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交叉口的卡、动感飞猪 、gdszslt、大有行、淡然世纪、枫叶之国ing、草苞、258歹、u_114079071、野冰鸟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四节魏博来附

话说,中央政府围剿成德失败后不久。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突然变得残酷异常,动不动就杀人。

在这种背景下,田季安嫡系力量,就拥戴田季安的11岁的儿子田怀谏,取代田季安的职务。[注1]

听到魏博又换节度使了,而且玩的还是先斩后奏那一套,中央政府自然又得考虑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有人说,应该趁势讨伐魏博。

有人说,我们应该坐观其变。

最后,唐宪宗选择了坐观其变。总而言之,中央政府不下令认可这种事实,也不否定这种事实,更不准备武力讨伐魏博,就等着魏内部发生火并。因为,说一千道一万,魏博的新节度使就是一个11岁的小朋友,那在种谁枪杆子硬,谁是老大的年代里,这个小朋友估计很难坐稳他的位置。

于是,果不出所料,魏博很快出现了大火并了。

大家对11岁的小节度使不满意,就拥戴田弘正当魏博节度使。

面对这种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田弘正内心也矛盾极了。因为这种馅饼吃了,是什么结果?没有人会知道。因为,有很多人因此荣华富贵;问题是,有很多人因此死了全家啊。

所以,田弘正玩了一个高姿态的战略。总而言之,你们想让我当节度使,必须得听我的话,那就是我们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这种话,其实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在公开场合,你问大家一百遍,大家也会说是的。

不要说现在的中央政府是货真价实的中央政府了。

就是汉献帝高高在上的时候,一个大哥在公开场合对自己小弟说,我们必须得忠于大汉帝国,人们也会齐声附和的。因为这种话,就是政治正确的废话。

田弘正这样玩,就等于把球踢给了中央政府。

总而言之,我希望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也希望中央政府正式任命我为节度使。

这种话怎么听,也没有毛病。关键是,面对这种话,中央政府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当节度使呢?

现在中央政府两难的问题在于。

田弘正说了,要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中央政府就想在魏博军区行使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估计就是拿着棒棰想当针使了。

田弘正说了,我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中央政府就想把田弘正调到中央政府当大官,估计还是拿着棒棰当针使了。

因为,中央政府这样玩的时候,考虑过田弘正和魏军民的感受没有?

我之所以认为田弘正这一招玩得好,就在于他既不得罪中央政府,也不得罪下面的小弟,更不得罪周边的藩镇。因为接下来的事,就看中央政府怎么玩了?

如果中央政府拿着棒棰当针使,真的因为田弘正这种表白,就想把手伸进魏博地区,那下面的小弟齐声呐喊希望他与中央政府死磕,周边藩镇也齐声呐喊希望他与中央政府死磕,他再当坏人也不迟。

如果中央政府识实务,自然会任命他当节度使,并且会继续承认这里的独立性。事实上,中央政府只要知道面子是互相给的,自然就会知道怎么做。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中央政府一看田弘正这样做,马上就展开了银弹战略。

换而言之,中央政府这一次解决魏博割据的问题,不用刀枪,而用银弹!主持相关工作的大哥,让皇帝准备一批天文数字的银弹,人们一听,都觉得,这银弹未免太贵了。

这个大哥说了,账不能这么算!现在我们不用银弹,而用刀枪,你们觉得这笔钱,够十五万大军打一年时间的仗吗?你们觉得,十五万大军打一年仗,能把魏博摆平吗?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心疼这笔钱。[注2]

皇帝一听,也就是这个理,于是马上准备好大批银弹,狂轰乱炸的般的扔进了魏博地区。总而言之,你们离开中央政府的怀抱太久了,现在你们愿意主动回到中央政府的怀抱,我们一定会让你们感受到中央政府如同慈父般的温暖。

