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已经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站起来反抗了,也不是简单的争辩,而是上升到了法律的层面,据理力争了。

结果,是曹爽避免两败俱伤,选择了妥协:

重新任命卢毓为光禄勋,一个位高但边缘化的官职。

这次算是彻底得罪了卢毓,此时,曹爽也许不知道,几年以后,自己就犯在了人家手里。

第二件是调离孙礼。

孙礼,德达,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建安10年,(公元205年)曹操平定幽州,召为司空军谋掾。曹操时代一直被任命为地方官。后入朝为尚书,为人耿直不屈。一次明帝出猎,一只猛虎上前,孙礼立即下马奋剑准备杀虎。明帝临去世的时候,在床前拜孙礼为大将军长史,为的是孙礼正直无私,能够作为大将军的良好的辅佐。

曹爽与孙礼素无交情,孙礼性格倔强,很多事情总是和曹爽不合拍。曹爽将孙礼加封为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任命为扬州刺史,远远地调离了身边。

孙礼作为从曹操时代就为曹魏效命的老臣,明帝把他安排在曹爽的身边,一方面,他能够为曹爽出主意,想办法;另一方面,他也有着很好的人脉。

曹爽把孙礼外派,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推到了中间派的阵营。

以后,还有一件事情,则使孙礼彻底投到了司马懿的怀抱。

第三件是罢免傅嘏。

傅嘏,字兰石,北地泥阳人,是傅介子(汉武帝时人,当时,楼兰国对汉朝怀有二心,傅介子带领100人深入楼兰,斩杀楼兰国王,)之后人。傅嘏为人才干练达,有军政识见,好论人物国计。年轻的时候就被司空陈群所辟为掾。正始初年的时候,任黄门侍郎。傅嘏本来是个中立派,甚至还有点偏向曹爽,他对曹爽的弟弟曹羲说:何晏表面上平静安详,但是他内心却急躁冒进,沉溺于投机取巧,并且利欲熏心,我担心时间长了会误导您们兄弟,这样,仁人志士就会远离朝廷,朝政就荒怠了。——不过,也许傅嘏本来就是司马懿的人,他这样说不过是为了离间曹爽和何晏而已(只是推测)——曹羲给曹爽一说,曹爽又叫何晏知道了。

这下子,何晏怀恨在心,找个机会把傅嘏给免官了。

司马懿兼收并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很快就把傅嘏任命为自己的从事中郎,从此以后,傅嘏称为司马懿集团的智囊,为司马懿家族的夺权斗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曹睿死后的不到一年时间里,曹爽干的这三件事情的结果不佳,比如:第一件企图罢免卢毓,结果使一大批老臣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当然,能够隐约看到司马懿的幕后的影子)致使引发了普遍的反抗,最后曹爽不得不妥协,不仅丧失了朝中一些老臣的支持,而且,也降低了自己的威信。

第二件调离孙礼。把本来属于自己阵营的人推到了中间派的位置,可谓是自斩臂膀,不过,也许曹爽还自鸣得意,总算把先帝放在自己身边约束自己的人给弄走了!只看到了约束,没有看到帮助。

第三件,罢免傅嘏,把本来属于中间的力量给推到了自己对立面。曹爽集团也不是没有极力拉拢过傅嘏,《世说新语,识鉴》第七记载:“何晏、邓飏、厦侯玄并求傅嘏交,而嘏终不许。诸人乃因荀粲说合之。谓嘏曰:‘夏侯太初一时之杰士,虚心于子,而卿意怀不可。交合则好成,不合则致隟。二贤若穆,则国之休。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傅曰:‘夏侯太初志大心劳,能合虚誉,诚所谓利口覆国之人。何晏、邓飏,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之,此三贤者,皆败德之人尔。远之犹恐罹祸,况可亲之邪!’后皆如其言。”你们看不上我傅嘏,我还看不上你们呢!

