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但是,经过认真思量以后,郭默以为就这样回到建康,也可能会被处以擅杀大臣之罪,于是,他又从船上回到刘胤的府邸,招江州的另外两个实力派人物桓宣和王愆期。王愆期害怕,来见郭默,并劝郭默自己做江州刺史,郭默同意了,王愆期从郭默那里逃出以后,就逃往庐山,而桓宣却固守自己的防地,不理会郭默。

九十八、讨伐郭默

刘胤的人头,与郭默要求担任江州刺史的奏表一前一后被送到了建康。

虽然郭默此举使自己的亲信孔愉的江州之命,化为泡影,但是,如果能够借此任命郭默,郭默当然会对自己感恩戴德的。这也符合王导一贯的不愿折腾的原则。王导相信,只要施以恩德,即使是原来的敌人如匡术、路永等辈,也会为我所用,更何况郭默呢?

于是,王导顺势于咸和五年(公元330年)正月初一,宣布大赦天下,将刘胤的人头悬挂在朱雀浮桥,并以朝廷的名义,正式任命郭默为西中郎将、江州刺史。

郭默事件发生以后,武昌太守邓岳立即飞马南下报告驻军岳阳的陶侃。

陶侃听说后,一甩袖子,腾的一声站了起来,说道:“这其中必有诈!” 立即派遣将军宋夏、陈修率兵占领湓口,陶侃大军随后出发。郭默闻讯,赶紧派遣使节给陶侃送上妓婢、绢百匹,并抄写了朝廷任命自己为刺史的诏书副本,让陶侃看。陶侃的部下都劝说陶侃:“郭默如果没有朝廷的命令,怎敢擅自做下此等大事。如果要进军,应该等待朝廷的命令。”而陶侃早都对江州垂涎欲滴,此时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他怎能放弃?

于是,他厉声对下属说道:“皇帝年龄尚小,命令都不是皇帝本人的意思。况且,刘胤虽然不是做刺史的材料,但是,素来被朝廷尊重,有什么理由就加以极刑?郭默虓勇,所到之处专为暴掠,他以为大难刚刚平定,法制宽简,不过是想利用这个机会以达到他非分的目的罢了。”话虽这样说,但是,陶侃也感到有必要向朝廷报告一下,于是,在他整军出发的同时,向朝廷上表揭露郭默的罪恶。

陶侃对郭默的分析当然很对,但是,陶侃如此激动地匆忙讨伐郭默,却有自己的打算。我们还记得不久前的苏峻之乱,当时,温峤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陶侃出兵勤王,陶侃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在紧要关头,他还数次要散伙回家,那时候的陶侃,并没有将皇帝的生死放在心上,更不用说国家的安危了:那时的晋成帝,好像就是庾亮的皇帝,而苦难中的人民就象是温峤的人民一样,陶侃根本漠不关心。白石垒、石头城等战斗,全部是温峤和庾亮的部将在立功、部队在作战,陶侃的大军只是在一边声援、助威而已。那么,此时陶侃内心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消灭郭默,全取江州!

陶侃在进军途中,给王导写信,斥责道:“郭默杀刺史,就任命为刺史;那要是杀宰相,就任命为宰相吗?” 王导看到陶侃已经出兵,赶紧见风使舵,命人将刘胤的头颅拿了下来,他回信辩解说:“郭默位居上流之势,加上有船舰等现成的战备物资,因此,朝廷才苞含隐忍,让他暂时拥有那块领地。这一个月来,我们在京师都是暗中戒备,您的部队就到了,这才能够迅速与您的部队会合,这难道不是遵养时晦以定大事的么!”陶侃读罢王导的书信,给气得笑了起来,说:“什么遵养时晦,简直就是遵养时贼。”

此时,豫州刺史庾亮也上书要求讨伐郭默,于是,王导以朝廷的名义任命庾亮以本官,加征讨都督,领将军路永、毛宝、赵胤、匡术、刘仕等,率2万步骑,与陶侃大军会合,一同讨伐郭默。

郭默听到陶侃出兵讨伐自己的消息,赶紧派遣桓宣的儿子桓戎去武昌桓宣那里求救,桓宣假装答应了。西阳太守邓岳、武昌太守刘诩都怀疑桓宣可能与郭默同谋,豫州西曹王随说:“桓宣尚且不从祖约,怎会追随郭默?”邓岳和刘诩就让王随去桓宣那里探明情况。王随对桓宣说:“大人虽然内心与郭默不同,但是,无以自明,只有将桓戎交给我就可以了。”于是,桓宣就让儿子桓戎跟着王随去见陶侃,陶侃就任命桓戎为参军,上书朝廷任命桓宣为武昌太守。

郭默本来想要放弃浔阳(江西省九江市)南逃到豫章(江西省南昌市),但是,他想着桓宣能在上游抵挡一阵子,因此,没有马上撤退。结果,出乎他的意料,桓宣并没有抵挡陶侃大军,因而,他还没有来得及跑,陶侃的大军就已经进抵浔阳城下。

等到3月,庾亮的部队也到达了浔阳城下,陶侃、庾亮大军将浔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城下堆积土山,朝城内射箭。陶侃此行自是想得到江州,而并不想对郭默怎么样,因为,此时的陶侃还有些非份之想,史书称,他“惜默骁勇,欲活之,”就派曾经与郭默在一起战斗过的李矩的外甥郭诵,去城中劝降,经过郭诵的劝说,郭默同意归降陶侃。

但是,郭默的部将张丑、宋侯等人却害怕被陶侃所杀,提出了不同意见,所以,郭默并没有按照约定开城投降。

于是,陶侃、庾亮开始组织部队对浔阳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眼看抵挡不住,到了5月,宋侯抓获了郭默父子五人及张丑,开城投降,陶侃将郭默在军门斩首,郭默同党一齐被杀的有40多人。

郭默在中原长期与刘汉帝国、石赵帝国交战,以武勇闻于敌国,而陶侃讨伐郭默,兵不血刃就将其擒杀,石勒也更加敬畏陶侃。

得知陶侃攻下浔阳,斩杀了郭默,身在朝廷的王导为了安抚陶侃,赶紧以成帝的名义下诏,任命陶侃为都督江州诸军事,兼江州刺史,增加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4人,掾属12人,以邓岳都督交州、广州诸军事,兼广州刺史。陶侃顺利将江州纳入囊中,回师巴陵,接着,又移居江州治所武昌。此战庾亮是白白出力,什么好处都没有得到,眼看着陶侃拿到了江州,自己无力与之抗衡,庾亮的内心可想而知,庾亮回到芜湖,不受朝廷的任何赏赐,陶侃看到庾亮这样,搞得自己很没意思,就给庾亮写信说:“赏赐惩罚、提拔降职,这都是国家的大信,我奇怪你为什么独自高洁,做个君子呢?”庾亮回信说:“上有元帅你的指挥,下有武将们的效命,我庾亮能有什么功劳!”于是,他始终没有接受朝廷的封赏。

我们不知道,这里面是否有一点没有得到江州的郁闷和赌气呢?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4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4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