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类似的原因,唐宪宗作为一个强势的皇帝,突然被人谋杀了,凶手竟然好像没事人一样,一直都是舞照跳马照跑。
唐宪宗是让一个叫陈志弘的太监杀死的。
这个叫陈志弘的太监,是在唐宪宗死后15年,才被唐宪宗的孙子杀死;而且也没有公开他的罪行。
其它同谋的人,受到追究的时间就更晚了;关键是,都也没有公布他们相关的罪行。[注1]
我还是前面一再表达的过的观点,杀人很容易,善后很难。
皇帝贴身的太监想杀皇帝,如果不计后果,真心说没有什么难度。
杀了皇帝之后,想不受追究,还想继续身居高位,这个真心说,实在太难了。为什么这些宦官能实现这一点呢?显然是因为它有着广阔的群众基础。
第一,宦官集团内部达成了共识,否则,一个宦官敢杀皇帝,与他有竞争关系的宦官,就会打着为皇帝复仇的旗号,把他打得万劫不复。
后来,刘志明杀了唐敬宗,仅仅因为宦官内部无法达成共识,马上就让其它宦官抓起来杀了。因为你连皇帝也敢杀,你真是不想活了。[注2]
第二、朝臣集团并对此无动于衷,更主要的是,藩镇大佬对此表示认同,否则,藩镇大佬打着为皇帝报仇的旗号,朝臣集团互相呼应,宦官再牛X,恐怕也会吓跪的,所以仇士良后来牛到了天上,也会吓得只能主动申请病退。[注3]
唐宪宗处于必死的位置上,大约是因为三种力量推动。
最强大的力量,自然是反战的力量。
站在看历史书的角度,谁也会喜欢唐宪宗这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处于现实角度,这个实在比较难说。
面对大唐帝国的藩镇问题,我们看这段历史时,自然希望皇帝不计代价的解决它。为此哪怕死几百万人,为此哪怕让天下处于一片动荡之中,也是应该的。
问题是,真的处于那个时代,人们恐怕会觉得,皇帝承认一下军区自治,能死啊?
中央政府的宣传中,藩镇生活的军民过着非人的生活;但是藩镇人民真会这样认为吗?实在未必。关键是,在藩镇的宣传中,中央政府把手伸进军区的结果,就是邪恶的太监会大量空降、各种吃人不吐骨头的贪官污吏会大批空降,事实上,中央政府把手伸进藩镇后,常常就是因为太监、文官受到当地人排斥,而无法维持当地的权力。
关键是,为了消除藩镇,打了多少年仗,一直无法消除;为什么大家就不能坐下来,用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吗?总而言之,只要大家都承认一个唐帝国,大家都承认唐帝国的统一,有什么不能谈的?
藩镇割据自然不好,问题是,藩镇割据影响帝国边防安全了吗?没有啊。事实上,河北藩镇那样强大,契丹人危险过大唐吗?没有啊!
藩镇割据自然不好,问题是,如果大唐政府适当承认藩镇割据,影响大唐的统一稳定了吗?没有啊。事实上,大唐从普遍意义上放弃削藩的努力后,大唐一直保持着基本的统一稳定啊!
既然如此,一些人扯着高大上的旗号,一心要把削藩的战争进行到底,又是所谓何事呢?
至于高呼,宁愿大唐遍地坟,也要打服河朔三镇;宁愿没有裤子穿,也要支持国家把河朔打服。这不是扯淡吗?
总而言之,大家都是唐帝国的臣了,大家都承认一个唐帝国,有什么不能谈判的。
我这样写文章,难免会有人说,这是我拿现代人的思想写古代历史。问题是,类似的声音,在当时只是被压制在主流思想之后,但是它永远会影响帝国的决策。
事实上,唐宪宗死后,大唐政策向右转,就是因为长年战争,让帝国的负担太重,所以普遍都是反战的声音。[注4]
在这种背景下,唐宪宗突然死了,真会有多少人一心想为他讨个说法吗?估计不会太多。因为这样雄才大略的皇帝突然死了,人们恐怕只会感到一种轻松。[注5]
第二股力量,是反对昏君的力量。
唐宪宗是昏君吗?这个比较难说。按大道理说,他就是昏君啊。
因为重用宦官,重用到唐宪宗那种境界,能不是昏君吗?第一、他一度想让宦官当大军统帅;第二、他后就是让宦官杀死了,关键是还没有敢追究宦官的罪责。一个皇帝能重用宦官到了唐宪宗这种境界,翻开历史书,也是独一份的。
关键是,唐宪宗还有一种爱好,那就是追求长生不老。
在追求长生不老方面,唐宪宗也是空前绝后的。因为受术士的蒙骗,唐宪宗一度为了方便术士寻找长生不老药,就让术士当一个州的刺使。面对唐宪宗这种玩法,人们都惊呆了。
翻开历史书,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哪个不是成为历史的笑柄?你怕死,所以不惜步他们后尘,这个我们也能理解,因为秦皇汉武唐太宗都一心追求长生不老药,唐太宗还是因此死的。但是翻开历史书,哪个追求长生不老药的皇帝,会为了方便术士寻找长生不老药,就让他当地方高级行政方管呢?
唐宪宗的回答很简单,为了君王能有机会长生不老,牺牲一个州,才是多大点的事啊?身为臣民,怎么连这么点觉悟都没有?[注6]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唐宪宗死后,官方公开的死因,就是唐宪宗吃长生不老药吃死了![注7]
第三股力量,是围绕夺储的力量。
唐宪宗时代,一直有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唐宪宗的大老婆是郭子仪的孙女,因为郭家势力太大,所以唐宪宗一直没有让她让当皇后。当然了,唐宪宗也没敢让别的女人当皇后,而是让郭子仪的外孙女以贵妃的身份,稳坐后宫头把交椅。
因为类似的原因,郭家的外孙,无论从哪个角度也是皇位继承人,但是郭家的外孙,这种继承权一直不稳定。因为唐宪宗一直有意无意的表示看好另一个儿子。而且唐宪宗的头号亲信宦官,更是旗帜鲜明的支持这个儿子当太子。[注8]
在这种背景下,唐宪宗突然死了,郭子仪一系会追究唐宪宗之死吗?支持郭子仪外孙女的力量,会追究唐宪宗之死吗?估计是不会的。
事实上,唐宪宗被人谋杀后,凶手就把唐宪宗宠爱的那个儿子,以及支持他的大太监都杀了。[注9]
你说,谋杀唐宪宗的幕后主使人是郭家大小姐、郭家的外孙吗?
这个比较难说。
问题是,唐宪宗死后,郭家大小姐成了太后,郭家外孙成了皇帝,但是涉嫌谋杀唐宪宗的凶手一直舞昭跳马照跑,而且越混越好,这是人所共见的事实啊。
关键是,皇帝也好,太后也好,想摆平某个太监,实在太容易了。因为可以借助的力量实在太多。
所以文宗想灭王守澄,通过提拔仇士良,直接就把王宗澄灭了。
后来,仇士良牛到天上了,但是面对唐武宗的挤压,他也只能赶紧主动辞职。
在这种背景下,你说唐宪宗之死,与郭家大小姐没有关系,谁信啊?至少,凶手敢谋杀唐宪宗,就是因为他们相信郭家大小姐、郭家的外孙,会替他们善后的。
这就好像,董狐说赵盾谋杀晋灵公时说了,你说你没有谋杀晋灵公?那你把杀害晋灵公的凶手抓起来杀了啊。现在你大权在握,杀害晋灵公的凶手却是舞照跳马照马,还过得比以前更滋润了,你说你不是幕后指使,谁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