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交叉口的卡、枫叶之国ing 、浮萍随浪、秦声楚梦 、长翅膀的小公猫、勇敢的心还在吗、2016重新选择、大有行、zhongrl 、gdszslt 、彼是方生之说也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七节 历史上的正邪大战

传统历史书中,通常都是政治宣传内容的集合,所以历史人物通常都是忠奸善恶、聪明愚蠢脸谱分明。更主要的是,代表正义的人都是聪明的、有远见的;代表邪恶的人都是愚蠢的、目光短浅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历史书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经典桥段。

总而言之,好人总是喜欢发表高大上的言论;换而言之,好人永远都是开口闭口国家民族老百姓。而坏人呢?永远都是高呼着我们是害虫、我们害虫的前进;换而言之,换钱抢地盘抢女人。

当然了,抓住一只会下金蛋的鸡,好人总是小心翼翼保护这只鸡,因为好人都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获得利益。

而坏人呢,总是把这只鸡杀了炖着吃,因为坏人永远都是这样贪婪短视。

许多人总认为,自己穿越回去,就能如何如之何。无非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能理解这些好人才能理解的高深的战略。

其实呢,这种小儿科的战略,正常人都懂得。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连这种小儿科的战略都不懂,不要说想一言一行左右时代大局了,就是让他在村里放羊,肯定也不是一个好把式。因为他的智商,肯定不够70。

所谓叛军四处抢劫,政府军军纪良好。那不过是政府军的宣传罢了。

如果你让叛军去说,政府军才是以四处抢劫为己任,而叛军走到哪里,也会与老百姓鱼水情深。

而让老百姓去说,他们也就是一丘之貉。总而言之,贼寇来了会抢一波,官军来了,又会抢一波的。因为说一千道一万,贼寇也好、官兵也好,都需要吃饭啊。而俗话说的好,羊毛永远出在羊身上,它不可能长在狗身上啊。

所以,翻开明末历史,因为资料保存比较多。所以各方说词,我们都可以看到。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自然会发现,大家都会美化自己、丑化敌人。

你让政府军去说,李自成、张献忠之类的人那就是贼寇;总而言之,杀、杀、杀、抢、抢、抢。

你让叛军自己去说,那就是迎闯王盼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当然了,你让汉民族去说,满清那就是杀、杀、杀、抢、抢、抢。

可是你让满清去说,那就是大家都盼着满清来解放自己,总而言之,清兵何时才来到啊。(清兵如蟹,曷迟其来);更主要的是,你让满清御用文人去说,甚至是让现代的清史专家去说,大明皇帝或昏庸或变态或残暴,大清皇帝那是个顶个的英明神武勤政爱民。

谁是谁非,我们很难说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哪一个大规模的政治集团,也不可能真以纯粹的抢劫为经济来源的。他们都会以推动占领区经济发展为己任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更多的人愿意站在自己身后,才能保证自己拥有更充足的后勤保障。

问题是,许多时候,各路大哥都是身不由己啊。

最经典的就是,前方战事吃紧,需要大量的粮草物资。现在不干杀鸡取卵的事,能行吗?

处于这种背景下,不是安禄山一伙会表现的穷凶极恶,大唐政府一边,也是这副德性!

比较经典的,就是诗圣杜甫所写的《石壕吏》,在这个经典的诗篇中,大唐政府为了打胜这场战争,也是副穷凶极恶的样子。

总而言之,抓壮丁抓得连老头老太太都不放过。再总而言之,老头不是翻墙逃跑,当时就成为壮丁被带走了;老妪力虽衰,也得到军营还给大家作饭吃。[注1]

要知道,这个老头老太太,那可是烈士的家属;他们三个儿子都在前线打仗,两个儿子已牺牲了。[注2]就如此,政府需要炮灰时,也不会放过他们。

再经典一些的就是,张巡为了打胜睢阳保卫战,据说吃了两三万人。[注3]

在此时此刻,谁还顾老百姓的利益?

