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血腥报复
石虎一直忍耐到石勒断气。
等到石勒刚刚死去,石虎立即命人将皇太子石弘抓住,强拉到大殿的平台之上,强迫他传令逮捕右光禄大夫徐遐、中书令徐光,送交廷尉;另传令征召其子石邃率兵进入皇宫,担任宿卫,文武百官吓得莫不四散奔逃。
皇太子石弘更是吓得魂不附体,他请求让位给石虎。石虎的最终目的当然是要取而代之,不过,此时还不是时候,他对石弘说:“主上晏驾,世子继位,臣下我怎敢!”石弘本来就十分柔弱,自小恭顺、谦让,此时看到石虎拒绝接受,不禁落下眼泪,坚持要求石虎做这个皇帝,一直说得石虎感到十分不耐烦,他不禁大怒,嚷嚷道:“如果你真不堪大任,天下自有公论,现在何必说这事!”
于是,石虎逼着石弘继位称帝,将第二年改元为延熙元年,文武百官进位一等,并诛杀徐遐、徐光二人。当天深夜,石赵朝廷将石勒的尸体暗中埋葬在山谷之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位置,到7月24日,又组织盛大的埋葬仪式,将一口空的棺椁,埋葬在高平陵(竟然也叫高平陵),谥号为明皇帝,庙号高祖。
新君石弘策命石虎为丞相、魏王、大单于,加九锡,以魏郡等十三郡为魏国,总摄百揆,这完全是司马昭的老套路。石虎假装推辞,很久才接受任命,大赦魏国境内死刑犯以下,立石虎妻子郑樱桃为魏王后,长子石邃为魏太子,加封石邃为使持节、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次子石宣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冀州刺史、河间王;三子石滔为前锋将军、司隶校尉、乐安王;四子石遵为齐王;五子石鉴为代王;六子石苞为乐平王(石苞、石鉴均与西晋大臣重名);迁徙新皇帝石弘的三弟、太原王石斌为章武王。
石虎将石勒的文武旧臣全部改任闲差,而将自己的亲信幕僚全部安插到朝廷中的关键岗位,为了切断石弘与皇太后之间的联系,石虎还将太子宫改名为崇训宫,把石勒的妻子刘氏以下嫔妃迁往那里,同时,将石勒宫中年轻貌美的宫人以及石勒的车马、珍宝、衣服中精美的,全部送到自己的府邸。任命自己的亲信镇军将军夔安(石勒原18骑之一)为尚书左仆射,尚书郭殷为尚书右仆射。
石虎以迅速动作控制了石赵帝国的朝廷,谁都知道,这不啻为一场政变。淮河北岸的石赵帝国将领石聪、谯郡(安徽省亳县)太守彭彪各自派遣使者,请求投降东晋,石聪本是汉人,冒姓石氏。东晋朝廷派遣将军乔球领兵前去救援,但是,还没等东晋的军队到达,石聪、彭彪等人就被石虎斩杀。
被赶到崇训宫的皇太后刘氏,是石勒的正室夫人,刘氏一直是石勒的贤内助,经常与石勒一起讨论军国大事,很有胆略,史称“有吕后之风”,但是,却不像吕后那样嫉妒。此时的刘太后对石勒的养子、彭城王石堪说:“先帝刚刚去世,丞相就这么快地欺负我孤儿寡母,皇家灭亡就在眼前,不知大王有什么办法?”石堪回答:“先帝的旧臣全部都被排斥在外,部队再也不听从我们的指挥,京师之内再没有办法。臣请求出奔兖州,占领兖州收复廪丘(山东省郓城县西北),挟持南阳王石恢(石勒的小儿子)为主,向天下征镇大员宣布皇太后的诏书,让大家一起出义兵共同讨伐逆贼,这样才能成功。”刘太后说:“事情紧急,赶紧行动,以免事久变生。”
9月,石堪换成百姓服装,率领少数轻装部队,偷偷出了襄国,袭击兖州。但是,却因为没有按照原来计划的时间抵达,没有攻下廪丘,于是,石堪只好往南逃往谯城。石虎命令将军郭太等人率军追击,在城父(安徽省亳县东南)抓获了石堪,送到了襄国,石虎将石堪用火活活地烤死。接着,石虎征召南阳王石恢回到襄国,不久,刘太后的密谋也随之败露,石虎将刘太后废黜,然后处死,另立石弘的亲生母亲程氏为皇太后。
当时,河东王石生镇守关中,武卫大将军石朗镇守洛阳,10月,两人都起兵反抗石虎,石生自称为秦州刺史,派遣使者投降东晋,氐王蒲洪自称雍州刺史,投降了凉州的张骏。
石虎将长子石邃留在襄国,亲自率领步骑7万从襄国出发,前去平叛。石朗驻守在金墉城内,在石虎的打击下,金墉城很快崩溃,石虎抓获石朗以后,将其两脚砍掉,然后砍下人头。平定了洛阳,石虎立即率军西征,命令石挺为前锋大都督,进攻盘踞在长安的石生。石生派遣将军郭权率领关中鲜卑涉璝的两万部众,迎击石挺,石生则率领大军作为郭权的后援,驻军蒲坂。
郭权与石挺所部在潼关大战,大败石挺所部,石挺以及丞相左长史刘隗均战死,刘隗应该是公元322年逃往石赵的那位东晋大臣。石虎退军渑池(河南省洛宁县西),尸体堆积了三百多里。
退守渑池的石虎却采用了反间之计,与鲜卑涉璝秘密勾结,许以重赏,于是,鲜卑部队背叛了郭权,从内部反攻石生。驻守蒲坂的石生并不知道郭权前此已经取得了潼关大胜、斩杀石挺之事,当他听说鲜卑背叛的消息以后,吓得只身弃军单马逃回长安。郭权收集残余三千部众,与越骑校尉石广在渭河入黄河河口之处相持。
逃回长安的石生再次感到长安也不安全,他留下将军蒋英驻守在长安,自己则远远往西逃往鸡头山(甘肃省成县西南)。
石虎听说石生逃亡的消息,立即率部西上进攻长安,攻击十余天,石虎部队攻下了长安城,斩杀了蒋英等人;石生部将看到大势已去,就斩杀了石生,投降;郭权也率众西逃到陇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