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二五九、大乱荆州(1)

自311年洛阳陷落、杜弢起义直到317年晋愍帝被俘、司马睿即位,在这长达6、7年的时间里,荆州地区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大致有一胡(胡亢)、三王(王如、王冲、王机)、二杜(杜弢、杜曾),相继在此作乱。

史料没有告诉我们一直活跃在荆州北部地区的王如,是什么时候投降王敦的,但是,《资治通鉴》的作者依据《晋书》记载313年王如的余党进入汉中盆地,所以,把王如流民投降的时间定在了312年,这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荆州位居长江中游,上连巴蜀,下接江扬,处于枢纽位置。相对于江南而言,荆州是上游,顾炎武纵观历史兴衰以后,在他的《亭林文集》卷6的《形势论》中,指出:“厚荆襄”、“阻两淮”,是东南政权的立国之本。顾祖禹在他的名著《读史方舆纪要》中也说:江南政权“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之上游,国必危。”

湖南湖北以及南阳盆地,连为一体:南阳盆地三面环山,一面开口,北侧是伏牛山;东部是桐柏山,连接着湖北东部的大别山、大洪山,再往南,过长江,到罗霄山脉;西部是秦巴山脉,南到长江三峡,过长江是湘西山区;南部则是湖南与广东交界的五岭。这样看来,整个南阳盆地、湖北、湖南,又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大盆地。不过,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湖南远远没有开发起来,因此,战略地位还无法与湖北相提并论。

就荆州的形势论,顾祖禹说:“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一语道破天机。

也就是说:南方要进取天下,西路军必须夺占襄阳,进而进入南阳盆地,西可以入武关,进入关中;东可以出方城,逐鹿中原;北可以进入洛阳,掌握天下枢纽,因此,在争夺霸业的过程中,襄阳起着联络上下的作用。

那么,要经营江南的话,关键位置就是扼守长江中下游的武昌了。因为,这里,北有大洪山,南有罗霄山,要想进入长江下游,这里是必经之水路。

那么,要经营荆州本地呢?江陵又相对处于上游,在古代,江陵与襄阳之间是沼泽纵横之地,占据江陵,可以北攻襄阳也可以顺江东下,直至武昌。

基于荆州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身居下游的司马睿势在必得。如今,陶侃作为司马睿任命的武昌太守,正处于司马睿控制范围的最西边。不过,陶侃的确不负众望,他在太守任上,将武昌郡治理得井井有条。《晋书,陶侃传》记载,就在他做武昌太守期间,长江上有很多强盗,陶侃命令军士假扮商船引诱,抓获了几个,审问之下,竟然是西阳王司马羕的亲信,于是,陶侃把脸一翻,整顿军队就包围了西阳王司马羕的驻地,逼令司马羕交出贼人,司马羕一看大事不妙,只好缚送出自己帐下20名亲信,陶侃全部予以斩首示众,从此,江面肃清,知道武昌郡安定,老百姓都往这里来讨生活。史书记载,“流亡者归之盈路。”——这个西阳王司马羕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汝南王司马亮的第三子,过去我们说过,在他老爸司马亮被杀那一夜,玉人裴楷拉着小司马羕“一夜八迁”的那位,他是司马睿的堂叔,是传说中的“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的五马之一。因为辈分比较高,所以,在司马睿承制以后,被拜为抚军大将军、开府,给千兵百骑待遇。此次,司马羕与自己的四弟南顿王司马宗,根据司马睿的命令,统帅北方到来的难民,准备充实淮河上游与长江之间地区(即所谓的江西地区,石勒曾在此驻军),这也是司马睿解决南北居民争地矛盾、巩固淮河防线的一个重大决策。但是,由于江西地区“荒梗”,既荒凉又有盗匪,无法生存,司马羕并没有完成使命,不仅没有完成使命,反而组织人员打家劫舍,这位爷也真够可以的了……

《晋书,朱伺传》中也记载了陶侃手下的战将朱伺剿灭江洋大盗的事情:朱伺的出身与陶侃十分相似,年轻的时候只是吴国牙门将陶丹的勤务兵,史书记载,朱伺“有武勇,而讷口,不知书”,对士大夫十分谦恭。朱伺有一句特别有名的话,那还是在杨珉做江夏太守的时候,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平定张昌之乱,属下都是七嘴八舌,说得很热烈,杨珉问朱伺为什么不说话,朱伺回答:“大家都是用舌头杀贼,我是用力量杀贼。”又问:“你为什么次次都能战胜?”朱伺回答:“两军对阵,只用忍。敌人忍不过我,所以我能胜。”到了建兴年间,陈声率领二千余家无赖在长江上抢劫,陶侃命令朱伺讨伐,经过苦战,讨平了陈声。

从对司马羕一事的处理上,我们大约可以看出陶侃强硬的性格。那司马羕可是司马睿登基以后元旦朝会的时,专门为其设床的人啊,他就是敢碰!

