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在竞争中合作,这是最难做的事。

皇帝如果不承认郭子仪仅次于他的地位,皇帝自然无法坐稳位置;但是郭子仪如果不承认皇帝坐在他前面的事实,郭子仪同样无法坐稳位置。

皇帝理解这一点,所以他一直给予郭子仪最尊荣的功名利禄。

郭子仪理解这一点,所以他功成名就,功名富贵达到顶点。

但是不管怎么说,君臣之间的猜忌,显然一直存在着。因为郭子仪的势力实在太大了,如果郭子仪心生叛乱,成功的可能性虽然微乎其微,但是显然会对大唐帝国造成难以想象的危机。

关键是,郭子仪愿意当忠臣,他手下的人呢?

看着郭子仪,让我总不由得想起《水浒传》中的宋江,

郭子仪表现在外永远迂腐、对皇帝近于愚忠。

但是,郭子仪手下的人,却都是如虎如狼的人物。而且整个帝国各种如虎如狼的人物,见到郭子仪时,恐怕也就会想到一个动作,那就是纳头便拜。

如果郭子仪在完成这次历史使命后,就被皇帝卸磨杀驴了,人们再看郭子仪,恐怕更会觉得,他就是《水浒传》中的宋江。

皇帝是昏君、执政官是邪恶的大太监,你竟然无条件的服从皇帝?关键是,在大家一致痛击昏君、奸臣的时候,你竟然帮助皇帝渡过这个坎,真是叫人怎么说你呢?

在平定仆固怀恩与土蕃第一次侵犯后,皇帝调郭子仪回中央政府。

面对皇帝的调令,郭子仪毫不犹豫的就去中央政府报道了。而郭家军上上下下,什么也没有说。

但是郭子仪一离开军区,整个军区顿时失控了。郭子仪的儿子,也一副管不住军队的样子。[注2]

这种节奏,其实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节奏,总而言之,郭家军不可一日无郭大帅,你看郭大帅一走,郭家军就有失控的风险。

这种玩法,从某种意义上,多少有些生硬。因为怎么看,也是军阀玩剩下的套路啊!

但是幸好,马上出来一个高,帮着郭子仪补了一手,整个局就变得非常完美了。

帮郭子仪补了一手的高手名叫段秀实,段秀实一生的选择,都是近于完美的选择,所以盖棺定论之高,是一个几乎找不到缺点的牛人。

看到郭家军因为离子仪离开,就一时变得无法无天起来,段实秀直接砍了17个个郭家军的士兵。

段实秀这种举动,直接让郭家军差点炸了锅。面对此情此景,当地最高军政长官也吓坏了,因为郭家军一怒,谁知道会干出什么事来?于是段实秀就去亲自到郭家军解决这件事。

段实秀让一个年老的有残疾的士兵陪着自己进入郭家军。

郭家军看到段实秀到达,马上全副武装大批出动。段实秀说,名动天下的郭家军也太夸张了吧!我不会武功,陪我来的人,也是一个年老的有残疾的士兵,你们这样兴师动众,所为何事呢?如果想杀我,随便过来一位壮士就可以了,不用这样如临大敌!

段秀实的态度很简单。

总而言之,郭大帅忠心可表天下,郭大帅到京城述职,你们在这里无法无天的胡折腾,这是想干什么?是不是想让向天下人证明,郭家军就是一支军阀化的部队?你样这样折腾,是不是希望皇帝法办郭大帅啊?

这种说法,直接把郭家军说得无言对了,因为从情理上,段实秀的话,好像就是无法反驳。

当然了,段实秀之所以是高手,是因为段实秀这种作法,让郭子仪解套的方案更完美了。

因为,这似乎更证明,郭子仪的威名所在,才能有效控制郭家军。如果皇帝敢动郭子仪,那真有可能把天捅下来的。

更主要的是,这也让皇帝完美的解套了。因为这似乎证明,皇帝的权威所在,郭家军算个毛啊?总而言之,你乖乖听话,否则皇帝有可能杀郭大帅的!

这样一折腾,皇帝、郭子仪就可以实现微妙的合作了。

段实秀敢这样玩,主要是因为他知道中央政府的权威非常大,所以他相信,郭家军不敢随便走出叛乱这一步。

总而言之,鲜明的例子就摆在前面。

你说安禄山牛不牛,结果怎么样了?史思明牛不牛,结果怎么样了?你说李光弼、仆固怀恩牛不牛,结果怎么样?站在皇权的框架里,他们可以走上事业的巅峰,脱离了皇权的框架,他们马上就会看到绝望两个字是怎么写的。

段秀实的确不会武功,所以郭军家想杀段实秀,比杀只鸡也容易。问题是,段实秀是政府高级官员。

现在郭家军想动段秀实,必须得考虑好后果。因为这种事一旦做出,那距变成安史叛军,其实也就差着一毫米了。

关键是郭大帅的为人,大家都清楚,你们这样胡折腾,明天皇帝让郭大帅回来处理这件事,郭大帅肯定也会砍下一大堆人头,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你们可千万不要幻想,郭大帅会为了你们得罪皇帝,因为郭大帅从来就不是那种人。

事情发展到此时,皇帝敢动郭子仪吗?估计是不敢动了。

郭子仪用还玩激进的手段自保吗?估计是不用了。

因为段实秀说的很清楚,为了郭大帅的命运前途,希望大家安份一些,于是郭家军很快安份了。如果在这种背景下,郭大帅的命运前途依然不能得到保障,郭家军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郭子仪进京之后,皇帝要封郭子仪为尚书令,郭子仪拒绝了。

尚书令这个职务在大唐帝国比较敏感,因为李世民篡位前曾当过尚书令,而且此后,这个职务通常是空缺的,即使偶尔有人担任,通常也是皇位继承人担任。

皇帝让郭子仪担任这个职务,多少带有某种暗示;而郭子仪拒绝这种职务,多少也是一种表态。

然后,郭子仪就回到了自己军区。

当然了,皇帝与郭子仪的暗战并不会就此结束。因为郭子仪的实力毕竟太大了,就算他表现的再忠心可表天地,皇帝也会对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害怕与猜忌。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皇帝与郭子仪的暗战

[注1]:自变生仓卒,赖子仪复安,故天下皆咎程元振,群臣数论奏。元振惧,乃说帝都洛阳,帝可其计。子仪奏曰.帝得奏,泣谓左右曰:“子仪固社稷臣也,朕西决矣。”乘舆还,

[注2]:十一月,丁未,郭子仪自行营入朝,郭晞在邠州,纵士卒为暴,节度使白孝德患之,以子仪故,不敢言;

[注3]: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以刃刺酒翁,坏酿器,秀实列卒取十七人首注槊上,植市门。

[注4]: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秀实曰:「柰何﹖」秀实曰: 「无伤也,请往解之。」孝德使数十人从行,秀实尽辞去,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5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15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