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一一四、东西二府

陶侃已死,陶氏子弟一盘散沙,这让一直压抑着的王导、庾亮等人都大大地出了一口气。

咸和九年(公元334年)6月29日,东晋朝廷提拔平西将军庾亮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江州、荆州、豫州、益州、梁州、雍州六州诸军事,(比陶侃生前多了一个豫州,少了交州、广州、宁州,不过,此时宁州已经失去),兼江州、豫州、荆州三州刺史,镇守武昌。此年,庾亮46岁。如今,东晋帝国成了三巨头:王导、郗鉴、庾亮。

庾亮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荆州、江州地区,自然心满意足,不过,有一利必有一弊。在芜湖之时,虽说王导身居建康,但是,由于芜湖近在咫尺,所以,朝中的一举一动全在庾亮的掌控之中,而如今,由于武昌与建康相距较远,可以说,庾亮虽然有“分陕之任”,但是,却失去了朝中大权,这也让一直受到来自庾亮、陶侃双重压力的王导舒服了很多。

不过,抵达武昌以后的庾亮,首先要做的还是要消除陶侃的影响,尽最大可能树立自己的威信。《世说新语,容止》记载,“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许云 :‘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 :‘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 。’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殷浩是殷羡的儿子,殷羡是陶侃的幕僚,弟弟殷融是庾亮的司马。在苏峻之乱中,殷融因为推卸责任而被陶侃嘲笑是小人,而殷羡则建议陶侃不救大业,专攻石头,从而取得了斩杀苏峻的战果;当陶侃辞职以后,还是殷羡将陶侃的符节等送还朝廷。这三人都十分有名,也在民间留下了很多轶事。《世说新语,文学》称:“江左殷太常父子(指殷融与侄儿殷浩),并能言理,亦有辩讷之异。扬州(殷浩)口谈至剧,太常(殷融)辄云:‘汝更思吾论。’”而殷浩的爸爸殷羡曾经做过豫章太守,《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殷洪乔(殷羡字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石头渚,江西赣水西口),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这就是“付诸洪乔”这一成语的由来,付诸洪乔也就成了书信丢失的代称。《世说新语,排调》还记载了殷浩父亲殷羡的一则令人捧腹的事:“元帝皇子生,普赐群臣。殷洪乔谢曰:‘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而猥颁厚赉 。’中宗笑曰 :‘此事岂可使卿有勋邪?”说的是,司马睿为庆祝生了一位皇子,赏赐群臣,殷融拜谢说:“生下皇子,普天同庆,只是臣下没有功劳,却得到厚赏。”殷融这句闷骚的话把司马睿也给逗乐了,他不禁笑着说:“这种事怎么能让你有功劳?”性格通达、诙谐多智、善谈玄理,这十分符合当时人的口味。殷浩与豫章太守褚裒、丹阳丞杜乂齐名,褚裒,我们知道是褚翜的堂弟,他的女儿嫁给了成帝的弟弟司马岳,也就是后来的康帝,褚裒在苏峻之乱中被郗鉴引为参军,苏峻之乱平定之后,做了王导的司徒从事中郎,因为女儿嫁给司马岳而被外调为豫章太守,褚裒曾被桓彝称为“皮里春秋”,意思是指表面上对人无所是非,但是内心很有原则;而杜乂,我们过去说过,他是杜预的孙子,长得十分俊美,桓彝曾将其与卫玠相提并论,称为:“卫玠神清,杜乂形清。”王羲之也称赞杜乂为“肤若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人也”,不过,可惜的是杜乂早死,没有留下太多的故事,而杜乂的女儿就嫁给了成帝。关于殷浩,《世说新语,企羡》记载:庾亮原来的记室参军是王廙的二儿子王胡之,等聘请殷浩之后,庾亮想让王胡之回到京城,但是,王胡之主动申请留下,他说:“下官我少见大德之人,殷浩才来,我还想与他在一起多呆几天。”可见,殷浩的名声在当时有多大,关于他尚有很多故事,就此打住,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庾亮刚到武昌之时与手下僚佐拉关系的那一幕。

