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答案很简单:

那就是司马师想杀人了。

——就这。

五十一、宫中惊变(3)

司马师想除去的另一个人物是中领军许允。

许允,字士宗。和在高平陵事变中被处死的桓范是好朋友。许允的妻子很丑,但很聪明,刚结婚的时候,许允不愿意和丑妻在一起,对妻子说:“妇有四德,你有几个?”妻子说:“新妇所缺乏的只有容貌。士有百种优良的品行,君有其几?”许允骄傲地说:“我都具备。”妻子说:“士有百种优良的品行,以德为首,您却好色不好德,怎么说都具备了呢?”许允无言以对,从而开始敬重妻子了。

照理说,许允对司马氏家族是有功的,在高平陵事变中,许允和陈泰一起劝说曹爽归降司马懿,使得司马懿兵不血刃,就放倒了帝国第一执政,因此,高平陵以后,许允被司马氏任命为“保卫”皇帝的禁军首领——中领军。

然而,中领军的特殊地位使得和皇帝的接触自然多了起来,这立即引起了司马师的警觉。

于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一天一大早,在许允的大门口,有一个自称传达皇帝诏书的人,骑着快马,对着门房叫喊一声:“有诏书!”等门房出来看的时候,那人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地上是一卷诏书。门房赶紧拿给许允看,上面写着:“任命夏侯玄为大将军,许允为太尉。”许允赶紧把那“诏书”烧毁。这奇怪的事情,是李丰们干的吗?如果李丰要密谋杀掉司马师,有这样干的吗?既不知道许允的内心想法,又不明白说是什么人给你写的命令,(当然名义上是皇帝了),能这样干吗?那如果是皇帝曹芳呢?皇帝有必要这样干吗?这样平白无故,事前没有预谋的投书,不是形同儿戏吗?

结论最有可能这样干的,就是司马师本人!

司马师这样干一举几得:一是,看看你许允对我是不是忠心,得到这个诏书,你是不是第一时间向我报告;二是,如果你向我报告了,上面的计划正好是谋杀我司马师的书面证据;这下可好了,不光是有口供,也有了物证,好说多了,也正好让我拿夏侯玄等人开刀;三是,既然是诏书,那你皇帝曹芳就逃脱不了干系!四是,既然是“谋反”大罪,上面有你的名字,就是你向我举报了,你的小命仍然在我手心掌握,从此,你必须时时刻刻对我效忠。

然而,许允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那封“诏书”烧掉了!使得司马师的一切计划泡汤了。

我本来让你上台来表演一下,你却不给面子,好,你有种!——不过,现在还不是收拾你的时候,得先把狱中的几个人“快审快结”,“一了百了”!

很快的,廷尉奏报:“丰等谋迫胁至尊,擅诛冢宰,大逆无道,请论如法。”

很快的,朝廷大臣集体讨论通过。

很快的,夏侯玄等人被杀。据史书记载:夏侯玄被处死的时候,“颜色不变,举动自若,时年四十六。”

后世有人说,也许何晏被处死,就因为他曾经评论了司马师只能处理好俗务;后世也有人说,也许夏侯玄被处死,就因为他曾经被何晏评论为能探究世界的大道;——与司马师对比,引起司马师的怀恨。史书记载,司马昭流着眼泪向哥哥司马师请求赦免夏侯玄。司马师说了一句话:你难道忘记了那次赵俨追悼会上的一幕吗?——司空赵俨追悼会上,司马师和司马昭哥俩和群臣先到,夏侯玄后到,群臣们见到夏侯玄到了,全都纷纷站起身来迎接。——这一幕,让司马师记着了!