政府军为了保障后勤,不惜把老百姓当两脚羊吃;而且只要有利于大唐帝国的根本利益,还会被当作正面形象称颂。既然如此,如果政府军为了保障后勤,干一些近于公开抢劫的行为,肯定就更是小儿科了。

更经典的一些的,就是大唐政府为了打胜这场战争,竟然许诺回纥军队到长安、洛阳随便抢钱抢女人,总而言之,收复这两座城池,只要你们能拿走的东西,随便拿![注4]

这些内容,让人看起来也觉得妖异极了。因为这样说来,叛军、政府军,谁是坏人呢?

看着这种内容,所谓老百姓听到政府军杀回来时,高兴的如同过年一样,那是从何说起呢?

从这层意义上,在当时背景下,老百姓会站在哪一边,主要是看哪一方的枪杆子更硬。

什么忠君爱国?从普遍意义上,老百姓哪会考虑这种高大上的问题呢?

这也不能怪老百姓觉悟低,就如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大唐帝国也从来不会考虑老百姓的利益一样。总而言之,在关键时候,老百姓就是传说中的两脚羊;再总而言之,在关键时候,老百姓就是酬谢友军的肥羊;再总而言之,在关键时候,老百姓就是各种等待抓捕的炮灰。

因为类似的原因,安禄山大军杀过河北地区,河北地区齐刷刷的挂起了安禄山的旗帜;等安禄山分兵南下、西进后,河北地区又纷纷挂起大唐的旗帜;等安禄山攻克长安后,整个河北地区又纷纷挂起了大唐的旗帜。

总而言之,风朝哪头刮,大家就朝哪头倒。

当时的老百姓,就如站在股市之中股民,应该买支股票呢?大家分析来分析去,也会觉得无所适从。

买大唐公司的股票好?还是买安氏公司的股票好?没有人知道。

因为买大唐股票的人,有很多都输得倾家荡产,最后全家站在了天台了;而买安氏公司股票的人,也很多输得倾家荡产,最后全家人都站在了天台上。

从某种意义上,安禄山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军事上不给力。因为总的来说,大唐帝国无论从土地、人口、物资上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至于说到正义邪恶的问题。

安禄山所过之处,各种政治宣传作品、各种文艺作品,肯定也会把大唐政府、大唐皇帝贬得一无所是,更会把安禄山说成是解民倒悬的真龙天子。

也许有人会说,这么高深的战略思想,安禄山怎么会懂得?因为安禄山这种人,肯定都是喊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的口号向前冲!

就我理解,许多人有这种观点,无非是因为政治宣传的历史看多了。因为看过几本正儿八经的历史书,就不会有这种幼稚的观点。

事实上,有着正常思维的人,都会把对手丑化成危害国家、人民根本利益的邪恶化身;而把自己美化成代表国家、人民根本利益的正义代表。

总的来说,如果安禄山控制了话语权,唐玄宗肯定和隋炀帝没有分别。而安禄山呢?自然就是李渊、李世民父子那样的人了;退一万步说,怎么也可以和阿骨打、阿保机相提并论啊。

总而言之,昏君荒淫无道、祸国殃民、好大喜功、猜忌成性,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于是安禄山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被逼无奈只能奋起反抗了。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了,史料、史料、史料!

有什么史料可以证明,安禄山在叛乱过程中,曾丑化过大唐帝国,美化过自己呢?

就我理解,如果一个人抱着这种逻辑讨论历史,最适合看的历史,就是少儿版的历史。

在童话版的历史书中,坏人永远是高呼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的前进。问题是,在资料足够充足的时代,我们自然会发现,不要说敢开国立号的政治集团了,就是各种侵略者、军阀集团、强盗集团、恐怖组织、邪教组织,也会把自己美化成代表正义公理的英雄,更会把他们的敌人丑化成邪恶变态的坏人。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8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8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