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张安死前十多天,大唐政府军就收复了长安城。张巡死后,仅仅十天,大唐政府就收复了洛阳城。[注2]

而且还有一种记载,睢阳城破前,大唐政府军不但收复了长安城,连洛阳城也收复了。[注3]

更主要的是,张巡死后仅仅三天,大唐政府军就兵临睢阳城下。[注4]

如果张巡再多坚持三五天时间,会是什么结果呢?没有人会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张巡等人不用死了。

如果张巡等人不用死,那我们看到的睢阳保卫战,肯定就是另一副样子。至少,史书上绝不会说,张巡等人在睢阳保卫战中,吃过三万人。

张巡等人死了,就算有人说,他们在睢阳城内吃了三万老百姓,人们也不能大肆非议他们了,因为死者为大;更主要的是,他们都为国捐躯了,人们怎么能肆意非议他们呢?

问题是,如果张巡等人活着。政府肯定会让他们升官加爵吧!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你说他们的官爵,是怎么来的?似乎是拿无数老百姓生命换来的。一切是显然的,如果他们没有吃三万无辜老百姓,肯定无法取得这种成功。

张巡死了,历史就这样定格了。活着,会是什么结果,没有人知道。

因为在那个时刻,坚决高举大唐旗帜与叛军作战的人有很多。至少有两个人在当时就死了,历史地位绝不会比张巡差劲,甚至比张巡更高,他们就是鲁炅、来瑱。

睢阳保卫战在当时存在太多的争议。

比如,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许远在最后时刻投降了叛军。虽然大唐政府明确表示,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胡乱猜测,但是这种观点,在当时非常流行。[注5]

再比如,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张巡在睢阳城粮食断绝时,适当南撤,也不是多了不起的事,他一直吃人坚持,这实在有些太不应该。最后大唐政府旗帜鲜明的表示,张巡是忠义的化身,于是终于没有人敢在非议张巡了。[注6]

相对而言,鲁炅、来瑱就比较没有争议了。

而且史书在说到叛军无法大举南下时,也充分肯定他们的贡献。要知道,他们也都围绕某座城池,与叛军死缠滥打,让叛军无法南下的。

这两个人后来的地位之所以比较低,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多活了一段时间。

他们后来都流露出军阀化的倾向,于是鲁炅畏罪自杀了;来瑱被皇帝处死了。

如果张巡活着,会是什么结局呢?

这个实在难说,因为从当时的情形去看,张巡也很难避免李光弼、仆固怀恩、鲁炅、来瑱的结局。毕竟军人集团越来越强大,独当一面的军方大佬,通常都难免蠢蠢欲动的。

总的来说,在那个军人力量越来越强大的背景下,军方大佬不管表现的多么忠于大唐帝国,随着时间的发展,也会流露出要与皇帝分庭抗礼的意思。

因为有一个问题,军方大佬永远也无法想明白,那就是皇帝一门心思信任宦官、奸臣祸国殃民时,军方大佬应该怎么办?

卫道之士告诉军方大佬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以皇帝信任宦官、奸臣祸国殃民,军方大佬也得无条件的服从。岳武穆千古流芳,就是因为皇帝信任奸臣祸国殃民,还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他,他也含着泪去接受。

问题是,这种答案显然是非常不人性的。所以一个人只要没有修炼到圣人一样的境界,怎么可能接受这种事实呢?因为更符合人性化的选择永远是,皇帝敢信任宦官、奸臣祸国殃民,那就是传说中的叔可以忍、婶也不能忍啊!

因为类似的原因,在军人力量越来越来强大的背景下,军方大佬不管表现的多么忠于皇帝,随着时间的发展,也会流露出乱臣贼子的影子。而且表现在外,理由实在太充足了,因为从唐肃宗开始,哪个大唐皇帝不任由宦官、奸臣胡折腾呢?

最经典的就是唐肃宗让鱼朝恩凌驾于郭子仪、李光弼、鲁炅之上瞎指挥,这叫什么事呢?

再经典的就是唐代宗让程元振胡折腾,于是把来瑱弄死了;把李光弼吓得拒绝接受皇帝调动,这又叫什么事呢?

面对此情此景,一个军方大佬只要有皇帝博弈的筹码,最本能的念头,恐怕就是我凭什么无条件的服从你?想克服这种本能的念头,那是需要强大的外力制约,如果失去了强大的外力制约,相信谁也会忍不住和皇帝分庭抗礼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强大外力,有两个。第一、你敢反抗,就会家破人亡,如果你认为这几乎是必然的,你应该不会反抗的。第二、你选择和皇帝忍辱负重的合作,就可以取得世俗渴望的一切,在这种背下,你应该也不会反抗的。

看到我这样说,许多人肯定会认为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因为在许多人眼中,一个伟大到一定境界,面对皇帝祸国殃民,面对皇帝用莫须有的罪名杀他,就算有能力反抗,也会含着泪接受的。而这种伟大人物的伟大精神,是卑鄙小人永远也无法理解的。因为在卑鄙小人眼中,一个人永远不可能伟大到这种境界。

你看到皇帝祸国殃民会生气,会忍不住反抗;看到皇帝用莫须有的罪名杀你,会生气、会忍不住反抗;就认为道德高尚的人也这副德性?你X的,真是在小人眼中,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君子了!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

总的来说,因为叛军大举进攻南线时(以攻克颖川、雍丘为标志),已是攻克长安半年后的事了。在这种背景下,大唐帝国江淮的防线其实已经很稳固了;在这种背景下,叛军奢言南下刺穿江淮多少有些不现实了。失去这种背景,张巡死守一座孤城,能有多大的意义呢?

我这样说无意否定张巡的战绩,我只是想说,当一段历史出现超级英雄时,常常会让这段历史变得越来越像故事段子,因为超级英雄身上的光芒太强大,它会把周围的人都变成打酱油般的存在,甚至是丑角般的存在,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感觉到,这段历史就是超级英雄只手托天的结果。

欢迎关注下一节山西战场越来越被动

[注1]:镐既发,会张巡宋州围急,倍道兼进,传檄濠州刺史闾丘晓引兵出救。晓素愎戾,驭下少恩,好独任己。及镐信至,略无禀命,又虑兵败,祸及于己,遂逗留不进。镐至淮口,宋州已陷,镐怒晓,即杖杀之。

[注2]:九月.丁亥,元帅广平王统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众二十万,东向讨贼。.癸卯,广平王收西京。十月.癸丑,贼将尹子奇陷睢阳,害张巡、姚訚、许远。.壬戌,广平王入东京,陈兵天津桥南,士庶欢呼路侧。《旧唐书》

[注3]:丁卯,广平郡王俶为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副之,以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兵讨安庆绪。.癸卯,复京师。庆绪奔于陕郡。.壬子,复东京,庆绪奔于河北。.癸丑,安庆绪陷睢阳,太守许远及张巡、郓州刺史姚訚、左金吾卫将军南霁云皆死之。《新唐书》

[注4]:张镐闻睢阳围急,倍道亟进,檄浙东、浙西、淮南、北海诸节度及谯郡太守闾丘晓,使共救之。晓素傲很,不受镐命。比镐至,睢阳城已陷三日。

[注5]:大历中,巡子去疾上书曰.’故远心向背,梁、宋人皆知之。使国威丧衄,巡功业堕败,则远于臣不共戴天,请追夺官爵,以刷冤耻。”诏下尚书省,使去疾与许岘及百官议。.议乃罢。然议者纷纭不齐。

[注6]:议者或罪张巡以守睢阳不去,与其食人,曷若全人。.众议由是始息。

待续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1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