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动感飞猪 、雁小驴1、勇敢的心还在吗、大有行、秦风不灭、不能乱说的 、紫苏02021、赖不叽叽 、狗然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四节幽州来附

藩镇割据,主要是代表了军人集团的整体利益,对节度使而言,未必是多好的事。

因为藩镇割据出现了,兵骄逐将,将骄逐帅,那可不是说着玩的,节度使干得不好,随时可能让小弟火并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有一个军区的节度使死了,人们都拥戴某个大哥当节度使,这个大哥说死说活,也不想当。因为当节度使,死于非命的概率实在太大了。

如果你这里地缘不佳,你敢擅自当节度使,通常会被皇帝抓去砍头的;甚至皇帝没有动手,你的小弟也会砍下你的头当垫脚石。

就算这里地缘不错,皇帝砍不了你的头,你不能让自己小弟满意,难免也会被自己的小弟砍了头。

比如,幽州这种地区,地缘非常好。皇帝也奈何不了幽州节度使,问题是,节度使李怀仙、朱希彩都死于非命了。甚至往前翻,安禄山、史思明都死了全家。

甚至是你能让小弟满意,而且也能挡住中央军的围剿,但是在中央军的围剿下,皇帝一再高呼,谁砍你的头,就可以取代替你的位置。你觉得,你的小弟会不会动心?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人突然被小弟拥戴上了节度使的位置,内心会是什么感觉?估计比较复杂。

你说他不高兴,那是假的。问题是,你说他不害怕,那也是假的。

总的来说,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一个人如果连点冒险的精神也没有,哪能在乱世中混出点名堂呢?一个人如果连个死全家的心理准备都没有,哪敢随便爬上节度使的位置呢?

安史之乱结束后,幽州的第一任节度使是李怀仙。但是没有几年时间,李怀仙就让小弟杀了全家![注1]

朱希彩火并李怀仙上位后,在节度使的位置上没坐几年,也让小弟火并了。[注2]

大家火并朱希彩后,就拥戴朱泚当了幽州节度使。朱泚虽然没有极力拒绝这种美事,却难免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危机感。因为前两任节度使都是稀里糊涂的被小弟火并了。

总的来说,这个年代,大哥很难当,小弟很难带。

经过一系列的深思熟虑,朱泚爬上节度使的位置后,就决定向皇帝靠拢。

因为有皇帝给你站台,谁想火并你,多少会有些顾忌的。因为他们敢火并你,皇帝会替你作主的。

当然了,这种选择的危险在于,你实在有出卖整个军人集团的嫌疑,因为在军人集团的角度,你这就是好好的人不当,就想当狗啊!

如果节度使都像朱泚这样玩,站在中央政府的角度看,藩镇割据马上就要结束了;问题是,站在军人集团的角度,无能的文人、邪恶的太监,开始要全面破坏国防了。

这就好像,南宋初年,张俊作为军方大佬,竟然主动向皇帝交出兵权,这叫什么事呢?站在赵构、秦桧的角度,自然会给张俊戴上大红花,夸他是帝国的军人模范,问题是站在军人角度,就是因为有他这种狗一样的东西,才会让军方大佬都得把权力交出去。关键是,从此以后,文职系统开始全面控制军队,大宋帝国遂中兴无望了。

但是不管怎么,朱泚向皇帝靠拢后的一系列操作,实在堪称完美。

事实上,翻开晚唐历史,如果说有哪个拥兵大佬有机会复制郭子仪的成功,就我理解,一个是朱泚、一个就是李怀光。

这两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是那样的接近郭子仪的成功,但是都在关键时候掉链子了。郭子仪在皇帝危急之际,那是依然紧握手中钢枪,坚定的站在皇帝身后;朱泚、李怀光在皇帝危急之际,却是蠢蠢欲动,忍了再忍,终于还是决定对皇帝落井下石。于是,接连两块巨石都没有打死皇帝,反而被皇帝反杀了。如果他们当时坚定的站在皇帝身后,谁敢说他们一定无法复制郭子仪的成功呢?

当然了,这是后话,我们书归正传,继续说朱泚选择依附中央政府。

朱泚占据幽州那种地缘极佳的地方,竟然不谋求割据,而是积极向中央政府靠拢,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当然了,因为朱氏兄弟后来都走上了邪路,所以在说朱泚这样做的时候,史书习惯性的说,这是因为朱泚让他弟弟忽悠了,所以才会这样做。换而言之,他弟弟想当取代他当幽州节度使,就忽悠他到中央政府报道。

朱泚可不是拿嘴说自己忠于皇帝,而是率领五千幽州精兵,亲自到中央政府报道。

朱泚这样做,表达了两种诚意。

第一、这相当于幽州节度使亲自到中央政府当人质来了!

第二、幽州的五千精兵离开自己老巢,进入中央政府的地盘,为中央政府效力。

这种诚意够不够大?如果关东几大强藩都是这样玩,大唐帝国削藩工作就等于进入收尾阶段了。

对于朱泚表达出来的态意,皇帝自然也得表达自己的诚意。

于是,皇帝接受朱泚提出的一个条件,那就是让朱泚的弟弟接替他当幽州节度使。[注3]这种条件,是双方都有利的条件。

对于朱泚而言,意味着他离开了幽州,但是幽州还控制在自己亲信手里。

对于皇帝而言,这意味着幽州节度使,变成了一个亲中央政府的节度使。一切是显然的,幽州节度使的亲哥哥就在中央政府当人质,关键是,幽州节度使亲哥哥,可不是普通人,因为他就是前一任幽州节度使。

当然了,仅此是不够的。

于是皇帝还让朱泚在中央政府当了宰相,更让朱泚兼任西北大军区的节度使;而且还是禁军高级主管,更是中央军委主要成员。[注4]

朱泚此时的成就,怎么看也是复制郭子仪成功的节奏。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7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17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