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一一五、王导反击

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元月,年满十四岁的晋成帝司马衍举行了成人礼。

以咸康元年为起点,旧人纷纷谢世,历史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北中国的石虎已经被册立为天王,辽东的慕容皝还在准备给予弟弟慕容仁以最后的打击,成汉帝国的新君李期慢慢坐稳了皇位,而荆州、江州刺史庾亮也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幕府。

那么,一直蜗居在建康的王导又有什么样的作为呢?

其实,在庾亮离开建康附近的芜湖之时,王导就已经按捺不住了。在王导的心目中,一直让他牵肠挂肚的是被庾亮割走的江西四郡,这扼守建康咽喉的长江两岸地区,一天不在自己的手中,他在建康一天就坐不安稳。

而庾亮的离去,给王导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机会。

据《晋书,王允之传》的记载,王舒的儿子王允之是在咸和末,被任命为宣城内史的,同时,监扬州江西四郡诸军事,建武将军,镇守于湖。史书上所记的“咸和末”应该是指咸和九年(334年)6月庾亮徒镇武昌之后。王舒是咸和八年(333年)六月去世的,王舒埋葬之后,王导因为王氏家族后继无人,曾写信劝说王允之夺情担任义兴太守,王导在信中恳切劝说道:“太保(王祥)、安丰侯(王戎)以孝闻天下,也不能辞掉司隶校尉的职务;和长舆(和峤)是海内的名士,不免在丧期作中书令。我的兄弟们死亡略尽,子弟零落,我对你就像是亲生的一样,你再不同意,我还能说什么呢!”王导晚年一直哀叹王氏子孙不争气,《世说新语,轻抵》也记载:“王右军在南,丞相与书,每叹子侄不令,云:“虎豘、虎犊,还其所如 。”说的是,王导给王羲之写信中,经常提到子侄辈无能,他说:“虎猪王彭之(虎豘)、虎牛王彪之(虎犊)(二人分别为王导堂弟王彬的长子和次子,为王羲之的亲堂兄弟),真跟他们的小名那样,象个笨猪、笨牛一般!”尽管王导深为家族的将来担忧,给王允之写去恳切的书信,但是,王允之还是坚持不做。而如今距离王舒去世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王允之仍然还在服丧期间,应该是经过了王导反复的劝说,王允之为了王氏家族的利益,才改变了初衷,出居于湖。

不过,此时的豫州刺史仍然是庾亮,我们只能说王导此举也许只是投石问路,他还需要等待,而接下来,石赵帝国的君主石虎,却为王导实现自己的目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咸康元年(335年)春,刚刚在去年十一月登上居摄赵天王的石虎,决定进行南巡。石虎登基以后,将日常繁琐的政务都交予太子石邃处理,只有祭祀、选任郡守、征伐、刑杀等重大事务,则上报石虎决定。石邃小时候的保姆刘芝本来因为巫术来到石虎身边,后来因为喂养石邃,因此,深得石虎父子的信任,如今,由于石邃的关系,刘芝被封为宜城君,她权倾朝野,招权纳贿,石赵帝国的权贵多出入其家。而石虎最为关心的事情就是女色、游玩和建筑宫室。咸康元年初,邺城的鹳雀台(即铜雀台据史书载,铜雀台最盛时台高10丈,台上建五层楼,离地共27丈。按汉制一尺合现在市尺7寸,高达63米,十分壮观)崩塌,石虎将典匠少府任汪处死,并命令重新建设,规模要比过去大一倍。在安排好邺城的工程以后,石虎决定到南方游玩,于是,石虎带着大队人马朝江南而来,此时石赵帝国已经占领了寿阳,淮南地区为两国共有,因此,石虎顺利抵达了长江北岸,等他看到了长江之后,就满意而回了。