虽然,流传下了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谚语,但是,从司马昭对夏侯玄、对嵇康、对阮籍等人的态度上来看,比起那个阴冷无比的司马师来,要人性了许多。

东晋时袁宏作《名士传》,把自曹魏以来的名士分为三个时期。《名士传》今已不存,《世说 新语·文学》刘孝标注说:袁宏以夏侯太初(玄)、何平叔(晏)、王辅嗣(弼)为正始名士。阮嗣宗(籍)、嵇叔夜(康)、山巨源(涛)、向子期(秀)、刘伯伦(伶)、 阮仲容(咸)、王濬冲(戎)为竹林名士。裴叔则(楷)、乐彦辅(广)、 王夷南(衍)、庆子嵩(敳)、王安期(承)、阮千里(瞻)、卫叔宝(玠)、 谢幼舆(鲲)为中朝名士。其实,除了这三个阶段的名士以外,整个两晋,似乎还应该把东晋时期的名士也算上,叫江左名士吧。正是这些不同寻常的人们,使得那段历史除了阴谋和血腥以外,还给予了我们点滴的温馨和洒脱,使得我们看到了别样的人生,心灵得到丝丝的温暖和慰藉,也使我们神迷于那个时代。

王弼已经于249年早逝,何晏也于同年被杀,而夏侯玄比他们仅仅多活了5年。

254年,再没有了正始的名士。

五十二、废黜曹芳

司马师一直很好地把握着事件的节奏。

等到把夏侯玄等人处死以后,他想到了和夏侯玄关系很好的那个中领军许允。如此重要的位置上,绝不允许有首鼠两端的人存在。

正好镇北将军刘静死了,司马师想到了一个调虎离山之计。大约是因为京城死的人太多了,应该让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死去。

司马师给许允写信,既是勉励,又是爱护,说:“镇北所属地方虽然少事,但是也是一方诸侯,想到你神气十足地回到家乡,成为家乡的最高统帅,这就叫做穿着好衣服在白天里行走啊!”接到司马师的来信,许允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司马师放过自己了,许允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不仅和朝廷有关部门商量把自己的旗鼓换成华美的,而且,他本人善于相印章,对于刻工刻的印章,很不满意,多次要求重新刻。

他再也想不到,这只是司马师废黜曹芳的一个步骤罢了。

因为许允做过侍中,因为和皇帝还有点私交,在这样的时刻,皇帝身边又走了一个贴心人,曹芳的心情可想而知。曹芳为许允安排了一个很隆重的告别仪式,宴会上,许允感激涕零,歔欷流泪。

许允前脚走,就有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个弹劾许允私自盗用公家钱谷的奏章,于是,朝廷派人又把走在路上的许允抓了回来,送交最高法院审判(廷尉),判决结果出来了:死刑改为流放到边疆。在流放的路上,许允又被司马师派来的人杀了。即便这样,司马师还不放心,又派自己的特务头子钟会到许允家中探望,看看许允的两个儿子素质到底高不高,结果看着一般化,就没再斩草除根。

作为皇后父亲的张缉被处死了,那皇后也自然当不成了。

三月,司马师废黜了张皇后。四月,立王皇后。

此时的曹芳,已经23岁了,他虽然意识到司马师咄咄逼人的气焰,但却苦无良策,采取了一种近乎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他恨郭太后与司马氏家的亲密关系,所以和郭太后的关系搞的也很僵:

在立王皇后的问题上,郭太后不同意,曹芳很恼火,说:曹家天子从来就是捡自己喜爱的女人立成皇后的,我愿意!

郭太后的妈妈杜氏去世,郭太后当然很伤心,可是,身为“儿子”的曹芳却不去安慰。

母子关系的迅速恶化,导致郭太后找了个理由,把曹芳宠爱的两个妃子——一个张美人、一个叫禺婉的(?)诛杀。

曹芳几乎要疯掉了。

母子关系彻底破裂。

就在宫廷内部斗争白热化的情况下,曹魏帝国的西方还承受着蜀国姜维的进攻压力。

司马师决定派遣屯驻在许昌的弟弟司马昭帅军西进,抗击姜维。就在司马昭大军从许昌来到京城洛阳的时候,皇帝在平乐观举行例行的阅兵仪式。曹芳的手下给曹芳献计,利用司马昭上殿拜别的时候,将司马昭诛杀。然后统领司马昭的大军,把司马师杀死!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近乎空想的计划,更是一场赌博。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13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13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