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利益这个词,在我文章中是一个高频出现的词,但是它从来没有明确的含义,为此引发太多的分歧,许多常年跟我帖子、喜欢我文章的人,也常常因为这个问题由粉变黑了。希望这个帖子发完后,大家会对我所说的利益,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全面的认识,从而消除各种不必要的争论。

第三节晚唐完结

安史之乱开始后,大唐帝国延续了100多年。

这么长的一段历史,在历史书上,大约就是以一个著名的“藩镇割据”之词代表了;稍具体的细节,就如同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历史一样,人们只是空闻其名,却很少知道它的具体内容。

更主要的是,对这段历史稍有点了解的人,也很容易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在安史之乱后的100多年的时间里,皇帝一个比一个弱智脑残,否则早就把藩镇割据早就结束了。

因为翻开这段历史,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竟然都是不可理喻的信任宦官。

比如,唐肃宗竟然让大宦官鱼朝恩指挥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路节度使打仗;于是马上就要结束的安史之乱,遂变得漫漫无期了。

再比如,唐代宗信任大宦官程元振,因此被人打得逃出了长安城,依然是执迷不悟的继续信任这个死宦官。

而唐德宗更把宦官制度弄得系统化、制度化了,于是由宦官担任的中尉、枢密使成帝国最有权力的官员。以至于若干年后,谁能当皇帝,就是由这几个宦官说了算。

至于唐宪宗更绝了,竟然一度计划让大宦官当三军统帅。虽然唐宪宗吹牛x说,宦官就是他的家奴,但是他很快就让宦官弄死了。

唐宪宗之后,宦官的权力更是失控了,因为皇帝不能让宦官满意,常常就面临生命危险,更主要的是,谁能当皇帝,就是宦官说了算。

更神奇的还在于,皇帝大权在握的时候,也没有真正打击过宦官制度,所以直到大唐帝国灭亡时,宦官始终都是中央政府的主宰。

我的历史观点,经常看我作品的人,相信早就熟悉了。

那在写历史时,总是在极力证明,环境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环境;历史是众多人共同谱写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何去何从,对历史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西晋帝国成立之后,司马炎分封诸王酿成八王之乱,然后西晋就稀里糊涂的灭亡了。

以后呢,帝国换了一个又一个,皇帝换了一个又,但都是不可理喻的继续分封诸王。

更神奇的还在于,一个接一个的帝国都是因为皇族诸王内讧走向灭亡,但是新建立的帝国,依然都是不可理喻的这样玩。

这样一玩,就是过去了三百多年时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

用唯心史观去解释,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都不懂的吸取历史教训,或是他们的智商一个比一个堪忧。

因为处于唐玄宗之前的三四百年时间里,随便拉出个初中生也知道,绝不可分封诸王,更不可信任外戚。但是,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就是连这种最基本的道理也整不明白。

但是用唯物史观去看,显然是因为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是豪门贵族阶级,所以谁处于皇帝的位置上,也只能饮鸩止渴般的重用皇族、外戚。虽然谁也知道,重用皇族、外戚肯定会坏事,但是他们也是没的选择。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是都不可理喻的信任宦官;而且都也无法改变军人势力高涨的事实。这一切,直到赵匡胤陈桥兵变后才算是改变了。

这种混乱的历史,足足持续了二百年。

为什么会这样呢?

用唯心史观去解释,答案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统治者不懂得吸取历史教训,或是他们的智商一个比一个堪忧。

因为处于安史之乱的时代,随便拉出一个初中生也知道,绝不可以信任宦官;更主要的随便拉出一个初中生也知道,只要摆上一桌烧烤,把拥兵大佬们叫过来,发上一排大红包,就可以解决军人失控的问题。但是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就是不懂的。

但是用唯物史观去看,显然是因豪门贵族作为一个阶级,力量越来越弱小了,所以皇帝终于不用分封诸王、重用外戚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巩卫皇权了,但是建立一个成熟官僚政治格局的机会还不成熟,所以军人势力失控了。

不论我们怎么非议那个时期的皇帝,有一个事实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困扰中国历史几百年的诸王、外戚之祸,似乎不复存在了。

我二十岁前,一直不能真正理解唯物史观,后来看的历史书多了,我渐渐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总是在惊人的重复着;而且还是不可理喻的、用极期错误的方式重复着。简单的看,随便让个初中生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也可以终结这种问题,但是换了一个皇帝又一个皇帝,总是让这种错误不断重复。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显然是因为当时的客观环境相似,所以历史的主角换了又换,但是行为都是大同小异的。

我最初选择以两晋南北朝,作为表达我历史观的突破口,主要是因为这段历史,一直都处于惊人相似的、不可理喻的重复着。

在这种惊人相似的、不可理喻的重复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看清皇权的本质。

因为在这种背景下,皇帝的无奈的与脆弱,我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是他永远都在各种力量的挤压下存在。

表面上,皇帝无所不能,其实呢?他们只能依靠众多明知不可为的方法(比如,加强皇族力量、加强外戚力量)去保证自己高高上,更主要的是,就算他们知道,这这样玩,就是如同饮鸩止渴,他们常常也无法拒绝。

而后来写的几段历史,通常也都是在强调一个事实,那就是历史是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人共同创造的;而是历经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上万年一代代积累下来的。所以任何一个人,不论他有多牛x,相对于这个巨大的基数,也是非常渺小的。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2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224章

书籍
上一章
224/224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