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司马懿听到这件事情,顿起敬意,就任凭她领养孩子,作曹家的后代。

而对于一般的曹爽的下级官吏,一般是要被免官。但是,对于比较有名气的,司马懿则采取了拉拢的策略,树立自己崇尚礼教的形象。比如,对于鲁芝和杨综,司马懿就说:“人各为其主,赦免他们。”不久,任命鲁芝当总监察官(御史中丞),杨综当政务署助理(尚书郎)。

对于曹爽一派的其他人则剥夺实权,比如,名气很大、但这次又没有办法牵连上的夏侯玄,则把他从西北军区司令的位置上拿下来,安排到朝中做个闲差事——大鸿泸(外交部长)

对于有可能同情曹爽的地方实力派,司马懿则采用了拉拢的策略,比如,对于王凌,则升为太尉。

诛杀曹爽以后,司马懿把重视名教提高到执政基础的地位,一些否定儒家思想的言论被封杀,一些正始时代的名士被禁锢。刘晔的儿子选部郎刘陶,被邓飏称赞可比伊尹、姜子牙。刘陶曾经对傅玄说:“孔丘算不上是什么圣人!智慧之士,面对一群愚劣,就跟手掌里玩一团泥一样,能把大家玩得团团转。孔丘竟不能控制天下,圣他妈圣!”傅玄不回答,只说:“天下之事,变化无常,今天这番议论,充分显示出你并没有给自己留余地!”高平陵之变以后,刘陶被夺官——和他老爸一样,就是多话。

高平陵之变以后,管辂的舅父问管辂说:“你怎么看出何晏、邓飏的结局?”管辂说:“邓飏走路的姿势,肌肉松懈,包不住骨骼;不管起立、落座,或斜靠卧榻,都像一摊软泥,仿佛没有手脚,相书上称之为‘鬼躁’。何晏看人的时候,不敢正眼直视,眼睛乱动,魂不守舍,面无血色,浮着一层霉气,好像一棵枯树,相书上称之为‘鬼幽’,二者都不是有福的面貌。”

杀了8天的人,到正月十八日,司马懿觉得该杀的都杀了,为了避免人人自危,开始大赦天下,安定人心。

42、政变以后

同年二月,皇帝曹芳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增繁昌、鄢陵、新汲、父城为其封邑,前后其计八县,食邑二万户,特许奏事不名。司马懿固辞丞相之职不受。十二月,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又固辞九锡。

嘉平二年(250年)春,魏帝命司马懿在洛阳立庙,并可以任命左右长史,掾属员额达10人,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2名掾属做御史和秀才,等并封两个儿子司马彤、司马伦为侯。

以高平陵为界限,我们发现在此之前,司马懿对于朝廷的封赏,一般是避实就虚,以免树大招风,引起猜忌;在此以后,就开始避虚就实,什么丞相、相国等,一概不要,而实实在在的封地、对儿子们的封侯,还是照单全收的,为的是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实力。

以后,司马懿又病了。

朝廷上的事情,有自己的摇尾系统负责处理。

自己在家养病,从来不去朝廷,——那里也许有危险。

史书记载,每遇大事,天子亲自到他府中去征询意见,这一点,被自己的两个儿子继承,晋王府成了决定天下大事的场所。

现在有人在争论司马懿到底是忠心还是不忠,有人说司马懿是忠于曹魏的,理由是终司马懿一生没有称帝。我说,当其称病不上朝,自外于朝廷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背叛了。

高平陵之变后4个月不到,太尉蒋济就去世了。此君的确是个既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主,总是把人给出卖了,然后还装作无辜的样子,去自我谴责。

有一次,司马懿曾经问蒋济:王凌怎么样?

蒋济回答说,王凌是能文能武,儿子王广又胜过王凌。

回头又后悔说:我说的这话是能灭人全家的啊!

可见,你是知道司马懿的为人的。

现在据说,此人的死,也是因为曾经给曹爽写信保证无性命之忧,结果,还是没有保住曹爽的命,所以,感到内疚而死。

难道你真的相信司马懿说过的话吗?

