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桓温的父亲桓彝,本是一方守将。后来东晋大将苏峻叛乱,桓彝在抵抗叛军时被杀害。叛乱不久之后被平定,杀害桓彝的凶手江播却因投降态度较好而被免罪。

这一年,桓温十五岁。父亲被杀的那一刻起,桓温就立下了复仇之志,日日夜夜为复仇的那一刻做着准备。关于他具体是怎么准备的,史料中没有细说,只是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四个字:“枕戈泣血”。

这是一个十余岁少年的决心。三年之后,他将付诸实践。

三年之后,桓温十八岁,他的仇人江播却病死了。桓温前往吊丧,就在灵堂之前,手刃了江播的长子江彪。江彪的两个弟弟见状疯狂逃窜,皆被桓温赶上杀之。

如此隐忍、决绝的复仇方式,令桓温名声大振。桓温自此踏入东晋政坛,逐渐被委以重任。

(待续)

345年,桓温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军事行动——平蜀。

在之前的故事里面,我们讲述的焦点一直集中在北方核心区域,交代了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这几个主要国家的兴衰。而与此同时,在蜀地,还一直活跃着一个氐族人建立的国家:成汉。

这是与刘渊的前赵同一年建立的国家,由于巴蜀之地易守难攻,所以外面怎么乱,跟它都没太大关系。

东晋更不会想起成汉这茬,建康(南京)到成都的距离接近两千公里,派兵征讨,人太多则花费太多,人太少又打不下来,实在不划算。

可桓温却愣是带着一点点人马就向蜀国冲过去了,而且一路连战连捷,顺利吞并了立国四十余年的成汉。

这场一边倒的战事几乎没什么值得说的,它在历史上留下的最著名的印迹,或许要数战后那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桓温灭成汉之后,将成汉末代皇帝李势的女儿纳为小妾。而桓温的正妻,晋明帝的女儿南康公主,是个赫赫有名的醋坛子。她得知此事之后,竟然提着刀冲到了这位小妾的房间,准备把她一刀砍了。可公主冲进去一看,竟被那女子端丽的容颜、凄婉的辞色惊得呆了,而后竟然把刀一扔,将李氏抱在怀中叹道:“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妹妹,我见到你尚且怜爱不已,何况桓温那老东西呢!)”

一个绝代女子,将一出近在眼前的悲剧化成了一段千古佳话,“我见犹怜”的魅力,引人无限遐思。

灭成汉之后,桓温威名益盛,开始积极筹划北伐。

354年,桓温第一次北伐,直取苻健刚刚建立的前秦帝国。苻健起初率主力迎战,结果不敌。但苻健敏锐判断形势之后,改行坚壁清野之策,固守不出,桓温粮尽,被迫退兵。

356年,桓温第二次北伐,竟然一举收复了晋朝故都洛阳。桓温在洛阳整修了西晋历代君王陵寝,并力劝晋帝还都。可晋朝君臣在东南逍遥自在,怎么会把自己扔回狼窝之中,桓温之议根本不可能成行。桓温只得还军,洛阳后来又被慕容恪夺下。

虽然两次北伐对东晋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但桓温的实力却与日俱增,渐渐掌控了东晋的军政大权。之后十余年,桓温也常有北伐之意,可自忖无论对王猛还是慕容恪,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也就只好坐待时机。

接下来就是367年慕容恪的死,桓温迎来最好的时机。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兵锋直指前燕。

(待续)

此时的前燕,完全是一片衰象。燕帝慕容暐根本没有听从慕容恪的临终建议重用慕容垂,反而对慕容垂大肆打压,大权都掌握在贪鄙无能的慕容评手中。

这当然是桓温希望看到的结果。东晋大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扫过前燕在黄河以南的领土,前燕各路守将纷纷倒戈降晋。

几年前还威震天下的前燕帝国,只少了一个人,转眼间不堪一击了。慕容暐和慕容评私下商议,准备放弃首都邺城,逃回东北老家去。

正在此时,慕容垂主动请缨了。慕容暐也的确贪恋中原的荣华,不忍心就这么跑回去,便决定把兵权交给慕容垂,另派使者向苻坚求援。

苻坚召集群臣商议,群臣皆有幸灾乐祸之意。因为当年桓温第一次北伐之时,前秦危在旦夕,前燕却未发一兵一卒来援,今见前燕有难,真是大快人心。但王猛悄悄对苻坚说道:“慕容评压根不是桓温对手,一旦桓温吞下前燕,再挥师前秦,我们根本无力抵挡。不如与燕合并退敌,届时桓温退兵后,前燕疲敝,我们正好吃掉他。”

苻坚闻言大喜,便先派出两万援军,探探情况再说。

不料,这两万援军所起的作用,基本上也只有壮大声势、趁火打劫而已。只慕容垂一个人,就足够摆平桓温了。

枋头之战,桓温对阵慕容垂,结果连折两将,士气大损。紧接着,慕容垂又派奇兵截断桓温粮道,又设伏将前来夺粮的晋军尽数歼灭。

败仗加断粮,此仗已经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慕容垂举手间,已将形势完全逆转。

桓温一看形势,知道若再耽搁,恐怕有全军覆没之危,遂火速撤军。慕容垂领八千精兵悄悄尾随,却不追近。直到数日之后,晋军筋疲力尽,精神也放松下来。慕容垂突然出击,晋军溃不成军,被燕军斩杀三万余人,后又被前秦援军截住杀了一通,逃出生天的不足万人。

桓温经此一役,终生再未敢生出北伐之心。东晋再度回到偏安轨道。

可前燕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慕容垂本来就因才遭忌,如今又功高震主,则更为慕容暐、慕容评所不容。慕容评原先还能让慕容垂活着,如今,只有一心害死他了。

不料慕容评的阴谋被慕容恪之子慕容楷探知,急告慕容垂。慕容垂之子慕容令几次劝其父先下手为强,但慕容垂终不忍骨肉相残,最后决定弃国投奔苻坚。

至此,前燕自己断送了最后一丝生存的希望。接下来,只有等着被灭的份儿了。请看下集——淝水之战。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小说在线阅读_第2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史书一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第2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