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所以,就主动申请要到中央政府报道。但是后来又不想去了。皇帝强行征召到他到中央政府报道,他就不知天高地厚的要造反。

但是他所占据的军区,地缘更差劲,所以看到皇帝兴师动众的来进攻,他手下的小弟,当时就拉稀了。因为跟着他与皇帝顽抗到底,很容易被皇帝砍了头,甚至被皇帝杀了全家的。而现在赶紧踩着他的人头,没准还可以换取一场富贵呢!

于是他手下的三个将领,召集自己的手下,做了一场简单的动员报告,马上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于是,这个试图与皇帝对抗的节度使,当时就玩完了。[注8]

造反失败的镇海节度使被押送到长安城后,也许是为了报复背叛自己的小弟,也许觉得自己非常冤枉,就对皇帝说,我本来不想造反,是这几个人怂恿我造反。

皇帝对他说,你是节度使,你手下的小弟怂恿你造反,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把他立马抓起来,交送有关部门处理!如果你这样做,我相信你现在说的话。

现在,我看到的基本事实,是你要造反,这几个人把你抓了起来,你再跟我扯这些,有什么用呢?

更主要的是,我绝不会轻易对这些人食言的。因为他们这种人,就是对付你们这种乱臣贼子的杀手锏!

换而言之,你想造我的反前,先想一想那些怂恿你造反的人,都是什么货色?

总而言之,你觉得你的小弟可靠,你真眼也不睁。他们为了利益,既然敢怂恿你背叛皇帝,关键时候,为了利益,也就不会把你当头蒜看的。

你也千万不要觉得这不公平。总而言之,他们怂恿你造反,最后他们没事、还升官发财,你却是要死全家!如果你觉得这不公平,那就让时光倒流,当他们劝你造反时,你就把他们抓起来。如果是这样,死全家的就是他们,而不是你。但是,现在为时已晚了。

当然了,你没有机会吸取这种教训了,其它节度使,应该是可以吸取这种教训的。换而言之,你身边封疆大吏,有人劝你造反,你应该怎么作呢?那就是把他抓起来,交给皇帝杀他全家。如果你没有这种觉悟,就不要看到怂恿你造反的人后来升官发财,而你却要死全家的事实,就觉得这不公平!

这有什么不公平的?皇帝那样信任你重用你,你却听信小人怂恿造反;皇帝认为你智商足够,所以才委任你负责一方,你最后竟然被几个小人牵着鼻子乱走,你说你该不该死?

这个节度使,如果顺顺走路,应该是有大好前途的。因为就乖乖听皇帝的话,皇帝怎么也也会让他享受荣华富贵的。因为这个节度使与皇帝的关系,可比刘备与汉献帝的关系近多了。刘备与汉献帝的关系,那是三百年前是一家。而这个节度使,与唐宪宗倒推一百多年,就是一家人了。更主要的是,这个节度使父亲也是高级官员。

所以,有人建议杀掉这个节度使全家时,人们就说,他们家的人,都是淮南靖王李神通的后人,怎么能随便杀呢?

当然了,有人建议杀他的兄弟时,人们又说了,他的兄弟,都是已能故都统李国贞的后人,怎么能随便杀呢?

但是,他的老婆孩子,估计没有这样幸运了,因为皇帝会让他们一块到地府团聚的。

如果时光可以重回,这个节度使会怎么选择呢?我估计他肯定会把怂恿自己造反的人训斥一顿、甚至抓起来;再不济,也会赶紧请病假回京城养病。问题是,时光不会倒流。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历史当事人,通常都是站在十字路口上不断徘徊选择。因为走哪条路好呢?人们不论朝哪条路走,也是觉得这条路会让自己有光明的未来,绝不是因为这条路会让自己万劫不复的。

总的来说,唐宪宗上位后不久,三个不服皇帝的节度使,都让皇帝打残了。除了西川节度使打得有点费劲,其它两个节度使,都是让皇帝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

这种胜利,让中央政府的权威更大了。

因为面对这种事实,各种小藩镇,哪敢还试图割据呢?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但是,因为中央政府的真正对手是河朔三镇、淄青、淮西五大藩镇。现在打了几只小豺狗,实在显不出中央政府有多牛X,只有把河朔的军区搞服一个,才可以真正证明中央政府的威力。

但是,真面对河北藩镇起来闹事时,唐宪宗显然也感觉力不从心了。所以河北藩镇闹事时,唐宪宗折腾了半天,终于还得认怂,因为打来打去,把帝国折腾的鸡飞狗跳,却实在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第一次围剿河北 失败告终

[注1]:初,韩全义入朝,以其甥杨惠琳知夏绥留后。杜黄裳以全义出征无功,骄蹇不逊,直令致仕;以右骁卫将军李演为夏绥节度使。惠琳勒兵拒之,表称“将士逼臣为节度使。”

[注2]:辛巳(十七日),夏州兵马使张承金斩杀杨惠琳,将他的头颅传送京城。

[注3]:癸丑,西川节度使南康忠武王韦皋薨。.支度副使刘辟自命为西川留后。.刘辟使诸将表求节,朝廷不许;.己酉,以给事中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上以初嗣位,力未能讨故也。

[注4]:刘辟既得旌节,志益骄,求兼领三川,上不许。

[注5]:上欲讨辟而重于用兵,公卿议者亦以为蜀险固难取,杜黄裳独曰:“辟狂戆书生,取之如拾芥耳!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略可用,愿陛下专以军事委之,勿置监军,辟必可擒。”

[注6]:东川节度使韦丹至汉中,表言“高崇文客军远斗,无所资,若与梓州,缀其士心,必能有功。”夏,四月,丁酉,以崇文为东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

[注7]:刘辟、卢文若帅数十骑西奔吐蕃,崇文使高霞寓等追之,及于羊灌田;辟赴江不死,擒之。.戊子,刘辟至长安,并族党诛之。

[注8]:三人知必败,与牙将裴行立同谋讨之。行立,之甥也,故悉知之密谋。三将营于城外,将发,召士卒谕之曰:“仆射反逆,官军四集,常、湖二将继死,其势已蹙。今乃欲使吾辈远取宣城,吾辈何为随之族灭!岂若去逆效顺,转祸为福乎!”众悦,许诺,即夜,还趋城。

待续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2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2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