以你的聪明,应该知道象曹爽这样身份的人,能不能保住性命。

如今做出一副内疚的模样——

真可恶!

正始年间走到10年头上,因为曹爽的被杀而结束了。正始10年改为嘉平元年。改年号,意味着与民更始,和过去划清界限。

朝堂上也的确出现了大的变化,过去曹爽的门生故吏一概被免职,司马懿的亲信把持了朝廷的各个要职。以西北军区为例。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的夏侯玄被调到中央,提拔司马懿的亲信雍州刺史郭淮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提拔司马懿的亲信陈群之子陈泰为雍州刺史(陈泰和许允一起劝说曹爽放弃努力,所以司马懿一直把两个人看做是有功之臣),讨蜀护军夏侯霸逃奔蜀国以后,任命徐质为讨蜀护军,任命邓艾为南安太守。

除了人事安排以外,司马懿还广泛地向大臣征求治国的意见,比如,王昶就上书陈述应该改革的五件事:第一是崇道笃学,抑绝浮华,让学子们进入太学学习;第二,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把考试作为准绳,改变过去仅仅凭借感觉来判断一个人的优劣;第三,要让当官的在一个地方时间相对长一点,有治绩就增位赐爵;第四,要约束当官的不能做买卖,和老百姓争利;第五,杜绝侈靡,崇尚节俭,上下尊卑要有差别,储谷畜帛,使民风归于朴实,等等。

夏侯玄也上书进言说:第一,在选官用人,要收归政府,至于对人的道德评价,则由乡闾评价;第二,去除冗官,把郡州县三级改为郡县两级;第三,改变服制,归于朴素等。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审视一下被司马懿所杀的那些“正始名士”们。

曹爽三兄弟就不用说了。

先说说何晏。

今天的南阳市人,毫无疑问,他是魏晋玄学的开山鼻祖,第一次敢于撕破儒教神秘的面纱,打破压抑人性的种种约束。他把道家和儒家融合起来,强调一切出于自然本色,不拘泥于形式,不束缚自己的灵魂,和谐地对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何晏在《道论》上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 什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 在何晏看来,道就是一个字——“无”。 天地万物是“有所有”,而“道”则是“无所有”,无语、无名、无形、无声是“道之全”。

何晏当政中并非无所作为。作为一代大师,魏明帝死后的谥号也是由何晏主持选定的(《北堂书钞》:“何晏《魏明帝议谥表》云:‘案外内群僚议,宜曰明’。余所执难,各不同。……今称‘明’者可谓众矣。”);在司马懿的主持下写了《论语集解》、《孝经注》等书;《三国志·傅咸传》载傅咸称赞何晏:“正始中,任何晏以选举,内外之众职各得其才,粲然之美,于斯可观。”正始后期,何晏也曾经苦口婆心的劝谏齐王曹芳不要太贪玩了。

何晏是宽厚的,当管辂对他说出那么冒犯的话,他也只是呵呵一笑了之。

聪明的他也感到了莫名的恐惧,但是,就象已经站在了高峰之巅,再无下山的道路了。

魏明帝罢斥的浮华之徒,何晏并不在其中,何晏的被杀,也是因为身份与曹魏皇族太近,更是因为自己的名气太大了吧!不杀他,不足以使天下的名士们为司马懿家服务——以后的实践证明,司马家每杀一个名士,就会有无数担心被杀的名士出山为司马家服务!

丁谧,邓飏两人差不多,都是作威作福,任人唯亲,声名狼藉,不过是丁谧更自负,邓飏更贪财而已。把太后迁到永宁宫就是丁谧的主意,因此,司马懿最恨他。

毕轨,与曹爽交好,给曹爽的意见大多都被接纳。曹爽本来谦虚谨慎,毕轨等人要曹爽排斥司马懿,从而曹爽与司马懿产生嫌隙。

李胜最先提出要曹爽进行伐蜀战争,并且在曹爽伐蜀的时候,还把司马懿的宝贝二儿子司马昭也任命为征蜀将军,作为夏侯玄的副手,给弄到伐蜀一线,明明是弄了个人质嘛。因此,司马懿对李胜也是恨之入骨。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