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我们可以想见司马昭看到邓艾的上书是什么想法:

一,你打下了蜀国,不想按照原来的计划,领兵回到原来的防地,而是要长久的留在蜀地;这是其一。

二,你还要封刘禅为王,要知道我司马昭勤勤恳恳到今天,还只是个“公”!而且,你还要把刘禅封在你的属地,难道你在和刘禅短暂的交往中,彼此有了一种可怕的默契了?要知道刘禅可是一个随时能被野心家用来号召蜀国百姓的砝码啊,你不把他交到洛阳,意欲何为?说什么把他送到洛阳就有可能使得吴国孙休不主动投降了?笑话,你把他放在别处,孙休就会乖乖投降我魏国吗!

三,你在蜀地分派那么多官员,谁给了你这样的权力?蜀地的老百姓知道我司马昭是老大还是你邓艾是老大?

司马昭满腹狐疑,但是一开始他并没有翻脸,而是让监军卫瓘告诫邓艾说:“有事应当报请,不应独断专行。”要说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因为此时并非战斗的时候战机转眼即逝,不允许千里请命,而今天大局基本上已经稳定了下来,对于人事安排等,还是有时间上报的。但是在盛名之下的邓艾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不以为然地给司马昭顶嘴说:“我奉命远征,按照朝廷的方略办事,征服了蜀国。关于承制任命代理官吏,是为了安定社会秩序,自谓是符合一时的需要。目前蜀国率众归降,其土地南极南海,东接孙吴,应当及早稳定下来。如果等待朝廷的命令,因为路途遥远,恐怕耽误太久了。《春秋》大义说,大夫出了边界,只要有利社稷安定、国家发达,是可以专权处置的。现在孙吴还没有宾服,其势连蜀中,所以不可拘泥于常规而丧失良机。《兵法》说,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臣虽然没有古人的高风亮节,但也不敢只顾虑自己而损害国家的利益。”

他似乎在追求古人的高风亮节。然而,他的一系列举动却被涪县的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和卫瓘同时感到邓艾咄咄逼人的压力,就你能,我们两是笨蛋啊,身帅10多万大军却跟着你屁股后头,现在还不能去成都!你邓艾那一两万人是发财了,刘禅给你的清单都够了,难怪你秋毫无犯呢,可是,我们呢,我比你多10倍的人马却什么也没捞着,反而又增添了5万降兵的包袱,这些个人每天可都是要张着嘴吃的啊!你倒好,你老小儿,有名有利还舒坦!

钟会是最看不得别人舒坦的,他敏锐地感到了邓艾的作为并不符合司马昭的意图,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足以致邓艾于死地的办法……

75、二士争功(2)

除了面子、争功和个人野心,还有一个团体利益的问题,也都促使着钟会看到邓艾倒台。司马昭党羽一直根据门第而分为两派,邓艾、石苞、州泰等微贱贫寒为一派,钟会、卫瓘、胡烈等名门世家为一派,随着司马氏势力的不断加强,微寒派也加入了不少本是出身名门但是为名门望族不齿的人士,比如贾充、裴秀、荀勖、陈骞等人。这些人虽然出身名门,但是都有瑕疵:贾充因为父亲贾逵年轻时候家贫,偷舅舅柳孚的裤子;裴秀因父裴潜自幼“不修细行”为人不齿,不仅父亲是庶出,自己也是庶出;荀勖出身颖川荀氏,但其父早亡,在外家钟氏领大,地位卑贱;陈骞父亲陈矫也由外家养大,后又和原族通婚。而正牌的名门钟会在邓艾咄咄逼人的势头面前,会怎么想?!

