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怪盗基德OJ 、大有行、冰霜恶灵、赖不叽叽、枫叶之国ing、彼是方生之说也网友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十二节 唐玄宗与杨国忠的真实关系
传统历史,通常总认为唐玄宗受惑于杨贵妃,所以一门心思信任杨国忠。
这种解释,其实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因为围绕皇权的博弈中,单纯美色的影响力力,那是非常有限的。
而且现在普遍历史学者都认为,杨贵妃的权力欲并不大,因为没有资料表明杨贵妃喜欢参与军国大事。
事实上,杨贵妃和武后、韦后那种权力欲极强的女人,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杨氏姐妹最大的罪过,大约就是她们奢侈享受,绝不是她们喜欢参政、干政。
当然了,表现在外武后、韦后权力欲强盛;杨贵妃没有权力欲;并不是因为她们人格差异巨大;而是因为唐玄宗时代,就没有给杨贵妃留下施展权力的机会。
唐玄宗从始到终都拒绝女人干政。所以唐玄宗高高在上的四五十年时间中,他从来没有让任何一个女人真正介入军国大事。在这种问题上,唐玄宗始终是保持着最基本的底线。
所以唐玄宗喜欢的女人,最大的罪过通常就是生活奢侈,如果再加一条罪过,就是让“君王从此不早朝”。但她绝不是武后(唐高宗)、韦后(唐中宗)、张皇后(唐肃宗)那种权倾朝野,一言一行可以决定军国大事强势女人。
而且杨贵妃在唐玄宗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只要看看唐玄宗后来如何对待杨贵妃,就可以了。需要杨贵妃死的时候,唐玄宗只是经过简单的思考,就下令处死了杨贵妃。
说一千道一万,美人与江山,哪个更重要?正常人都能分得清楚。没有了江山,自己的一切一切都会消失,美人也会成为别人的战利品。
从这层意义上,杨国忠与杨贵妃的关系,最多只是一个敲门砖罢了;换而言之,如果杨国忠没有杨贵妃这层关系,他爬不到那个位置上;如果仅靠这层关系,也实在不足以让他爬到那个位置上。
杨国忠可以爬到那个位置上,主要是因为他有第一流鹰犬的能力,他能最大限度的贯彻主子的意图,还不怕背负滔天的骂名恶名。
在许多时候,皇帝宁愿人们说他老年痴呆了,所以一直受奸臣操控;也不愿意承认是自己在幕后操控奸臣干脏活。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人敢说,皇帝其实心里跟明镜一样,与其说是奸臣摆布皇帝,还不如说是奸臣一直受皇帝操控,这个人肯定是不想混了。
因为说皇帝老年痴呆,那只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你说皇帝装傻充楞,坐在幕后操纵奸臣玩阴谋,你这不是纯粹在诽谤皇帝吗?
只要帝国没有灭亡,史官在写史书时,肯定不敢这样胡说八道,因为谁都知道,当时帝国犯的一系列错误,都是先帝受奸臣蒙蔽的结果,你非要说这是先帝操控奸臣胡折腾的结果,你这样败坏先帝的圣名,你家人知道吗?到时,估计交出你一颗人头,都无法了账的。
这样折腾的久了,后世有人评论历史时,敢说那个皇帝当时没有老年痴呆,肯定会让有识之士喷臭了。因为史料呢?
所有的史书,都众口一词的说皇帝老年痴呆了,受到奸臣蒙蔽,才让帝国乱成一锅粥。你非要要说皇帝玩弄权术,才让帝国乱成了一锅粥,你这不是发明历史,又是干什么?
唐玄宗时代,皇权还算高度集中,所以唐玄宗装傻充楞的,装做一副任由奸臣摆布的样子,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因为根本就没有人敢拿这种问题将皇帝的军。
这就好像许多年以后,一个著名的老皇帝宠信奸臣,把天下折腾乌烟瘴气。
但是滔滔天下,谁敢说这几个奸臣祸国殃民呢?谁敢因此说老皇帝老糊涂了呢?也许有过,但是他们都很快让奸臣整死或整臭了。
所以,写在历史书上,这几个奸臣都是臭名昭著的。但是在当时,人们说起这几个奸臣时,都是一脸的崇敬。总而言之,没有他们协助老皇帝,帝国就不会这样繁荣富强!
要知道,绝不是一些阿谀之徒,才会向这些奸臣发这种谄媚之词。事实上,为人景仰的大忠臣,在说起这几个大奸臣时,也都是这种语调!因为他们不这样说,就会分分钟被清理出局的。
玄宗皇帝能控制局势的时候,也是如此的。
别看许多年后,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非议李林甫、杨国忠,但是在这二位奸臣高高在上的时候,肯定没有人敢非议。因为当时响彻天空的声音,肯定也是没有他们协助玄宗皇帝,大唐盛世也不会达到这种高度!
在这种背景下,唐玄宗自然可以很容易遥控奸臣行事。
但是安禄山一怒,这种大好形势当时就消失了。
因为安禄山代表天下人说了,杨国忠是个大奸臣!玄宗皇帝老糊涂了!玄宗皇帝完全被杨国忠控制了!
面对这种石破惊天的呼喊,玄宗皇帝当时就傻眼了。
在这种背景下,唐玄宗的上中下三策,大约是这样的。
上策自然是把安禄山砍了。总而言之,让你胡说八道!
事实上,以前唐玄宗可以轻轻松松扮演老年痴呆,就是因为谁敢这样胡说八道,当时就会死得很难看。问题是,安禄山身后的力量太强大,所以唐玄宗一时还真砍不了安禄山。
如果仅此,并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在于,认同安禄山这种呼声的人实在太多了。
安禄山敢造反,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这种正义的呼声,肯定会引起天下人响应。只要天下人都跟着他的节奏,高呼着类似的口号,大唐皇帝当时就注定要翻船了。
事实上,在造反开始后,安禄山一再能抓住大奖,就是因为他的预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关东军区的主要负责人,领着小弟一块喊这种大逆不道的口号;西北军区的主要负责人,也领着小弟一块喊这种大逆不道的口号,你让大唐皇帝还怎么玩呢?
其实呢,如果只是安禄山造反,唐玄宗真是有一千种方法摆平他。问题是,其它军区主要负责人,也跟着一块瞎掺和,这事就比较复杂。
许多年后,有一个著名的老皇帝宠幸奸臣,把天下折腾的乌烟瘴气;天下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这个著名的老皇帝,为了维持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就培养了一个安禄山式的军界大哥。这个安禄山式的军界大哥,权力也是越来越大,最后老皇帝感觉这样发展下去很危险,于是就流露出清洗这个军界大哥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