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有人也许会反问我:你说侵略者、军阀集团、强盗集团、恐怖组织、邪教组织,也会把自己美化成为国为民的英雄,更会把他们的敌人丑化成祸国殃民的坏人,有什么史料支持呢?
就我理解,这种所谓的史料,在网络时代,只要想找,可以找到一马车来。这种史料,也要我列出?实在有点没意思了!
关键是,我真列出这种史料,某些人直接赏我一个收听敌台的罪名,或是散布敌台内容的罪名,我找谁说理去?至于再因此强烈要求有关部门请我吃几天免费的午餐,我早谁说理去?
这些敌台的内容,是不是可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相关内容显然可以证明,无论好人、还是坏人都有美化自己的冲动,所谓好人开口闭口国家民族百姓;坏人开口闭口抢钱抢地盘抢女人,那不过是童话故事罢了。
许多人熟读这种童话故事,却认为自己历史知识渊博,这种自信,我真不知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事实上,你看侵略者、军阀集团、强盗集团、恐怖组织、邪教组织自己写的书里面,他们也从来都是金光闪闪的正面形象,总而言之,我们这样做,可全是为了正义公理、天下老百姓啊!再总而言之,为了把大家从邪恶统治者手中解救出来,我们才不惜抛头颅酒热血的。
至于说到勇于牺牲,恐怕组织、邪教组织的成员,恐怕才是真正的登峰造极了。面对此情此景,让他们自己去说,自然是如果我们为了利益?为什么会这样勇于牺牲自己呢?因为我们成员去做事时,那都是抱着必死之心去做的,因为用自己身体当丨炸丨弹,这种事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但是我们依然前仆后继的去做。问题上,你让反对者去说,他们之所以邪恶,就是因为他们能把人通过各种手段变成人肉丨炸丨弹。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凡是我能找到的书,我还真没有见过哪个有影响力的坏人,开口闭口我们是害虫的行事;更没有见过哪个有影响力的坏人,一看就把坏人两个字刻在了脑门上。
事实上,大奸若忠;一个有影响力的坏人,永远也是开口闭口国家民族百姓的。
而真正夸张的事却是,各种所谓的圣人,常常会发出怪异的声音。
因为在政治宣传的作品中,许多人之所以伟大的如同圣人,就是因为皇帝昏庸、无能、出卖国民族利益,他们也会死心塌地的忠于自己的皇帝。
总而言之,不论皇帝有多少错,也不论皇帝能不能代表国家人民的利益,他们也会死心塌地的忠于皇帝。
更夸张的还在于,只要有人认为,这些忠臣不可能这样思考问题时。马上就会被人喷之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你们这些小人,看到皇帝昏庸无能、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就会心生不臣的念头,所以就认为圣人级的忠臣,也会如你一样思考问题。真是在小人眼中,就没有圣人了。
总而言之,在圣人眼中,什么利益也不如皇帝重要;为了皇帝,什么国家民族老百姓的利益,全都靠边站!这种伟大的精神,小人永远也无法理解!
大唐帝国胜利了,所以坚定站在大唐帝国一边的,都是为了正义公理而奋斗的;而坚定站在安禄山一边的人,自然都是为了利益而奋斗的。
如果大唐帝国灭亡了,燕国的御用文会这样写历史吗?敢这样写历史吗?
大唐帝国胜利了,坚定站在大唐帝国一边的人,都是高呼着正义公理未来;而站在安禄山一边的人,都是高呼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
问题是,如果大燕帝国胜利了,燕国的御用文会这样写历史吗?敢这样写历史吗?燕国统治下的学者,敢这样写历史,会这样写历史吗?
事实上,因为唐玄宗被自己儿子抢班夺权了,所以唐玄宗在历史上的形象,就是隋文帝、隋炀帝的混合体;前期英明神武,后期荒淫昏晕。
如果安禄山胜利了,燕国的御用文人,肯定会更加突出唐玄宗的隋炀帝色彩。这样一写,人们再看安禄山起兵造反,感情上就容易接受了。
如果再把安禄山大军所过之处,兵不血刃席卷广阔地区的事,添油加醋的说一下。人们再看安禄山起兵造反时,感情上就更容易接受了。
也许有人会说,安禄山是胡人,他胜利了,也不可能把自己漂白啊。
问题是,胜利者,还分什么胡人不胡人?
北魏拔跋圭、拓跋焘。
辽国阿保机。
金国阿骨打。
蒙元铁木真、忽必烈。
满清努尔哈赤、皇太极。
基于各种原因,这些人未必能完全漂白,问题是,即使他们没有完全漂白,这些人在传说中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里,也都是金光闪闪的大英雄啊!
这些人在传说中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中,为什么会是金光闪闪的大英雄呢?
显然是因为他们胜利了。胜利了,就有自己的国史;有了自己的国史,对方就不能肆无忌惮的丑化他们他们,关键是,他们还能肆意抹黑对方、美化自己了。
而后人编写相关历史,通常的惯例也是以前朝史料为基础,自然只能把他们当成金光闪闪的英雄去写。所以,《魏书》中的拓拔圭、拔跋焘,怎么看也是金光闪闪的大英大雄啊。《辽史》、《金史》、《元史》《清史稿》的高祖、太祖、世祖、太宗皇帝,也都是金光闪闪的大英雄啊。
在这种背景下,即使翻出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之外的历史书,我们总会看到一些,把他们当反面人物描写的内容。
问题是,这些书中的内容,与传说中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相比,在所谓的有识之士眼中,权威性、史实性,肯定也相差很远的。因为二十四史、二十五史,那就是传说中的正史!其它史书都不过是野史罢了!
这样一来,主流史界,谁敢说这些胡人皇帝,不是金光闪闪的大英雄呢?
从这层意义上,如果安禄山成了大燕太祖皇帝,我们自然能看到一个金光闪闪的安禄山;和一个可以和隋炀帝相媲美的唐玄宗。
就如,老蒋控制话语权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近乎于圣人般完美的老蒋;还可以看到一个近于邪恶化身的武皇帝。
问题是,在老蒋丧失话语权的时代,我们只能看到一个脑残的、邪恶的、变态的蒋光头,还能看到一个近乎于圣人般完美的武皇帝。
当然了,在老蒋控制话语权的地方,我们更可以看到一个比邪魔还恐怖的史大林;问题是,在老蒋失去话语权的中国,我们却可以看到一个好像慈父一样的史大林。
我这样一说,难免会有许多人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唯心主义。
我知道,在许多人眼中,只有那种正义邪恶大战的历史,只有忠奸善恶脸谱分明,是非对错一眼可以看清的历史,才是真正唯物的历史。
我这样一说,难免会有许多人会赏我一顶大帽子,总而言之,你这叫历史虚无主义。
因为让你么一写,历史就不再是好人与坏人、正义与邪恶相争的故事了,你会伤害多少人纯洁的心灵?会让多少人连基本的是非对错也无法辩别了?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唐玄宗在绝境中继续布局
[注1]: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注2]: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注3]: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以大飨,坐者皆泣。巡强令食之,远亦杀奴僮以哺卒…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遗民止四百而已。《新唐书》
巡乃出其妾,对三军杀之,以飨军士。曰:‘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巡不能自割肌肤,以啖将士,岂可惜此妇,坐视危迫。’将士皆泣下,不忍食,巡强令食之。乃括城中妇人;既尽,以男夫老小继之,所食人口二三万,人心终不离变。《旧唐书》
[注4]:初,上欲速得京师,与回纥约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