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怪盗基德OJ 、草苞 、大有行、彼是方生之说也、枫叶之国ing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十六节 十字路口的选择哥舒翰投降安禄山

哥舒翰出战失败后,曾一度计划退回潼关,重新整顿后继续防守潼关,但是被一个高级将领裹协着投降了安禄山。[注1]

后来的事情就比较戏剧性。因为那个裹胁哥舒翰投降的高级将领,竟然让安禄山以出卖主帅的罪名,直接拉出去砍了。[注2]

每当看到这个场景,我就不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你说那个裹胁哥舒翰投降的高级将领,如果知道投降安禄山就这是种下场,他还会选择投降吗?

如果时光可以重回,他会怎么做呢?他逃回长安,最坏的结局,也就是让唐玄宗以军事失败为由杀掉吧!而且唐玄宗也未必一定会这样做,因为从潼关败退回去的高级将领,大都也都是待罪立功啊。[注3]

关键是,就算被皇帝杀了,也比投降安禄山被杀强啊!

因为被皇帝杀了,撑到天上,也就是一个失职被杀;投降叛军而死,这起步就是附逆啊。

这种差别,对本人而言,只是盖棺定论不同;对子孙后代而言,却是决定人生命运的大事。因为一个人有附逆的父亲、爷爷,那他的政治履历上,得是多大的污点啊!

这位老兄在临死前,会想到什么,肯定是会后悔的肠子青了。这就好像,他手里拿着一支一跌再跌的股票,于是他在关键时候选择了换一支股。结果呢,直接赔的倾家荡产,自己也爬上了天台。

从这层意义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是选择投降,还是选择英勇不屈的面对死亡、或是奋起反抗?单纯的看利益的考量,也是很难判断的。

哥舒翰被安禄山俘虏后,为了给自己投降找理由,难免会有意无意的夸大安禄山的胜算。

事实上,只要安禄山真能造反成功,哥舒翰投降安禄山,单纯的基于利益考量,就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因为哥舒翰的江湖地位实在太高了,他愿意倒向安禄山,当时就可以坐在叛军的常委席中;以后还有机会混个开国功臣玩玩。

总的来说投降这种事,并不是多大的事;一切就看最后结果。

比如,李渊父子造反时,投降李渊父子的隋朝高级军政长官有很多,后来功成名就的人也很多。

因为只要胜利了,造反就不叫造反了,而叫革命了。而舆论也是现成的,总而言之,皇帝脑残弱智一味胡折腾,弄得天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大家拥戴真龙天子取而代之。

总而言之,你跟着真龙天子混,有什么丢人可言?

所以封德彝、萧瑀、宇文士及在隋朝都是位高权重,但是在李渊父子造反后,他们都选择了投降李渊父子,关键是,他们在大唐依然都是传说中的开国功臣。

李世民上位时,正式分封大唐开国功臣43人。萧瑀、宇文士及、封德彝都在其中。[注6]

虽然说,从皇权的理论上看,封德彝、萧瑀、宇文士及这些人都是背叛皇帝的臣子,但是写在历史上,都也成了一代开国功臣。

也许有人会说,李渊父子代表正义、隋炀帝代表邪恶,人们追随李渊父子造隋朝的反,自然不能说有什么错。

问题是,这只是因为隋朝灭亡了,如果隋朝把当时的叛乱平定了,还能维持一百年的统治,我们再翻开历史书看,肯定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如果哥舒翰投降安禄山,最后建立了大燕帝国,那以哥舒翰的江湖地位,在大燕帝国混成德彝、萧瑀、宇文士及的地位,也未尝不可能。至少在哥舒翰投降安禄山时,认为自己有机会实现这一切的,但是事实无情的否定了哥舒翰的幻想。

从某种意义上,如果安禄山的大燕帝国修成了正果,哥舒翰此时投降安禄山,也有可能成为大燕帝国的开国功臣。

而大燕帝国在写相关历史时,自然会把大唐历史写得极度不堪,总而言之,唐玄宗脑残弱智弄得天下大乱,于是安禄山代表国家人民利益建立了大燕帝国;哥舒翰在关键时候弃暗投明,为大燕帝国的建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更主要的是,哥翰翰的江湖地位实在太高了,所以他倒向安禄山一边,乐观的想象,那可不是光杆一根投靠安禄山,而是带着大量的原始股份投靠安禄山,因为一切正如哥舒翰对安禄山所言,现在给大唐皇帝卖命的高级军政长官还有很多,你愿意接受我的投降,我现在就写信让他们赶紧迷途知返。[注7]

乐观的想象,哥舒翰这种判断也不算太离谱。

因为安禄山现在席卷河北、中原,又一举攻入关中;尤其是听到大唐皇帝放弃帝国都城逃亡,更让哥舒翰感觉改天换日的时候到了。

所以哥舒翰现身说法,希望大家也早早顺天意应民情,赶紧站在安禄山一边,结果就是一片骂声。总而言之,你个不知廉耻的老家伙,自己为了苟且活命出卖灵魂,还想劝我们投降?你为什么不早点死呢?[注4]

在这种背景下,安禄山发现哥舒翰也实在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所以就把他囚禁了起来。此时的哥舒翰会想到什么?我们不得而知,难免会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感觉。

一年后,叛军败退时,就把他杀了。[注5]

临死前,哥舒翰会想到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肯定会非常后悔吧。因为为了一年没有自由的生活,就把自己一切的英明毁了,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吧。

看到哥舒翰最后的选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要知道,哥舒翰在此前,那就是偶像一级的人物。当时流行的一首流行诗是这样称赞哥舒翰的,“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

而李太白作诗赞美哥舒翰说“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但是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哥舒翰竟然晚节不保了。

关键是,为了活命向安禄山屈膝,还主动替安禄山效力。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小说在线阅读_第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泪痕春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泪痕春雨漫评晚唐历史??从安史之乱说起第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