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淝水之战(上)
公元4世纪,由于多个少数民族的兴起,中国北方进入了一个空前混乱的时期。而往往越是在这种纷乱的局势中,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回首过去的几十年,刘渊、石勒、石虎、冉闵、慕容恪等人的出现,完全左右了整个北方的形势。
到4世纪60年代末,论各族英雄,最顶尖的无疑是三个人:苻坚、王猛、慕容垂。所以,当三人聚首一处时,北方局势就一点悬念都没有了。
369年末,王猛率三万大军进攻重镇洛阳,一鼓而下。
370年6月,苻坚决定对前燕发动总攻。出兵前,王猛豪言:“我荡平燕寇,如风扫叶。”结果战事就真的“如风扫叶”,雄霸中国东北方半个世纪的前燕帝国瞬间灭亡。
燕灭,可对于前燕治下的百姓来说,却是莫大的福音。燕国末年,政局黑暗。甚至在敌军兵临城下时,慕容评都没忘记搜刮敛财,民众的生活状态可想而知。王猛接手之后,立刻整肃内政,燕民很快安定下来,喜极而呼:“未曾想,今日得以复见太原王!(太原王为慕容恪的封号。)”
可见在那样的时代,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对于治下子民何等重要。一个人的生死存亡,在太多时候,的确影响了千万人的生存境遇。
这也是那些英雄值得书写的原因。
真正的英雄之间,也从来都充满敬意。王猛听闻燕人对慕容恪的缅怀之后,大为感慨,亲设祭坛,以祭祀的最高等级”太牢“向慕容恪祭拜。
消灭前燕之后,王猛刮起的扫叶之风并未止歇。从辽东到巴蜀,大半个中国都被前秦收入囊中。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变乱,中国北方终于重归一统。尤其重要的是,它统一在一个强大而开明的帝国之下,秩序和繁荣开始在一片片铺满白骨和鲜血的土地上回归。
这份天大的功劳,属于王猛,和他身后的苻坚。
然而不幸的是,当王猛到达他事业辉煌顶点的时候,却迎来了他人生的终点。
公元375年6月,王猛一病不起。临终的病榻之上,王猛对苻坚说出了那段著名的遗言:“晋虽辟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言罢而卒。
此番话之所以著名,在于它不可思议的预见性。王猛让苻坚“勿以晋为图”,日后前秦终败于晋;王猛说“鲜卑、西羌,我之仇敌”,苻坚也最终命丧于这些异族降将之手。这遗言犹如带魔法的水晶球一般,将王猛的智慧映得熠熠生辉。
但也有很多读史者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苻坚真的应该像王猛说的那样做么?
我们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苻坚和王猛一直以来的战略分歧。
(待续)
其实早在慕容垂来投之时,王猛就表示了不欢迎。为了将慕容垂这个枭雄从苻坚身边除掉,王猛甚至设计了一条阴毒的计策。
那是在王猛出兵伐燕之前,特命慕容垂之子慕容令为前军向导,先行一步,然后亲自拜访慕容垂,与之把酒言交。
慕容垂天纵英才,怎奈前半生一直在压抑委曲中度过。投奔前秦之后,先有明主苻坚倾心接纳,今又有大才王猛主动结交,自是感动不已。一顿酒饭之后,便将王猛引为知己。
王猛离去前,对慕容垂诚恳说到:“今将远别,君有何物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慕容垂当即解下随身佩刀相赠。
孰料王猛离开之后,便重金收买了慕容垂的亲信,令他持佩刀前往慕容令营中,假传慕容垂的口信说:“吾父子逃亡至此,然现今王猛嫉我如仇,苻坚外表宽厚,其心难知,此终非久留之地。我今东归,你也速速离去。”
慕容令难辨真假,踌躇终日之后,终于率旧部以出猎为名,逃回前燕。王猛即刻将慕容令反叛的消息告知苻坚,让他将慕容垂除去。
可苻坚的用人之量还是远远超乎了王猛的想象。苻坚一句“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就赦免了慕容垂的罪责,“待之如旧”。只可怜了那慕容令,被前燕当作奸细,终难逃一死。
此等计谋,可谓下作到了极点。可见王猛为除掉这些异族能人,真是煞费苦心,无所不用其极。
客观上说,王猛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在那个五胡并起的年代,民族矛盾是相当尖锐的。所谓民族性,是由地理环境等原因一代一代长期形成的。所以这种民族隔阂,不是靠某一个君王的仁慈宽厚可以短时间消除的。如今氐秦强大,各族人才纷纷来投,一旦氐秦内部有任何风吹草动,首先生出异心的多半也是这些异族人。日后的历史也完全验证了王猛的担忧。(至于后世司马光等人将王猛此举定义为嫉贤妒能的评价,我万万不敢苟同。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胸襟气度,王猛未必逊于司马先生的。)
可担忧归担忧,该不该这么做就是另一个问题了。苻坚的志向,绝不仅仅是逞一时之快,造一世辉煌。他所真正谋划的,是将天下重归一统,令所有各民族安居乐业。消弭民族矛盾,当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有人评价苻坚爱护慕容垂是爱才,并不尽然。因为不止是对慕容垂,前秦灭燕之后,对慕容暐、慕容评这些废物,苻坚也同样委以重任。用意相当明显,缓和民族矛盾。
苻坚对其他各族,亦是如此。
就这一点来说,我是佩服苻坚的。对于异族人才,如果来一个杀一个,可以想象,不久之后,前秦将人心尽失。而且民族矛盾也将不断激化,甚至永远没有消除的可能。中国北方,将成为一个永无休止的战场。
至于前秦国运,如果它走到尽头了,即便不灭于异族之手,也未必能逃脱亡国的下场。一个国家的兴盛,终究是要靠它自身建设的力量的。
这是苻坚与王猛重要的战略分歧。可以想见,从君臣二人开始建功立业,到王猛临终留下遗言,这个分歧一直都是存在的。
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便在根本处有着巨大分歧,此二人同样能够携起手来,创下一片万古流芳的基业。思维方式的不同,恰好构成了完美的互补,缔造了一个强大、安定而繁荣的前秦帝国。
这就是人类最宝贵的力量之一——合作的力量。两个人可以有诸多不同,但只要同心同德、相知互信,就可以爆发出远远大于个体的力量。历史上许多不可思议的成就,皆源于此。
然而可惜的是,王猛一旦溘然辞世,苻坚就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个人。他性格中的弱点,思维中的缺陷,终究导致了他和他那前秦帝国的悲剧结局。请看下集——淝水之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