面对这种银弹如雪花一样飘进魏博大地,魏博军区那是一时都齐声高呼大唐皇帝万岁。

其它军区面对此情此景,也难免会觉得,如果有机会,我们也得让自己地区,面临一次这种银弹的攻击。

当然了,对于田弘正这样积极向中央政府靠拢,中央政府也绝不会亏待他;总而言之,你忠于皇帝,前途将是一片光明。

郭子仪死后,朱泚曾有机会复制郭子仪的成功;李怀光曾有机会复制郭子仪的成功;但是他们没有把握机会。稍后李晟把握机会,复制了郭子仪的成功,成为小一号的郭子仪。总而言之,本人拥有极高的军政地位,受到皇帝无与伦比的厚待,而且子孙都是身居高位。

现在,田弘正怎么看,也是复制郭子仪成功的节奏。[注3]

这样一来,事情就好办了。面对此情此景,田弘正基于自己的利益,自然没有道理去反对中央政府向魏博全面渗透。而下面的小弟呢,因为中央政府那一排银弹的狂轰滥炸,他们对中央政府接管魏博地区,也没有太强烈的抵触情绪。既然如此,中央政府把脚伸进魏博军区,就比较容易了。

但是,周边藩镇看到魏博站在中央政府一边,难免会非常不高兴的。所以,他们就纷纷派人游说田弘正。

周边藩镇游说田弘正的说词,虽然没有留下什么详细的记载,但是从情理上无非是告诉田弘正,现在皇帝想削藩,所以给你们魏博的待遇自然非常丰厚,等皇帝在此基础实现了削藩大业,你觉得,皇帝还会这样对你吗?总而言之,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

但是魏博的田弘正有自己的盘算,所以他依然坚定的倒向了中央政府一边。[注4]

中央政府把脚伸进了魏博地区,这种胜利,战略意义之大,无论怎么估计也不过分。

从地缘上,魏博是河北的门户,这意味着中央政府踢开了河北的大门。

从政治经济军事上讲,关东五大强藩互相依托,才能强有力的与中央政府对抗,现在魏博站在了中央政府一边,这五大强藩再与中央政府抗衡时,多少有些无法联成一片了。

如果说,以前的五大强藩联手、加上众多小藩镇呼应,就是一个巨人。现在中央政府成功解决了魏博,就相当于砍掉了这个巨人的一只手。

这种胜利,那是惊人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唐宪宗随后的削藩,只要再取得一个重大的突破,削藩就可以进入扫尾阶段了。

一切是显然的,现在解决魏博,就相当于砍掉藩镇割据的一只手;随后再解决一个强藩,无论相当于砍掉藩镇割据的一只手也好,还是一脚也好,这个巨人也无法再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了。

当然了,因为类似的原因,唐宪宗随后围剿淮西军区的战争胜利,才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魏博归附中央政府,淮西被中央政府控制;剩下三大强藩,虽然还想抗拒,也感觉力不从心了。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平定淮西

[注1]:季安病风,杀戮无度,军政废乱,夫人元氏召诸将立怀谏为副大使,知军务,时年十一;迁季安于别寝,月余而薨。

[注2]:李绛又言:“魏博五十余年不沾皇化,一旦举六州之地来归,刳河朔之腹心,倾叛乱之巢穴,不有重赏过其所望,则无以慰士卒之心,使四邻劝慕。请发内库钱百五十万缗以赐之。”左右宦臣以为“所与太多,后有此比,将何以给之?”上以语绛,绛曰:“田兴不贪专地之利,不顾四领邻之患,归命圣朝,陛下奈何爱小费而遗大计,不以收一道人心!钱用尽更来,机事一失不可复追。借使国家发十五万兵以取六州,期年而克之,其费岂止百五十万缗而已乎!”上悦,曰:“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贮之府库何为!”

[注3]:宪宗嘉之,加兴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沂国公,充魏、博等州节度观察、处置、支度、营田等使,仍赐名弘正。

[注4]:自弘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而弘正终始不移其操。裴度明理体,词说雄辩;弘正听其言,终夕不倦。

待续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20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20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