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二八八、坐断江南

段匹磾邀请刘琨来到幽州,除了意欲同奖王室以外,当然有借重刘琨的地位以及在晋人中的崇高声望,统一段氏思想,共同对抗石勒的味道。因为,他知道,当刘翰将幽州让给自己的同时,其实也将石勒这股祸水引向了自己。虽然经过了襄国之战,段氏与石勒结为兄弟,但是,在段匹磾看来,与石勒结盟本身不仅违背大义,而且简直就是为虎作伥,毕竟段氏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主要还是得益于忠于晋室,才得到了晋人的大力支持。同时,石勒狡诈多端,其与段氏结好,难保不是其权宜之计,决不可靠,因此,即便单纯从部落安全考虑,也不能一朝纵敌,养痈为患。然而,段氏部落的头领、自己的哥哥段疾陆眷,实力最强的从弟段末柸,包括自己的叔叔段涉复辰等人均虑不及此,甚至从弟段末柸至今还对石勒感恩戴德,不过,既便如此,段氏诸头领仍然没有彻底抛弃晋室,这也使段匹磾产生一点希望,那就是借重刘琨兴起讨伐石勒,并借此提高自己在部落中的影响力。

对于刘琨而言,他是带着国仇家恨来到幽州的。他在并州苦苦支撑了10年,然而,也就是在并州这块土地上,他失去了父母和亲人,按照刘琨过去的从事中郎卢谌、崔悦后来给司马睿上书所说的那样,真可谓是“琨父母罹屠戮之殃,门族受歼夷之祸”。如今,晋愍帝司马邺被俘,就连帝国北方硕果仅存的一块土地也沦陷了,而自己往日依靠的拓跋鲜卑已经不再支持自己,天下之大,已无容身之地。那么,段氏鲜卑呢?段氏鲜卑素来是王浚的同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与他刘琨和拓跋鲜卑对立的,平日里并无深恩厚德,然而,此时的刘琨再无选择的余地,如果不应段匹磾之招,自己要么就被段氏与石勒前后夹击,要么就含恨浮海逃亡江南。可是,刘琨心中还有微弱的希望,史书记载:“琨之去晋阳也,虑及危亡而大耻不雪,亦知夷狄难以义伏,冀输写至诚,侥幸万一。”说明,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哪怕是有一点点兴复的可能,他都愿意尽自己的全力去尝试,以期保住晋帝国在北方的这一点点火种。于是,刘琨没有选择逃亡,而是毅然决然地率领几百部众投奔到段匹磾的帐下。

刘琨与段匹磾在幽州城下相见,双方以死生报国相期许,悲凉慷慨,歃血为盟。安顿下来以后,两人将目光同时投向了遥远的一个人——司马睿。如今,晋帝国最具威望的只剩下两个人:一个就是丞相司马睿,另外一个是相国司马保。国不可一日无君,两人经过商量,决定联络北方的段氏、慕容氏、邵续、甚至远在山东骑墙观望的曹嶷,派人前往江南,奉司马睿登基为帝,克复业已陆沉的神州大地。

司马睿在永嘉元年307年被任命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守建业,那一年他正好31岁,到今天也正好10个年头。其间,他亲眼目睹了强大的太傅司马越被石勒消灭,也经历了杜弢流民在湘州揭竿而起,从311年被晋封为镇东大将军,兼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以后,司马睿开始关注整个江东地区的安定,紧接着,他就出兵平定了占据江西的华轶,击退了石勒的南进,当王澄被杜弢赶出荆州,司马睿又将自己的手伸向了荆州。晋愍帝司马邺继位以后,司马睿被封为左丞相、大都督,督陕东诸军事,这一职位使他更有理由将整个荆州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然而,荆州的局势纷繁复杂,王如、杜弢、胡亢、杜曾等相继而起,并且,身在长安的司马邺也派出第五漪来淌这滩浑水,这让司马睿十分尴尬,荆州、交州、广州的旧臣也面临着一场是听从皇帝司马邺还是听从司马睿的艰难抉择。荆湘地区的战事连绵不断,杜弢军甚至前突到鄱阳湖地区,直接威胁到建业的安全,与此同时,司马睿的后方也并不稳定,江东大族周氏与渡江而来、整日仍然保存着中原清谈之风的名士大族们矛盾日渐尖锐,蠢蠢欲动,虽然周氏犯有谋反的重罪,但是,基于江东宗族强盛的势力,司马睿也没有采取过激行动予以深究。长安的司马邺试图以高官厚禄唤起司马睿勤王之举,然而,即便是在司马睿官位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以后,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司马睿从未产生消灭胡羯、混一华夏的想法,而是用这样的名头进一步巩固自己阵营的向心力,完成对荆州地区的控制。在北中国的刘琨、邵续、李矩等人苦苦支撑的时候,司马睿的江南相对安定祥和。如今,原来曾经席卷荆湘的杜弢已经被完全平定,然而,杜曾却与第五漪一起,象往日的华轶那样,与自己分庭抗礼,那么,当长安沦陷、司马邺被俘的消息传来,司马睿又将作何举动呢?