除了成都盘踞着邓艾的1万多人马,从成都北上的所有城市和关口都驻扎着钟会的部队。钟会的哥哥钟毓曾经对司马昭说过:“我这个弟弟钟会能力倒是有能力,但是难保不做坏事,以后还是不可以委以专任。”从小钟会和哥哥关系应该很好,两人一起趁着老钟繇睡午觉,偷喝老爸的好酒,钟繇装睡,看着两个宝贝儿子的所作所为,老大钟毓先向父亲跪拜,行礼如仪,然后才开始喝酒;钟会不但不拜,喝酒时,还向父亲做着鬼脸。父亲当时没有出声,事后问钟毓:“我既已睡着, 为何行礼?”钟毓答道:“偷喝药酒心中忐忑不安,不拜更觉不安。” 父亲又问钟会:“你为何不拜?” 钟会答道:“偷酒已属非礼,所以不敢行礼!” 虽然,看起来两个小家伙关系很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大逐渐知道了一些家事,开始对弟弟有了一些复杂的感情。原因是:老钟到74岁的时候才有钟会,从世说新语记载的两个小孩偷酒的事,可以看出钟毓也不大,可见老钟的晚年连得2个儿子!很不赖。钟毓是正室孙夫人所生,但是老钟却喜欢爱妾张氏,当张氏怀上钟会的时候,孙夫人企图对张氏下毒,结果张氏被抢救的及时没有被毒死,孙氏做贼心虚主动对钟繇汇报说自己本来是给张氏吃的补药,结果张氏反而吃的上吐下泻。钟繇做了一辈子的最高司法官,孙氏的那点小伎俩哪能瞒得过他,一问侍者,真相大白,老钟繇坚决把钟毓的老妈给休了,但是钟毓的老妈也不是一般人,竟然找到卞太后,动用了曹丕来做钟繇的工作,——曹丕也喜欢这事,不要忘了他也是插手人家的私事,弄得夏侯玄的老爸早死。但是,老钟繇可是元老级别的人,连曹操也敬重他三分,现在老了老了,竟然连老婆也休不掉,老钟繇认为你皇帝手也伸得太长了,管起我的家务事了,连着自杀两次,弄得皇帝也不好看,只得随老钟的意思了。长大了的钟毓看着弟弟钟会能不产生一点报复的心态吗?即便你做的很好,也难免会风生水起,更何况你钟会真的想兴风作浪呢?

这一点,姜维也看出来了,一则是钟会的本性,二则是当时的事态,54岁的司马昭深知自己去日无多,两个儿子决不是钟会的对手,而如果拿下邓艾,钟会就独统西蜀大军,并且他哥哥钟毓也是一等一的人物,假节、都督荆州,如果自己百年之后,两个儿子能拿捏住钟家兄弟?一次姜维试探钟会,说:“我曾经听说,自从淮南事变以来,你的谋略和计策没有一次失误,晋公力量的成长,都是你的贡献。而今再削平蜀国,威望震动世界,人民认为你有最高的功劳,可是,主人却恐惧你的智谋。在这种情形下,什么地方是你安身立命之所?为什么不效法范蠡,泛舟江湖,用以保全你的功业和自己的生命!”钟会说:“你所说的道理太高,我办不到。而且,时代不同,现在或许还有其他方法?”姜维说:“其他方法,你的智力足可以完成,我就不多担心了。”聪明的人一点都破,从此二人情投意合,出则同车,坐则同桌。

邓艾在成都“承制”(代表皇帝)任官封爵,弄得钟会在蜀地没有一点权威可言,本来自己是主帅,可是人家邓艾却立了大功,被朝廷封为太尉,自己封为宰相(司马昭把手下兵少的邓艾封为武装部队总司令,把兵多的钟会封为文臣,也是为了他们两个相互牵制)这也没办法,可你现在到处任官封爵,到底你是老大还是我是?钟会和卫瓘开始联名向司马昭密告邓艾有叛变迹象。同时,钟会又精于模仿别人精于模仿别人笔迹,(卫瓘也是书法家,应该也参与了此事)利用在剑阁这个必经之路上驻着自己的部队这一有利条件,经常拦截邓艾写给皇帝的奏章和写给司马昭的书信,改动其中用语,故意使邓艾的语气桀骜不驯和自负自夸。而对于司马昭给邓艾的信,钟会也致使人拦截下来,改动语气,充满了严厉苛责,使邓艾内心不安。

钟会的计划获得了初步成功,司马昭开始怀疑邓艾了。

然而,就在司马昭决心已下的时候,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的邓艾却没有发现,不仅远在洛阳的魏国上层早已经对其不满,而且,即便是在蜀国,人们也开始对这个征西将军产生了不满。

一是邓艾的自吹自擂,使得蜀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对这个没有多少修养的乡巴佬嗤之以鼻。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6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6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