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荀崧看到杜曾远去,派遣南阳国中部尉王国、刘愿等偷袭南阳南边的邓州,杀掉了杜曾的堂兄新野太守杜保。(《晋书,荀崧传》称:“获曾从兄伪新野太守保,”其实,这里面是有疑问的。我们不清楚这个杜保是否是与第五猗结亲的那个,但是,杜保的新野太守职务为第五猗任命,当无疑义。此时,杜曾已经依附第五猗,而第五猗作为司马邺的命官,杜保新野太守职务何来“伪”字?相反的,在皇帝命官到来以后,你荀组的河南留台任命的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荀崧,按道理讲,你是要服从人家管理的,不服从当然视同叛逆;更有甚者,江南集团借口杜曾前期不服从江南命令,无视如今杜曾业已归顺朝廷的事实,依仗军事实力一再与第五猗、杜曾兵戎相见,争夺荆州地盘,这不是叛逆又是什么呢?可以说,相对于人家第五猗来说,你陶侃也好,你荀崧也好,视为“伪官”倒更合适一些。因此,想到《晋书》不给第五猗立传,可谓处心积虑,恶毒之极。)

杜曾原来以为投靠第五猗就能消除灭顶之灾,如今他突然发现,不管是江南司马睿也好,还是豫州留台也好,其实没有一个听从长安皇帝的命令的——除非接到的是给他们加官晋爵的命令。并且,更为严重的是,江南集团与豫州留台之间越来越显示出合拢的迹象。自己已经与江南势不两立,只好先靠拢荀崧,然后让时间慢慢消弭与江南实力派之间的隔阂吧。于是,杜曾写信给荀崧,请求准许他讨伐丹水(河南省淅川县西南)的变民集团,用以赎罪,荀崧因南阳兵力太少,希望依靠杜曾作为外援,也同意了。陶侃一直对曾经惨败在杜曾手下耿耿于怀,他警告荀崧说:“杜曾凶猛狡狯,正是所谓‘吞食娘亲的鸱枭’。这个人一天不死,荆州一天不能安宁,请老兄你记住我这话。”但荀崧没有接受陶侃的意见。为了向荀崧表现自己的忠心,杜曾再率残军二千人,包围了襄阳,(此时第五猗应在襄阳城中)但是不能攻克,只好撤回。过了不久,杜曾又趁着荆州刺史没有到任,引兵向江陵而去。

二七五、王机居粤

此时,北面荀崧、南面陶侃已经把杜曾打得满地找牙,只嫌荆州地面狭小,而第五猗虽然有着正牌的名头,但是兵微将寡,因此,荆州地区似乎很快就将落入江南集团的囊中,于是,王敦开始考虑把荆州这一重地究竟交给谁手中。如今,陶侃平定了杜弢十几万部众,无论是威名还是实力都无与伦比,而陶侃的亲家、兼老乡周访已经是湘州刺史,如果还让陶侃继续做荆州刺史的话,这一对挚友将全据荆湘上游。这一点,不仅王敦意识到了,而且王敦的幕僚钱凤也意识到了,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借口改调陶侃。

如今,这个机会从天而降。

还是在312年年底原荆州刺史王澄被王敦杀掉以后,曾与王澄亲如兄弟的王机突然意识到,江东集团对于原荆州官吏不会手软,再加上,当时杜弢所部到处掘墓,却为王机家守坟,王机更加自疑。过去我们说过,王机与其兄王矩都不是寻常之人,在魏晋时期,史书记载出门“观者盈路”的也就是潘岳、卫玠、王矩等区区数人,《幽明录》记载,王矩做广州刺史上任途中,在长沙遇到一个身高一丈多的人,喊他说:“矩奴子,来看我。”王矩一看递过来的名片,是一个叫杜灵之的人。王矩问:“你是京兆人,什么时候出发来到这里的?”回答:“早晨出发的。”王矩很奇怪说不可能,杜灵之说:“是天上京兆尹,我是鬼,受上峰指派来见你。”王矩一听,吓得浑身冒汗。接着,杜灵芝问王矩借纸笔用,并说:“你肯定不认识天上的字,我得给你重写。”写完以后,给装了起来,交给王矩说:“到广州以后,再打开。”王矩到任以后好几个月,一直很郁闷,打开书信一看,上面写着:“命令:召王矩为左司命主簿。”王矩很快就病死了。

与哥哥王矩一样,史书记载:王机也是“美姿仪,倜傥有度量。”被从来看不起任何人的王澄比作“以为己亚。”因为王机的父亲王毅、哥哥王矩都曾经做过广州刺史,王机家族在广州根深蒂固,因此,王机就向王敦请求去做广州刺史。虽然广州处于偏远地区,但是你王机仅是一个成都内史,广州再偏远,那也是一个刺史啊,更何况你王机又不是自己人呢?这个请求当然不会得到王敦的许可。不过,事有凑巧,就在王机心生此念以后,(这让人怀疑是王机私下联络的结果)广州人背着广州刺史郭讷,奉迎王机继任刺史。王机遂带领家奴、宾客、门生等一千余人,往广州方向逃去。王敦得知此情,派遣参军葛幽领兵追赶,在庐陵(江西吉安,由此推断,当时王机是随同王澄一起东下,到达江西)追上了王机。王机呵斥葛幽说:“你怎么敢来?想死?”葛幽吓得不敢近前,狼狈而归。广州部将温邵率军接应王机,一同朝广州进发。郭讷听说温邵去迎接王机,赶紧派军攻击温邵,结果,被温邵击败。郭讷又派兵阻止王机进城,但是广州部队的将领们都是王机的老爸老哥时的旧部,全部倒戈,将王机迎进城来。郭讷遂拿着朝廷的节杖,躲避起来,王机找到郭讷,私下问其所要节杖,郭讷回答:“过去苏武不失其节,前史以为美谈。这个节是朝廷所授,大义所在,不允许私自给你的,你还是派兵来夺取吧。”王机倒也知趣,没再强抢,自此,王机夺得了广州刺史的职位。

王机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刺史,是自己夺得的,并不为朝廷,也不被江东集团所认可,所以一直忐忑不安。其实,在乱世之中,此种亦官亦匪、官匪难辨、今官明匪的现象,比比皆是。就在广州紧邻的交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内东北北宁府),也存在这种情况。开始的时候,交州刺史顾秘去世以后,州政府官员推举顾秘的儿子顾寿领州事。但州政府帐下督梁硕率军背叛,击杀顾寿,梁硕遂控制了交州(越南北部)。

此时,逃奔到临贺的杜弢部将杜弘,给王机送上黄金数千两,请求讨伐桂林地区的叛贼,来洗刷罪名,王机将杜弘的请求上报,“朝廷许之”。此处的朝廷,不知道是指长安的司马邺,还是指江南集团。进而,为了缓和对立气氛,。王机也请求把自己任命为更加偏远的交州做刺史。王敦一方面感到王机很难驾御,另一方面也想让王机前去,正好能制服梁硕,最后一点是,王机一离开广州,又能给王敦腾出来一个刺史的职位,王敦还有用处!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3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3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