317年的2月,前弘农太守、平东将军宋哲来到了建业。据说,在长安城陷落以前,晋愍帝司马邺让宋哲带给司马睿一份诏书,主要内容是:……我今天困守穷城,忧愁万端,担心会时刻出现意外,因此,我命令宋哲前往丞相你那里,宣布我的旨意,让你执掌万机,克复旧都,修复园陵,报仇雪恨。得到宋哲正式的通知,司马睿又一次穿着白衣服,到郊外为皇帝发哀。发哀完毕,因为有了宋哲带来的皇帝旨意,司马睿身边的臣子就腿搓绳,顺水推舟,请求司马睿就势登基称帝。而司马睿感觉时机还不成熟,他泪流满面着说:“我,是一个罪人啊!只有遵循为国而死的大义,以雪天下的大耻,才多少能抵消我应当被杀头的罪过啊!我的官位是琅琊王,你们诸位贤人却不停地逼迫我!”说完,回头对自己的亲信奴婢下令,出去准备车马,不但皇帝自己是不当的,而且自己如今的丞相也不当了,要回到自己的封国去。——琅琊国,如今在曹嶷的治下,司马睿的这一滑稽的举动形同儿戏。群臣见状,赶紧退而求其次,请求依照魏晋改朝换代之际,司马师、司马昭做过的事情,暂时称为“晋王”,好做个过渡。这样,司马睿才终于同意了。于是,司马睿称晋王,大赦天下,并且改元为建武。对于杀爷奶、父母的,以及刘聪和石勒,不予赦免。并设置百官,建立宗庙社稷。司马睿喜爱次子宣城公司马裒(音:抔),打算立他为太子,对右将军王导说:“选立继承人,应以品德为主。”王导回答:“世子司马绍跟宣城公司马裒都有高尚的美德,可世子年纪要长(本年司马绍十九岁,司马裒十八岁)。”于是,司马睿立王世子司马绍为晋王太子,司马裒为琅琊王,作为祖父司马觐的嫡孙,使司马裒由“小宗”改为琅邪国的“大宗”,并命司马裒为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镇守广陵(江苏省淮阴市)。以抚军大将军司马羕为太保;谯王(刚王)司马逊的儿子司马承,继承谯王王位;征南大将军、汉安侯王敦为大将军,江州(江西省及福建省)牧;右将军王导为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将军、中书监、录尚书事,左长史刁协为尚书左仆射;秘书长(右长史)周顗为吏部尚书;军咨祭酒贺循为中书令;右司马戴渊、王邃为尚书;司直刘隗为御史中丞;行参军刘超为中书舍人;参军事孔愉为中书郎;其他参军都擢升奉车都尉;掾、属都擢升驸马都尉;行参军、舍人都擢升为骑都尉。王敦辞让江州全权州长,王导辞让中外都督,贺循因年老多病,辞让中书令,司马睿都接受了他们的请求,改命贺循为祭祀部长(太常)。

《左传,隐公三年》在说到信义的时候,有一句十分有名的话:“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到了末世,人们更多地借助于外界隆重的仪式,来表明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忠诚,但是,如果没有一颗真诚的心,再隆重的仪式也是徒劳。据史书记载,刘琨与段匹磾不仅歃血为盟,而且还结为婚姻,并且,双方有共同的志愿,似乎不应该再生枝节。然而,一山难容二虎,刘琨位列三公,其崇高的声望让段匹磾感到对于自己的威望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这一点,刘琨也有所觉察,内心隐隐感到十分不安。本来,刘琨与段匹磾商议各自派遣使者一同前往江东,劝司马睿继承皇位。刘琨打算派的使者是从事中郎续澹,段匹磾派的是荣邵,刘琨不仅让续澹带上劝进表,而且将司马邺授予自己的司空官职的节、官印、官服都送还司马睿,同时,还打算将自己的妻儿等也一同送到江东,而自己孤身一人效节北方。两位使者还没有出发,正巧一个叫王成的人从平阳逃来,说南阳王司马保已经在陇右称晋王,据说士众甚盛,将要攻下关中。段匹磾听到这个消息,犹豫起来,留下荣邵不遣,想另派鸿胪边邈去陇右劝司马保即位为帝,但是,又担心刘琨单独派遣续澹去江南,于是,不让所在为续澹等人引路,在盗贼横行时期,这样大规模的南下,如果没有所过道路忠于晋室的人士保护,是难以抵达江南的。因此,续澹等人南下的计划没有实现。不过,刘琨并没有气馁,他对温峤说:“如今晋祚虽然衰微,但是,天命并没有改变。我将在河朔地区建立功业,想让你在江南施展抱负,你愿意为我一行吗?” 温峤回答:“我虽没有管仲、张良之才,但是,您却有齐桓公、晋文公的志向,要建立辅佐皇帝的大业,我不敢推辞。”温峤母亲听说儿子要远去万里之外,母亲崔氏坚决不让儿子远行,温峤不听,扯开衣服,不顾而去。

317年6月15日,温峤等人抵达建康。中书监王导、吏部尚书周顗、中书郎庾亮,都十分喜爱温峤的才华,争着与之结交。当时,除了司空、并州刺史、广武侯刘琨以外,奉晋朝正朔的太尉兼豫州牧荀组、冀州刺史邵续、青州刺史曹嶷、宁州刺史王逊、东夷校尉崔毖(时驻襄平【辽宁省辽阳市】)以及幽州刺史、左贤王、渤海公段匹磾,领护乌丸校尉、镇北将军刘翰,单于、广宁公段涉复辰,辽西公段疾陆眷,兖州刺史、定襄侯刘演,鲜卑大都督慕容傀等188人,也都上书“劝进”,但是,司马睿拒不接受。虽然司马睿没有即时作出登基为帝的行动,但是,他却将年号改为建武。并且,在张寔因为路途遥远,并不知道司马睿改元的消息,因此所派使者带来的文书上依然使用了司马邺的建兴年号,对此,司马睿一直耿耿于怀。可以说,司马睿没有自立为帝,其实,他已经自视为帝了。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3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3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