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战役部署到底是司马炎的策划,还是羊祜的策划,历史没有详细的记载,从《晋书武帝纪》的表述上看“遣车骑将军羊祜出江陵……” ,似乎可以认定,这主意是司马炎的杰作;但是,《晋书,羊祜传》上却说,“诏祜迎阐。祜帅兵5万出江陵……”,似乎又有点羊祜自作主张的意思。不过,从中国史书历来为尊者讳的传统做法上分析,大约能够认定这一高招,可能来自司马炎的猪脑子里。因为,这一战略思路,以一部接应步阐,一部作为疑兵,牵制对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从兵力配置上来看,从一开始主题就不明确,主次不分。到底你要搞清楚此次会战的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解救步阐。那么,既然如此,就应该分清主次,主力部队当然是羊祜所部的5万人马,理所当然地要用于主攻方向,即西陵;而如果有必要牵制陆抗的话,也只能用偏师作为疑兵,功其所必救。那么,江陵是陆抗必救的点吗?晋国朝廷想当然地这样认为,似乎江陵看似必救,但也未必。因为江陵城高池深,如果一时难以攻下,而等到陆抗消灭步阐腾出手来,那深入吴国腹地的晋军,形势十分危险了。

因此,看似晋军气势汹汹而来,但是,真正用于解救步阐的兵力,也只有杨肇的3万人马,在兵力上并不占绝对的优势。——史书没有记载杨肇究竟带了多少人马,但是,从以后司马炎呵责羊祜的诏书称羊祜拥兵8万解救步阐的话上,去除羊祜亲带的5万,剩下的3万当属杨肇所领人马,也许杨肇实际所领还不足这个数字。

当晋军三路杀来的时候,对面吴国的镇军大将军陆抗究竟要如何面对呢?

八十三、晋国初建(1)

265年,就在司马炎紧锣密鼓地为建立晋国忙上忙下的时候,南方的孙皓也没有忘记巩固自己的地位,在这一年的7月,也许是基于叫的那声妈,令他极不舒服,他逼迫和自己同岁的孙休的朱皇后自杀,并把孙休的四个儿子都迁往吴地,并杀死了年龄较大的2个。

和孙皓血腥杀戮有所不同,司马炎的上台似乎多了那么一份含情脉脉的成分。

12月13日,曹魏帝国皇帝曹奂,把皇位禅让给晋王司马炎;12月15日,曹奂出宫,暂住金墉城(洛阳城西北角离宫)。皇家师傅(太傅)司马孚——司马炎的叔爷叩拜送别,握住曹奂的手,呜咽流泪,无限悲恸,说:“我死的那一天,仍是帝国忠心不贰的纯臣!”

12月17日,30岁的司马炎在洛阳南郊设立祭天的坛,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晋国的各位臣子和来自附属国的少数民族官员共计数万人参加了司马炎的登基典礼,场面可谓盛大。一切进行的似乎都很顺利,司马炎宣布大赦天下,并且对全天下的所有人都赏赐爵位5级;对于老光棍、老寡妇、没有父母的等无人抚养和赡养的人,每人赏赐5斛粮食;全天下免收租子1年;过去所欠官方的债务一笔勾销;

尊崇爷爷司马懿为宣皇帝,伯伯司马师为景皇帝,爸爸司马昭为文皇帝,奶奶张春华为宣穆皇后。

遵奉妈妈王元姬皇太后,宫名为崇化。

鉴于魏国对宗室刻薄,造成自家乘虚而入,司马炎决定要大封宗室,作为皇室的屏障。

封还活着的叔爷爷司马孚为安平王,食邑40000户,拜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为帝国名义上的总司令;

亲叔父司马干为平原王,食邑11300户,给鼓吹,驸马2匹;

叔父(和爸爸司马昭同父异母)司马亮为扶风王(3年以后改封为汝南王)食邑10000户,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为晋帝国的西北总司令——(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持节的意思,持节是代表皇帝行使一定的权力,但是,分为三种不同的叫法:第一种最厉害的叫“使持节”,可以诛杀两千石以下的中级官吏,其次,叫“持节”,可以诛杀任何没有官职的人,最下,叫“假节”,只能诛杀违反军令的人)汝南王司马亮为以后的“八王之乱”中的第一个王;叔父司马伷为东莞王(后改封为琅琊王)食邑16000户,后出为镇军大将军,假节,都督徐州诸军事,为帝国东南方面的总司令;叔父司马骏为汝阴王,食邑10000户,都督豫州诸军事,为帝国南面的总司令,后在豫州和扬州之间轮转做两地的总司令。司马亮、司马伷、司马骏三人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们共同的母亲是司马懿的妾伏夫人,现在叫伏太妃。

