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匹磾第二次被段末柸打得大败而回之后,上下离心,段匹磾本人看到这种情形,也深感不安。本来,段匹磾请刘琨来,是想借助刘琨的威望,提高自己在段氏内部的号召力,然而,事与愿违,会师固安之举的流产,表明了刘琨的作用实在有限。更加让段匹磾始料不及的是,刘琨的威望对外没能让段涉复辰等人听命于己,可是,在段匹磾的治下,却逐渐赢得了原来居住在幽州的晋人人心。这让段匹磾如坐针毡。如今的段匹磾可谓是内外交困,面对咄咄逼人的段末柸,惶恐不安的他找到了刘琨,提出主动撤出蓟县,将幽州的胡人和晋人一起转移到代郡。然而,代郡在晋愍帝建兴三年二月,就被晋愍帝封给了代王拓跋猗卢了。如果是在过去的猗卢时代,刘琨与段匹磾逃难于此,当然毫无问题。但是,如今,拓跋鲜卑早已不再是与刘琨亲如兄弟的拓跋鲜卑了,几万晋人叛逃到刘琨这里,对于拓跋鲜卑而言,不能不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件。而当今的拓跋首领是沙漠汗的小儿子拓跋弗的儿子郁律,也就是死去的猗卢的侄儿,拓跋郁律与刘琨并无多深的交情。此时,如果逃难到代郡,显然是凶多吉少。因此,刘琨坚决反对,并说,如果要撤离幽州的话,最好还是南下厌次,去投靠邵续,这样就能够接近江南的朝廷。但是,段匹磾没有采纳。
而就在这个当儿,段匹磾的巡逻兵却抓住了从段末柸那边来给刘琨送信的使节,并从使者的身上搜出了刘群亲笔书写的那封密信。当时,刘琨住在征北将军府所在的小城,与段匹磾并不居住在同一个城内,对于此事完全不知情。段匹磾得到了刘群的书信以后,满腹狐疑,就派人请刘琨进城,谎称有要事相商。毫不知情的刘琨毫无防备地进城来见段匹磾,段匹磾一向都对刘琨十分敬重,也没有要杀害刘琨的意思,他将刘群的书信拿给刘琨看。看过书信,刘琨从容地说道:“我与您发誓同盟,一起效力王室,不说我没有收到书信,即使收到了书信,我也不会因为一个儿子,就做出辜负您的事情的!” 段匹磾说:“我根本就不怀疑您的,所以,才拿出来叫你看来着。”话虽这样说,但是,这封书信不能不让段匹磾有所警惕,而此时,段匹磾的另一个弟弟段叔军暗暗说道:“我们是胡人,之所以能让晋人服从,只是因为他们屈从于我们人多。如今,我们骨肉相残,正是晋人人心思动之时。如果现在有人站出来,奉刘琨为主,那么,我们就全完了。”段叔军的提醒早已超出了那封书信的本身,这让段匹磾满腹狐疑,本来他还打算将刘琨送回,但听段叔军这么一说,就把刘琨软禁起来了。
刘琨被软禁以后,事态开始失控。消息很快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留在小城的刘琨的庶长子刘遵担心被杀,就与刘琨的左长史杨桥、并州治中如绥闭城自守。段匹磾派人前往晓谕,但是,刘遵置之不理。于是,段匹磾派兵强行攻击小城。城内粮食不多,守军坚守了一段时间,刘琨的部将龙季猛因乏食,眼看坚持不下去了,就杀掉了杨桥和如绥,率众开门投降。刘琨一直被段匹磾关押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消息传来,晋人义愤填膺,段匹磾任命的代郡太守辟闾嵩、刘琨任命的雁门太守王据、后将军韩据等人密谋,串联部众,秘密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下幽州,袭杀段匹磾,救出刘琨。然而,韩据的女儿是段匹磾儿子的妾,她听说了自己亲生父亲的计划,于是,就向段匹磾告发,段匹磾立即逮捕了辟闾嵩、王据以及牵连到的部众,全部杀掉。事已至此,再无挽回的余地。
这时候,正好建康方面派来了使者,史书称,这是王敦的使者。听说建康来的使者是王敦派来的,刘琨对儿子说:“处仲(王敦字)使来而不我告,是杀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耻不雪,无以下见二亲耳。”说罢,忍不住歔欷长叹,泪落如雨,悲不自胜。此时的刘琨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来日无多,但他早已将死生置之度外了。在被软禁中,他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感人至深的五言诗——《赠卢谌》:
