转输之苦;同时,石虎下令,允许犯罪人家以钱代替布帛赎罪,没有钱的,也可以用谷麦代替,按照当时的价格输入水边仓库。冀州八郡遭到雨雹灾害,秋庄稼受到严重的损害,石虎特地下书“深自咎责”,并派遣御史到各地,将各郡水边仓库里的小麦赈济给灾民,作为秋庄稼的种子;遭灾特别严重的地方,免除各类徭役一年。石虎专门去长乐、卫国两地考察,发现没有开辟荒地、农桑做得不好的,将该地的官员罢免,以示惩罚。但是,到了咸康二年,由于石虎大兴土木,加上大旱,谷价昂贵,一斤金子才能买二斗米,百姓生活陷于困顿。石虎采取了三项应对措施:一是下令让县令里长率领壮年上山采橡实、下河捕鱼,以帮助老弱渡过难关,但是,穷苦百姓得来的食物往往又被当地的豪强抢夺,“人无所得焉”。二是石虎又命令普查有钱人家,每户富人安置若干饥民,由有钱人家养活。三是命令公卿以下从家里拿出米谷,帮助饥民。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这些用于赈济灾民的米谷,又被下层奸吏侵割,因此,“虽有贷赡之名而无其实”。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4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4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