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而且西北的军队大批向这里汇聚;江淮的物资也大批向这里汇集;长安城的军民也纷纷向这里逃亡。[注4]

其实,从这种最基本的事实,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大唐帝国在西北的实力有多强大了。

许多人在分析这段历史时,常常会模糊大唐皇帝的实力,好像叛军非常强大,唐肃宗就是靠皇权的光环,让大唐帝国中兴的。

其实呢,唐肃宗可以让大唐帝国中兴,主要原因就是大唐帝国依然拥有压倒性的实力,所以大唐帝国可以一次又一次的为大唐皇帝看似脑残行为买单。否则,大唐帝国早就崩盘好几次了。

总的来说,对大唐皇帝而言,现在真正的心腹之患,并不是安史叛军。因为单纯安史叛军,它就不是啥大事,如果皇帝一门心思就是消灭安史叛军,早就把它灭了。

对于大唐皇帝而言,他一直困惑的问题是,现在军人势力日渐高涨,如果不能想出好办法控制他们,平定安禄山,还会有李禄山;甚至而言,一个安禄山倒下了,还会有无数个安禄山站起来。

所以,肃宗在第一轮大反攻中,让文人驾驭军人失败后;在收复长安洛阳后,更变本加利的用太监驾驭军人。

当然了,唐肃宗这样倒逆施的胡折腾,自然会受到军人集团各种形式的抵抗,因为叛军还没有被消灭,皇帝就这样对待军人集团;等叛军被消灭后,皇帝还会给军人集团活路吗?

因为类似的原因,大唐皇帝在平定叛乱时,总会在关键时候掉链子。简单的看,只要大唐皇帝信任忠臣良将,就能平定叛乱;问题是,大唐皇帝可真不相信什么忠臣良将,因为在大唐皇帝眼中,一旦丧失制约,忠臣良将都会变成安禄山的!

事实上,平定安史之乱时。最著名的的六个将领,分别是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张巡、鲁炅、来瑱。

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是西北军最著名的将领,郭子仪早早就被皇帝解除了兵权,而且一直防贼一样的防着他,而郭子仪经起各种诱惑,所以终于功德圆满了;李光弼在走向乱臣贼子的道路上突然死了,所以虽然没有功德圆满,也没有进入乱臣贼子的行列;至于仆固怀恩最后朝着乱臣贼子的道路越走越远,盖棺定论就是乱臣贼子了。

张巡、来瑱、鲁炅都是保证江淮一线的大功臣。张巡早早死了,自然是功德圆满了。鲁炅、来瑱如果早死一会儿,江湖地位肯定不会逊色于张巡的;因为即使他们都滑向了乱臣贼子的边缘,但是盖棺定论时,在许多方面,也隐然可以和张巡相提并论。

面对这种事实,哪个大唐皇帝敢相信将帅的忠心呢?一切是显然的,只要留下机会,只要有了利益冲突,忠臣、功臣也会变得越来越像安禄山。

按传统历史书的逻辑看这段历史,许多事都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唐肃宗屁都没有一条了,为什么还能让太监凌驾于郭子仪、李光弼等军方大佬之上呢?

用神秘、神话皇权的角度看,自然是因为郭子仪之类的人道德太高尚了,所以皇帝骑在他们头上拉屎,他们也会欣然接受。因为类似的原因,皇帝让邪恶的太监骑在他们头上,他们也会敢怒不敢言的接受;因为类似的原因,骑在他们头上的太监胡折腾,弄得军事大溃败,皇帝继续信任太监、惩罚他们,他们也会敢怒不敢言的接受。

面对这种事实,人们自然很容易感觉皇权非常神圣、神秘。

其实呢,这是因为唐肃宗手上,还有足够的筹码布局。否则,唐肃宗敢这样胡折腾,不要说郭子仪、李光弼这种乱世的军人了,就是诸葛亮那种圣人级的忠臣,也会把皇帝打得满地找牙。

我是说,如果刘阿斗敢让邪恶、无能的太监指挥诸葛亮北伐,诸葛亮肯定废了、甚至杀了刘阿斗的心也有;关键是说干咱就干,绝不会手下留情的!因为江湖有言,叔可以忍、婶也不能忍啊!

当然了,我这样说,在许多人心目中,肯定就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诸葛亮那种大忠臣,怎么可能因为这种原因就想废杀刘阿斗呢?

因为在许多人心目中,不要说刘阿斗让无能邪恶的太监欺负诸葛亮了,就是刘阿斗用莫须有的罪名杀诸葛亮,诸葛亮也会含着泪接受的。如果诸葛亮没有这种觉悟,他与传说中的岳武穆、郭副元帅相比,能是一个级别的?

皇帝胡折腾,你就想废皇帝;皇帝想杀你,你就想杀皇帝。还你X的,一副非常有理的样子!?你圣贤书是怎么读的?

我告诉你,皇帝爱国爱民,你应该感觉这是国之幸运;皇帝祸国卖国,你应该感叹这是国之不幸;皇帝尊重你,你应该感觉这是你命好;皇帝如果想收拾你、杀你,你应该感叹这是你命不好。你只有这样想,我们才能说,你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当然了,这种伟大的境界,是一些以小人,永远不会理解的;因为在小人心目中,一个人伟大到这种境界,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小人眼中,皇帝算个屁啊,皇帝敢不仁,他就敢不义;他们不敢和皇帝这样玩,无非是因为没有力量,如果有力量,他们就是这副不知君臣大义为何物的德性。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宫廷力量崛起

[注1]:房管上疏,请自将兵复两京;上许之.。管悉以戎务委李揖、刘秩,二人皆书生,不闲军旅。管请人曰:「贼曳落河虽多,安能敌我刘秩!」

[注2]:管效古法,用车战,以牛车二千乘,马步夹之;贼顺风鼓噪,牛皆震骇。贼纵火焚之,人畜大乱,官军死伤者四万余人,存者数千而已。癸卯,管自以南军战,又败,杨希文、刘贵哲皆降于贼

[注3]:上闻管败,大怒。李泌为之营救,上乃宥之,待管如初。

[注4]: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江、淮庸调亦至洋川、汉中。上自散关通表成都,信使骆驿。长安人闻车驾至,从贼中自拔而来者日夜不绝。

待续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1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1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