“握中有悬璧,本是荆山球。惟彼太公望,昔是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凭五贤,小白相射钩。能隆二伯主,安问党与仇!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谁云圣达节,知命故无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矣如云浮。硃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颂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另有《答卢谌诗》,其诗序,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深入的总结:“琨顿首。损示及诗。备辛酸之苦言,畅经通之远旨,执玩反复,不能释手,慨然以悲,欢然以喜。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之放旷。怪厚薄何从而生,哀乐何由而至。自顷辀张,困于逆乱。国破家亡,亲友雕残,块然独坐,则哀愤俱至。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譬由疾疢弥年,而欲一丸销之,其可得乎?夫才生于世,世实须才。和氏之璧,焉得独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专玩于随掌。天下之宝,固当与天下真之,但分析之日,不能不怅恨尔。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愚于虞而知于秦,遇与不遇也!今君遇之矣,勖之而已。不复属意于文二十余年矣!久废则无次,想必欲其一反,故称指送一篇,适足以彰来诗之益美耳。琨顿首顿首。”
318年5月8日,段匹磾对外宣称刘琨企图自立为帝,犯上作乱,自己奉密诏诛杀刘琨,派人将刘琨勒死,刘琨死时年仅48岁,同时,段匹磾还诛杀了刘琨的儿子、侄子共四人。一代英雄、一代诗人、一代忠臣,在这样一个乱世当中,就这样被冤杀掉了。刘琨死后,江南政权为了拉拢段匹磾,并没有对刘琨任何褒赠,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其实都知道刘琨不可能犯上作乱,也都知道段匹磾的借口是多么的苍白,但是,没有一个人为这位蒙受不白之冤的孤忠之人说上一句公道话,数年之后,流落在段末柸那里的卢谌、崔悦为刘琨上书鸣冤,即使如此,司马睿仍然无动于衷;只是在被司马睿爱赏的、温峤(刘琨是其姨夫)多次请求,乃至以北去相要挟的情况下,东晋政府才在数年(极有可能是在段匹磾兵败)以后,才为刘琨发丧,赠太尉、侍中。
刘琨的死在当时是一件大事。晋朝庭在北方最有影响力的抗胡英雄的陨落了,正如卢谌、崔悦表中所说的那样:“自河以北,幽并以南,丑类有所顾惮者,唯琨而已”;刘琨的死,在后世也是一件总能令无数仁人志士扼腕叹息的大事。我们不能说刘琨是一个完人,刘琨年轻时曾经浮华、也曾经因失误痛失并州,但是,刘琨很早的时候,就抛弃了浮华,艰难备尝,苦心孤诣,为几乎难为之事,在多过江之鲫的毫无民族自尊和忠贞气节的西晋大臣中间,他鹤立鸡群,显得那么难得;刘琨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刘琨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刘琨又是一个踏实去干事的大写的人,这就是仁人志士的本色!他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和热!后世无数志节之士写下了无数悼念刘琨的诗歌和文字,每当他们孤独寂寞的时候,总是能够想到刘琨,他们以刘琨为榜样,时刻砥砺着自己的人格,激励着自己前进。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陆游的《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买醉村场半夜归,西山落月照柴扉。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 ;文天祥的《刘琨》:“中原荡分崩,壮哉刘越石。连踪起幽并,只手扶晋室。福华天意乘,匹磾生鬼蜮。公死百世名,天下分南北。”和元好问的那首“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等等,表达了对刘琨无限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