然而,石虎的这一次游玩行动,却引起了江南的极大震动,也让王导抓住了这一有利的时机,迅速完成了对庾亮的反击。

咸康元年(公元335年)4月,原王导的亲信、现任历阳太守袁耽上书朝廷,称发现了敌人的骑兵。袁耽,字彦道,与他的族兄弟袁瑰(字山甫),均为王氏家族的亲信,袁瑰原为王敦的谘议参军,王敦死后,被安排在卞敦手下做军司,很快,袁瑰很可能是在王导安排下“游于会稽”,依附了王舒,在苏峻之乱中,袁瑰与王舒一起起兵;而袁耽则“少有才气,素有艺名”,对赌博十分精通,桓温年少时曾因赌输找到袁耽,当时袁耽还在服丧,听了桓温的请求,二话没说,就把丧服脱掉,怀揣个麻布帽子,随桓温找到赌家,赌家听说过袁耽的大名,但并不认识,随口说道:“你不会是袁耽吧?”袁耽不言,与之赌了十局,十万一局,赢钱百万,第十局结束以后,袁耽将筹码扔到地上大叫,从怀中掏出麻布帽子扔给赌家说:“终于认识我袁彦道了吧!”袁耽在苏峻之乱中被王导任命为参军,并说服路永归顺朝廷,将王导带离虎穴,可以说,是王导的心腹亲信。

袁耽的上书让朝廷大惊,因为历阳是渡过长江的必经之地,一旦历阳发现敌人,就说明石虎有可能进攻建康。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袁耽手下只看到十几匹石赵王国的游骑,不过,这也仅仅是后来袁耽说的,历阳见没有见到石虎的骑兵,只有天知道。

而接到袁耽奏表的王导,立即请求以宰辅之尊,亲自带兵出征。于是,朝廷加司徒王导大司马、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晋书,成帝本纪》作“都督征讨诸军事”,此处以《晋书,王导传》),置左右长史、司马,给布万匹。癸卯日,晋成帝在建康城的广莫门(建康北面从东往西数第二个城门)检阅部队,王导命令将军刘仕率军救历阳(安徽省和县),平西将军赵胤屯慈湖(安徽省当涂县北),龙骧将军路永驻兵牛渚(安徽省当涂县北采石矶),建武将军王允之进屯芜湖(安徽省芜湖市)。同时,司空郗鉴也派遣广陵相陈光率兵保卫京师。(此陈光不知是不是原祖约叛逃石聪的部下,石赵帝国内乱,陈光再次投降东晋,并归附于郗鉴手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王导作出上述部署之后,前方马上就传来消息说,历阳原来发现的敌骑数量少得可怜,并且早已离去。于是,戊午日,解除警报。

从癸卯日到戊午日,在这前后15天的时间里,王导把当年庾亮出都时所统的“豫州、扬州之江西、宣城诸郡”,统统占领,并让前此出镇于湖的王允之改镇豫州旧治芜湖,等于是将原来庾亮曾经从王导手里挖走的地盘全部收了回来,并且,从以后陈光担任左卫将军来看,似乎郗鉴派来的这支部队也没有回归原有建制,而是直接纳入到了王导控制之下。史书对这一事件的描述语焉不详,今人田余庆先生对此通过深入细致的考证,认为,咸康元年所谓的“石虎入侵”事件,极有可能是王导本人一手导演的闹剧,目的就是为了从庾亮手里夺回建康眼皮底下的地盘。

这从此后发生的一些反常情况可以得到证实:一是,误报军情的袁耽在事后并没有受到严厉的处分。袁耽因为此事被朝廷废黜,但是,很快就又被王导任命为从事中郎,并且,王导还将“加大任于他”。(《晋书,袁耽传》)只是因为袁耽早死而作罢。二是,袁耽作为王导的心腹亲信提供的这一假情报本身就十分可疑,而作为司徒的王导,竟然不辨真假,仓促判定需要自己出征,这与王导一向审慎的作风判若两人。三是,此举之后,王导的势力插足于原庾亮的控制区,并未班师回到原防地,这一客观结果足以说明一切:

那就是,也许袁耽谎报军情,不过是早与王导密谋之后、为王导出军提供口实之举而已,而王导借此取得假黄钺的最高权力,临时拥有诛杀节将之权,轰轰烈烈而又手脚麻利地完成了一次对庾亮的反击,夺回了建康上游长江两岸的控制权。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4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4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