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如果说有什么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令狐彰从来没有亲自到中央政府报道过,对此,令狐彰也有完美的解释,因为想当年鱼朝恩胡折腾,他义正词严的表示反对,所以鱼朝恩对他怀恨在心;换而言之,并不是他不想到中央政府的报道,实在是害怕鱼朝恩往死害他。鱼朝恩死后,他想亲自到中央政府报道,但是很不幸,病得要死了。[注3]

如果令狐彰前面的解释,还好像有推脱之词的痕迹,后面的话就绝对没有了。因为令狐彰随后的话是,我现在病的要死了,我希望中央政府派文职官员接管这里,我绝不会谋求军区自治的;更告诫自己儿子,千万不要谋求世袭。[注4]

令狐彰死后,人们想拥戴他儿子当节度使,他儿子坚决不同意。简单看,这好像也有演戏的痕迹,而后来的事实,就是中央政府文职官员顺利接管了令狐彰所在的军区,他儿子坚决拒绝了各种大逆不道的建议。[注5]

接替令狐彰为当地节度使的文职官员,也是一个名动天下的大人物。因为他的名字叫李勉。[注6]

想当年,唐肃宗灵武称帝,军人自恃武力一副牛X哄哄,朝廷威仪一时无法确立,于是李勉义正辞严的给军人一个下马威,从此树立了朝廷的威仪。肃宗皇帝高兴的说,朝廷的威严,就是李勉给确立的。[注7]

李勉接管令狐彰所在的军区后,让这里成为中央政府削藩的前沿阵地。当然了,这里处于前沿,面对东部、北部强藩的进攻,常常也是守不住的,但是显然意味着中央政府削藩更进一步了。

令狐彰所在的军区,在河南西部的地区,所以这里实在不适合割据。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令狐彰有大智慧,所以他不去做自不量力的事,结果呢?他本人赢得了忠义之名,而且他儿子也得到保全。

如果他一心追求军区自治、并且想让自己儿子世袭,最大概率的事是什么,通常就是家破人亡。这个几乎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事。

处于这种地区,不只是节度使容易看清这种事实,下面的将士也普遍容易看清这种事实,所以即使出现一些想不开的人,也难以掀起风浪。

任何一个军方大佬想与中央政府抗衡时,必须得思考自己的地缘。如果不思考自己的地缘,盲目与中央政府对抗,后果通常很严重。

处于幽州那种地方,人家与中央政府对抗时,自然底气非常足。第一、这里距中央政府非常遥远,中央政府想调动军队打幽州,本身就有点鞭长莫及。第二、他与中央政府直辖的地区,隔着众多自治、半自治的军区,中央军越过广阔的这种地区打幽州。后勤很难保障,而且充满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因为附近的军方大佬突然使坏,那可不是说着玩的事。第三、这里必须得常驻大量职业军人,因为这是抵抗契丹、奚人入侵的前沿。

如果你处于山西、河南西部、或关中地区,你想与中央政府抗衡时,先看看自己与幽州的条件能差多少?总而言之,作人不要盲目与别人攀比,先看看自己与人家的条件。

同州节度使周智光,大约有些认不清自己了。

因为众多军区都和皇帝玩哩个啷,皇帝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周智光难免会觉得,和尚摸得,我为什么摸不得?

很不幸,许多地区可以不服中央政府,但是你敢不服中央政府,后果很严重。

周智光因为各种原因,与中央政府关系越来越坏。于是,就把皇帝派来的政治委员干掉了。更对辖区内行政长官,一副居高临下,甚至说杀就杀的样子。

甚至口放狂言,我黑夜睡觉都不敢伸展脚,因为害怕一不小心把长安城踢倒了。

但是,皇帝真的下定决心收拾他时,他马上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了。

要知道,皇帝派郭子仪领衔出马,还给郭子仪充足了血,面对此情此景,吓也能把他吓死。关键是,就算他不害怕,他下面的小弟,也全吓得面无人色了。结果呢?还没有正式开战,他的小弟就砍下他的人头投降了。[注8]

总的来说,安史之乱结束后十多年时间里,大唐中央政府与河北藩镇的关系一直比较和睦,因为大唐皇帝知道,削藩必须得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先以关中、河南西部、山西的军区控制充分了,才有机会削东部的藩,否则强行削河北的藩,是没有结果的。

在此期间,中央政府与河北藩镇,只是隔空简单交过一次手,一看没有机会,于是中央政府就住手了。

欢迎关注下一节 王缙入幽州、河东

[注1]:彰遂少长范阳。倜傥有胆气,涉猎书传,粗知文义,善弓矢,乃策名从军,事安禄山.王师收复二京,随通儒等遁走河朔,又陷逆贼史思明,伪署为博州刺史及滑州刺史,令统数千兵戍滑台。

[注2]:时藩镇率皆跋扈,独彰贡赋未尝阙;岁遣兵三千诣京西防秋,自赍粮食,道路供馈皆不受,所过秋毫不犯。

[注3]:顷因鱼朝恩将掠亳州,遂与臣结怨,当其纵暴,臣不敢入朝,专听天诛,即欲奔谒。及鱼朝恩死,即臣属疾苦,又遭家艰,力微眼暗,行动须人,拜舞不能,数月有阙。欲请替辞退,即日望稍瘳,冀得康强,荣归朝觐。自冬末旧疾益重,疮肿又生,气息奄奄,遂期殒殁。

[注4]:臣伏见吏部尚书刘晏及工部尚书李勉,知识忠贞,堪委大事,伏愿陛下速令检校,上副圣心。.临终,手疏辞表,诫子以忠孝守节,又举能自代。.臣男建等,性不为非,行亦近道,今勒归东都私第,使他年为臣报国,下慰幽魂。

[注5]:彰薨,将士欲立建,建誓死不从,举家西归。三月,丙子,以李勉为永平节度使。

[注6]:滑亳节度使令狐彰且死,表勉为代,从之。勉居镇且八年,以旧德方重,不威而治,东诸帅暴桀者皆尊惮之。

[注7]:从肃宗于灵武,擢监察御史。时武臣崛兴,无法度,大将管崇嗣背阙坐,笑语哗纵,勉劾不恭,帝叹曰:“吾有勉,乃知朝廷之尊!”

[注8]:子仪得诏,声言讨之。未行,其众大携,部将李汉惠自同州降子仪。乃贬智光澧州刺史,听百人随身,贷将吏一切不问。寻为帐下斩其首,并斩子元耀、元干来献,诏枭首皇城南街。

待续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1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