因为,陶侃知道只有自身安定了,才有可能在对敌斗争中取得胜利。虽然投靠司马睿比较晚,但是,他以自身的能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于是,司马睿命令振威将军周访、广武将军赵诱受陶侃的节度,在陶侃的指挥下,初战即击破了杜弢,阻止了其东下的步伐。因此,在王澄同意与周顗职务对调以后,司马睿就让周顗立即溯江而上,去上任去了。

而如今(312年底),整个荆湘地区的形势是:

北面:由于王如投降,最北端的南阳,襄阳一带出现暂时的权力真空,而原密县政府首脑荀藩(荀勖之子)及其弟弟荀组,因为不愿随阎鼎去关中,而中途逃离,辗转来到荥阳郡的开封。在此之前,荀藩就已经任命自己的族子荀崧为监江北诸军事、南中郎将、后将军、假节、襄城太守(《晋书,荀崧传》的其他版本都记作襄阳太守,而宋本记作“襄城太守”,《资治通鉴》、《通志》均作“襄城太守”。)此时,也许是看到宛城出现了权力真空,荀藩又改任荀崧为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平南将军,开进了宛城(即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而任命荀崧手下的大将石览为襄城太守,作为联系开封与南阳之间的纽带。

汉水中下游地区:东侧,有胡亢自立为楚公,手下有猛将杜曾,占据竟陵地区。西侧,有王冲的变民队伍。

沿着长江地区:自西往东,江陵由杜蕤驻守,南平为应詹,夏口、武昌地区(即:武汉、鄂州地区),杜弢军与陶侃、周访、甘卓的部队相持。

湘州的大部地区:为杜弢占领。

过去我们说过,周顗是安东将军周浚(也是二王争功中的主角,长期镇守东南)的大儿子,从小就有重名,“神采秀澈”。《世说新语》上关于周顗的趣事很多:《言语》记载,周顗仪态雍容,注重外表。去见王导,一下车,就需要好几个扶着,王导看着、笑着。周顗坐下来以后,就高傲地吹口哨、吟诗文,王导说:“你想效仿阮籍嵇康么?”周顗回答:“我岂能不效仿近处的您,而去效仿遥远的他们呢?”《赏慕》称:世目周侯“嶷如断山”。大概是说,高峻得就象巍峨险峻的高山。把一个人比作一座山是什么概念呢?《汰侈》称:王羲之小的时候,参加周顗家的宴席,坐在末位,周顗割下牛心给他吃(牛心被认为为最珍贵之物),从此王羲之才出了名。

这样一个大名士是被司马睿寄予了厚望的,司马睿给他的官职是:宁远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然而,遗憾的是,周顗刚到州境,建平郡(重庆市巫山县)流亡到当地的难民首领傅密,就聚众起兵,配合巴蜀难民首领杜弢。杜弢部下将领王真,袭击沔阳(湖北省仙桃市西南),周顗十分狼狈,无计可施,陶侃命令手下吴寄领兵解救,周顗才逃脱。周顗驻防在浔水城(湖北省武穴市东北),又受到杜弢的围困。面对来势汹汹的杜弢,扬州方面的征讨都督王敦,命令武昌郡(湖北省鄂州市)太守陶侃、寻阳郡(江西省九江市)太守周访、历阳郡(安徽省和县)太守甘卓,联合攻击企图进攻武昌地区的杜弢。王敦率大军进驻豫章郡(江西省南昌市),作为各军的后援。

陶侃再次派明威将军朱伺率军救援,杜弢退保泠口(大约在今湖北蕲春附近地区)。

陶侃对众将说:“杜弢一定会偷袭武昌,我军应当回城,急行军三天三夜可以到达,你们能不能忍着饥饿战斗?” 部将吴寄说:“还想忍饥挨饿10天。我们白天战斗,晚上捕鱼吃,肯定能行。”陶侃听了十分高兴。杜弢果然偷袭武昌,陶侃命令朱伺等率军逆击,又一次大破杜弢,缴获了大量辎重。此战,陶侃部将明威将军朱伺头戴铁面具,用强弩射杀杜弢大帅数人,杜弢水军打不过,都弃船登岸,在岸边列阵。朱伺在水军在水上来回强攻,流矢射中小腿,仍然气色不变。不久,陶侃其他将领所部纷纷赶到,杜弢军大溃,被杀死了一大半,杜弢趁夜率领残兵败将,狼狈逃回了长沙。陶侃派遣参军王贡向王敦报告胜利的消息,王敦说:“如果没有陶侯,便没有了荆州。周顗才入境,就被敌人打败,不知道他的刺史是怎么当的?”王贡趁机说:“荆州正处多事之秋,必须陶龙骧当刺史才行。”王敦表示同意,当即上表拜陶侃为使持节、宁远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领西阳、江夏、武昌三太守,镇于沌口,后又移驻沔江(湖北省仙桃市西南)。周顗被解救出来以后,从浔水出发,逃到后方王敦的驻地豫章。王敦趁机强留周顗不放,王敦的军司戴邈解救,王敦还是不听,最后,还是司马睿亲自出面,假装任命周顗为兖州刺史、扬威将军,王敦这才放了周顗。——考查王敦的本心,也许从此时开始,他就不太规矩,要么把名士杀掉,要么要留在自己的身边。——等周顗回到建业,司马睿又不重新任命他为军谘祭酒了。因为,此时,司马睿肯定也感觉到王敦王导一家的势力太大了,他需要依靠其他的大族来寻求一种平衡吧。还是王导聪明,据《世说新语,赏慕》记载:等到周顗回到了建业,还没有被任用的时候,王导就给人写信,表态说:周顗是“雅流弘器,何可得遗?”

作出了主动任用周顗的姿态……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3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3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