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秦声楚梦 、gdszslt、大有行 、交叉口的卡 、hank568、yl原来、涑滨野老、枫叶之国ing 、2016重新选择、156032032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四节安禄山之死

因为大燕帝国的中央集权没有巩固,所以安禄山称帝后,始终面对一个难以走出的困境,他不积极培养自己儿子,等他死后,估计就是全家人上刑场的节奏;问题是,他如果积极培养儿子,儿子随时可能抢班夺权的。

这种困境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那是一种最普遍存在的困境;只要皇帝不能改变大佬林立的权力格局,就无法走出这种困境。

在当时历史背境下,一个人爬上皇位,通常结果都是父子猜忌、手足相残。

如果你是军政长官,父子之间容易保持亲密,兄弟也容易保持和睦。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你是军政长官,你不用担心儿子抢你的位置,因为儿子敢抢你位置,就算你无力阻止,皇帝也会替你出头的。

当然了,你老爸是军政长官,你敢杀你的兄弟抢夺继承权,就算你老爸管不了你,皇帝也会管你啊。

如果你是皇帝,问题马上来了。太子敢抢你的位置,只要你无力阻止,它就合法了。

当然了,亲王只要有能力火并太子、并且逼你退位,谁敢说它不合法呢?

如果安禄山只是大唐帝国的军政长官,他不存在这种困境。

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安禄山只是大唐帝国的军政长官,安庆绪从法理上就不是当地二号人,而实际上,安庆绪也不可能成为当地二号人物。

如果安禄山没有造反,就敢把自己儿子培养成当二号人物,大唐皇帝怎么可能继续信任他呢?一切是显然的,大唐皇帝让他坐镇一方,拥有巨大的权力;他儿子成了当地二号人物,他这是想干什么呢?

在这种背景下,安庆绪与安禄山就不存在任何竞争的关系。

但是安禄山成了大燕皇帝,一切就不同了。

安庆绪是大燕太子,从法理上,安庆绪就是帝国二号人物,而安禄山为了二世三世的传下去,在实际操作时,肯定也会把安庆绪培养成帝国二号人物。否则,安禄山一闭眼,安庆绪混好了,恐怕也就是一个傀儡的命运,混不好了,就是领着全家上刑场的节奏。

在这种背景下,安庆绪与安禄山有无意就会成竞争对手。

在写两晋南北朝时,我就曾说,爬上皇位,常常是与魔鬼在作交易。

因为在当时背景下,你爬上皇位,父子猜忌、手足相残,那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人爬上皇位的重要代价之一。

在那种时代,皇帝在培养儿子的时候,内心通常都是矛盾极了。

不培养儿子,自己死后,有可能会全家上刑场;培养儿子吧,他儿子有可能急着抢班夺权。

在这种背景下,太子、亲王相互牵制的格局,是一种最经典的权力格局。

这种权力格局的弊端是显而易的。因为随便放一个人也会发现,在这种政治格局下,手足相残,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事。但是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的皇帝,大多前仆后继的这样玩;当然了,不用问,手足相残、父子火并就是最普遍流行的剧目。

前面的历史,我们不说了,就看看安史之乱前后的相关历史好了。

大燕皇帝安禄山,让太子火并了;儿子上位后,把与他竞争继承权的弟弟灭了。

大燕皇帝史思明,也让儿子火并了;当然了,儿子上位后,也把与他竞争继承权的弟弟灭了。

面对这种事实,我们可以说安禄山、史思明都是禽兽级的人物,所以他们家发生什么灭绝人伦的事,也不新鲜。问题是,我们看看看唐玄宗、唐肃宗吧。

唐玄宗让儿子抢班夺权了,而且这也是因为唐玄宗知进知退,否则在马嵬兵变那种环境下,唐玄宗一心要保护心爱的女人,突然被失控的军人火并了,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唐肃宗呢?

因为唐肃宗信任皇后、大太监,所以太子一直活得很憋屈,于是太子一度要火并皇后、大太监,只是被李泌劝止了。

我们必须得知道,皇后、大太监之所以可以一直欺负太子,就是因为有唐肃宗给撑腰,如果太子火并了皇后、大太监,接下来的事呢?自然就是抢班夺权了!如果唐肃宗识实务,自然啥也好说,如果说唐肃宗不服气,估计也是死路一条。

当然了,即使如此,唐肃宗的太子上位后,马上把与他竞争继承权的越王灭掉了。

大燕皇帝安禄山、史思明之所以会被皇位继承人火并,就是因为皇位继承人实在太没有安全感可言,所以急着抢班夺权。

唐玄宗、唐肃宗与继承人的关系,其实也是如此的。

在皇权政治下,为了突出皇权的神圣与神秘,很少会详细分析皇帝构建权力格局的种种现实盘算。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纵容宦官、女人干政;分封诸王;有意无意的想废长立幼、或是让太子毫无安全感,自然是脑残、弱智的行为,因为按大道理说,这就是为政者的大忌啊。

问题是,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下,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都是这样玩。

从这层意义,皇帝许多看似脑残弱智的行为,其实都是端不上台面的政治权术。

关键是,围绕皇权的布局,不论怎么做,好像也没有万全之策。因为围绕皇权博弈的利益太大、牵涉的人太多,尤其是在豪门贵族、军阀集团、官僚集团势力巨大的背景下,不论皇帝怎么布局,也很难避免帝国出现各种危机。

安禄山、史思明折腾了半天,不要说堵住来自其它地方的漏洞了,就是连来自亲儿子的漏洞都无法堵住。

史思明的儿子不想担负杀父弑君的罪名,所以希望手下在控制史思明时,留史思明一命。问题是,他的手下感觉斩草不锄根,那会春风吹又生的。万一史思明复辟,他们肯定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于是他们选择了杀掉史思明。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安禄山不被儿子火并,历史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改变吗?估计是不会的。

第一、安禄山当时病的快死了。安庆绪不火并他,他也活不了几天了。

第二、安禄山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个其实是云遮雾罩的。因为让安庆绪一伙去说,安禄山肯定是正常死亡的,安庆绪也是正常上位的。

事实上,按安庆绪一伙的说法,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安禄山病情加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传位于安庆绪;不久安禄山就死了。

这是不是事情的真相,我们很难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安庆绪成了大燕太宗文皇帝,谁也不能言词确确的说,安禄山是被安庆绪谋杀的。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1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11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