当时,是一个月朗风清的秋夜,殷浩此时已经被庾亮任命为记室参军,他与王胡之等一群名士聚集在武昌南楼之上,赏月、弹琴、歌咏、谈玄,一会儿,主官庾亮带着随从也登上了楼,大家看到上司到了,都想回避,这时,庾亮却说:“大家都别走,我对此也很爱好。”于是,就坐了下来,与大家一起谈笑戏谑,后来,同为庾亮幕僚的王羲之东下,见到王导谈及此事,王导酸酸地说:“那时候庾亮的风度应该多少有些低调吧!”王羲之回答:“只有寄情山水之情还存在。” 王导的“不得不小颓”和王羲之的“唯丘壑独存”,十分耐人寻味,隐约让我们能够看出,当时庾亮为了拉拢陶侃旧部不得不降尊纡贵的神情。

《世说新语,德行》还记载,庾亮曾经有一匹叫的卢的马(即白额马),根据《相马经》的说法,这种马会对主人不利,所以,有人劝说庾亮卖掉(《晋书,庾亮传》称此人即殷浩),庾亮却说:“卖掉就一定有买家,那不害了别人么?怎能嫁祸于人?过去孙叔敖为了不让他人受祸后人,而杀死传说能给人带来灾祸的两头蛇,成为美谈。效仿他的做法,不是很通达么?”这个故事也透露出庾亮试图以个人魅力在武昌幕府中树立威信的努力。另据《晋书,王导传》的记载,称庾亮当时“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也说明了在庾亮的努力下,庾亮的武昌幕府为吸引了大量的人士。

无独有偶,建康的王导也在充实自己的幕府,不断巩固自己的实力。

除了我们过去说过的王导继续任用苏峻降将之外,他也在极力拉拢名士,任命王濛为司徒掾、王述为中兵属。将这两位太原王家的名士引入幕府,也是为了提高相府的声望。王濛,字仲祖,美姿容,是被王导称为超过自己的庾琮的外孙,此人年轻的时候,曾经对着镜子说:“王文开(他父亲的字)竟然生下这样好的儿子啊!”他与刘惔齐名,并且友善,常常说:“刘君知我,胜我自知。”当时的人们将刘惔比作荀彧的儿子荀粲,将王濛比作袁涣,称风流人物的必举刘、王为宗。王述则是被誉为中兴江左名士之首的王承王安期的儿子,字怀祖,因袭封为蓝田县侯而被后世称为王蓝田,《世说新语》里有大量关于他的故事,谢安曾说王述是“掇皮皆真”,意思是出去皮肤里面都是本真,还说“举体无常人事”浑身上下都做出的都不寻常人相同,后来的简文帝司马昱也说他:“才能也不高,对于容利看得又不淡,就凭着少许的纯真率直,便足以抵得过众人很多的优点。”《世说新语》中最能体现王述个性的有两则故事,先说一则,在《忿狷》里有这样一篇:“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嗔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 :‘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说的是,王述性情急躁,一次吃鸡蛋,用筷子刺,却一直刺不着,不禁大怒,拿起鸡蛋扔到地上。可是,鸡蛋仿佛要与王述过不去,在地上兀自转个不停,王述下地用木屐要去踩死鸡蛋,可又没踩住,更是火冒三丈,只好弯腰从地上捡起鸡蛋,放到嘴中咬碎,然后,吐到地上。一直瞧不起王述的王羲之听了,哈哈大笑,说:“如果他爸爸王安期有这样的脾气,也没有一点可取之处,更何况王述呢?”王述出名很晚,平时不爱说话,大家都以为他蠢,他被王导延请以后,第一次见面,王导只问及吴郡的米价,王述却瞪着眼不回答,王导说:“王述不蠢啊,谁说王述蠢呢?”后来,王导每次说话,举座一片称赞之声,只有王述说:“人非尧舜,做得每件事怎么会都是好的!”庾亮听说王导延请了王述,就派人去问王导这人咋样,王导说:“真诚坦率脱俗,不亚于他的父亲爷爷,豁达淡泊却不及他的前辈。”

但是,王导亲信却是鱼目混杂,丹阳尹桓景善于巴结,王导十分喜欢。领军将军陶回也是王导的旧人,曾经常说桓景不是正人君子,不宜亲近。咸康元年,当时的天文出现荧惑星(火星)靠近南斗星的天象,古人以为,南斗星代表丞相,而火星则是妖星,为丞相信任乱臣贼子之象。王导对陶回说:“南斗是扬州的地界,荧惑靠近,我得辞职以接受上天的谴责。”陶回说:“大人为盛德宰相,辅佐圣主,却与桓景这样的奸佞小人膝盖挨着膝盖,亲密无间,荧惑怎能退去!”王导听了,十分羞愧。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48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48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