封叔父司马肜(其母为司马懿的妾张夫人)为梁王,食邑5358户,掌管邺城的防守。

封叔父司马伦(其母为司马懿的妾柏夫人,就是司马懿老的时候最喜欢的那个)为琅琊王,是司马懿最小的儿子,后来因为致使他人企图偷盗皇帝的大衣而被弹劾,后被赦免,改封为赵王,都督邺城的防守。为以后的“八王之乱”中的第三个王。

封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攸为齐王,总统帝国的军事。司马攸的儿子司马囧为以后的“八王之乱”中的第四个王。

封自己的异母弟弟司马鉴为为乐安王,司马机为燕王,这两个司马炎的弟弟都还小,司马炎给他们封王的同时,还给他们两找德高望重的老师,教育他们。

封司马孚的大儿子,过继给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为后的司马望(比司马昭年龄还大,司马炎称为堂伯父)为义阳王,食邑10000户,给兵2000人,泰始三年进位为太尉,其时司马孚、司马望父子均为上公,一时传为美谈。

封司马孚的二儿子司马辅为渤海王,食邑5379户,后改封为太原王,都督并州诸军事,为帝国西北司令。

封司马孚的三儿子司马晃为下邳王,食邑5176户,后为都督青徐诸军事,为帝国东部司令。

封司马孚的四儿子司马懷为太原王,食邑5496户,司马懷死后他的儿子司马颙继承,并被改封为河间王,在“八王之乱”中为第7王。

封司马孚的五儿子司马圭为高阳王,食邑5570户,都督邺城军事。

封司马孚的六儿子司马衡为常山王,食邑3790户。

封司马孚的七儿子司马景为沛王,食邑3400户。

封司马懿的四弟司马馗的儿子司马权(也是司马炎的堂叔父)为彭城王,食邑2900户。

封司马权的弟弟司马泰为陇西王,食邑3200户,曾经任命他为使持节,都督宁益诸军事,益州刺史,全权处理四川事物,他还不想去,后代替司马骏为都督关中诸军事。他的儿子司马越为以后的“八王之乱”中的第八个王,均按照八王被杀顺序,除了司马越病死以外,其他七王均是被杀。

封司马权的弟弟司马绥为范阳王。

封司马懿的五弟司马恂的儿子司马遂(司马炎也叫堂叔父的)为济南王。

封司马懿的六弟司马进的儿子司马逊为谯王,食邑4400户。

封司马逊的弟弟司马睦为中山王,食邑5200户。

封司马懿的七弟司马通的儿子司马陵为北海王,食邑4700户。

封司马陵的弟弟司马斌为陈王,食邑7100户。

以上对于司马炎来说都是叔子辈的王。

封司马望的儿子司马洪(对司马炎来说是堂兄)为河间王。

司马洪的弟弟司马啉为东平王,食邑3097户。

第一批司马炎一下子就封了27人为王,以后,司马炎陆续加封,前后晋朝共计封了57个诸侯王!其中八王之乱中第二个被杀的武帝儿子楚王司马玮、第5个被杀的武帝儿子长沙王司马乂、第6个被杀的武帝儿子成都王司马颖都是后来增封的。

除了大封宗室以外,司马炎还加封:

骠骑将军石苞为大司马,乐陵公;

车骑将军陈骞为高平公。

卫将军贾充为车骑将军,鲁公;

尚书令裴秀为巨鹿公。

侍中荀勖为济北公。

太保郑冲为太傅,寿光公。

太尉王祥为太保,墔陵公,

丞相何曾为太尉,朗陵公,

御史大夫王沈为骠骑将军,博陵公,

司空荀顗为临淮公,

镇北大将军卫瓘为缁阳公。等等

为了满足封赏的需要,司马炎把古代用的高级官员的官职都用上了,按照《晋书,职官 》的记载:世祖武皇帝即位之初,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世所谓八公同辰,攀云附翼者也。

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同时出现,蔚为壮观啊……这八公除了食邑以外,还有工资,每天是粮食5斛,后来还在春天的时候,给绢100匹,秋天绢200匹,丝200斤,并有不同的随员等等。除此之外,司马炎还下诏,对于各个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国范围内,可以自行任命郡县长和各级政府的官员,但是,只有卫将军齐王司马攸,那个曾经几乎代替司马炎做了晋朝的皇帝的司马炎的亲弟弟桃符,却不敢自作主张,自己封国内的官员任命全部都请求皇帝决定。

一切似乎很完美,也很圆满。但是,万事没有圆满的。司马炎的登基大典也出现了那么一点点的不太和谐的场面。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