到司马懿阵营以后,傅嘏提出了选拔人才要全面,强调评鉴人物应以“实才”为主,不仅要看言谈议论,而且还要看精神境界。特别是针对当时何宴的“才性异”观点,傅嘏针锋相对地提出“才性同”的观点。

这三人都是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也许此时的曹爽看到的只是何晏那几个人,到处是对自己阿谀奉承的人,根本不在乎多一个,少一个人才!

上面说到才性同异问题,索性把它说得明白一点。

“才性四本”的合同离异。《世说,文学》第四记载:“锺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急回便走。(注引魏志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锺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文多不载。)”

当时争论的焦点——也是玄学的组成部分——是:

人们的才能(即治理俗务——比如政务等的能力)和认识世界的本领(“能通天下之志”的性)到底是统一的?还是不同的?还是能够融合的?还是能分离的?

当时,

一、傅嘏认为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和探究认识世界的本领是统一的——其实是暗指司马懿既有处理实务的能力,也有认知真理的本领;

二、主张“异”的李丰,“中书令李丰,虽宿为大将军司马景王所亲待,然私心在(夏侯)玄。”;

三、主张“离”的王广(王凌之子),倾心于曹氏,而又不敢与司马懿决裂,属于墙头草,(《三国志》卷九夏侯玄传,注引魏略曰:“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似游光。”)

四、司马懿的人钟会主张“合” ,也就是说,处理政治实务的能力和认知真理的本领是可以融合的,互为补充。

思想上的才性四本的同异合离,便是反映了政治上的派系间的同异合离的。因为,司马懿是强调名教的,强调做事的。而,曹爽集团把傅嘏推到司马懿集团,也使他成为司马懿集团思想上的先锋和闯将,不仅从在具体事务上死心塌地为司马懿服务,也大力为司马们做舆论宣传。

31、正始初年(3)

但在司马氏方面,虽然暂时表面退让,暗中却也在布置。

卢毓的任免风波,最后造成“众论多讼之”的局面,幕后的推手似乎也有司马懿的身影。

司马家善于用兵,善于审时度势,也善于做小,也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力量打击对手,在曹爽亲信主持朝政年间,屡屡出现各种奇怪的谣言,比如,“何邓丁,乱京城!”等等,这些谣言的产生,都是有幕后的策划者和创作者的,那么,谁最有可能是那个幕后的人物呢?不言而喻。

在利用机会打击对手的同时,司马懿当然也没有忘记在自己可能的范围内,在朝廷的关键部位安插自己的人,他在夏侯玄被任命为西北军区司令的时机,使儿子司马师代夏侯玄为中护军,以蒋济——自己的老哥们——为太尉。除此之外,倾向于司马懿的人还有王昶(魏明帝青龙4年,由司马懿向皇帝推荐,从此称为合作伙伴,其后代都很厉害:儿子王浑灭吴等等)、邓艾(被司马懿从一个普通地方官吏提拔)、高柔、钟会、孙礼、王基、王观(司马懿的从事中郎,后为少府。《三国志王观传》记载:大将军曹爽使材官张达斫家屋材,及诸私用之物,观闻知,皆录夺以没官。少府统三尚方御府内藏玩弄之宝,爽等奢放,多有干求,惮观守法,乃徙为太仆。)卢毓、郭淮、傅嘏等人。对于这些人,司马懿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拉拢:一是对于和自己同辈或者资历相当的,以谦和之礼争取感情上的亲近。如,高柔、卢毓;二是对于资历稍逊的,或者是中间派人士,制造机会极力拉拢。如,孙礼、傅嘏;三是对于有能力的后辈,大力提拔,使之成为自己的心腹。如,邓艾、钟会等。四是,对于原属于自己阵营的成员,极力推荐到各个得力的位置。如,王昶、王基、王观等人。

也就是说,司马懿暗中一刻也并没有闲着。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小说在线阅读_第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第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