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291】 燕秦将星(下)

前文说,慕容恪一死,天下局势随之动荡。但首先动的并不是苻坚的前秦,而是南边的东晋。

到慕容恪死的这一年,东晋立国整整五十年。这半个世纪里,东晋也发生了不少事情。我们有必要看一下。

首先是统治的巩固。

中国有史以来,北方政权南迁,这是第一次。你一群外地人,怎么让当地人安心服从你的统治,是个大问题。

而东晋王朝近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靠的是什么?说来或许出乎意料——门第政治。

关于这个词我们是一点都不陌生的了。某些家族牢牢把持政坛,通过官官相护、官官相携,让达官显贵在几大家族之内尽情循环,是为门第政治。

对于晋王朝统治者来说,好消息是,东吴也有着门第政治的传统,三国时代的吴国,选拔、任用官吏的方式,与实行九品中正的魏国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东晋王朝的统治者只要大量任用本地士族,让东吴本地主要的门第贵族保持住他们的官位、财富,就没有不受到拥护的道理。

简而言之,就是南北贵族各让一步,共同分赃,就将晋王朝的门第政治顺利地在江东延续下去了。东晋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门第势力到达顶峰的时代。

对于大多数贵族来说,缩在东南一隅,享受荣华富贵,寄情山水之间,日子是可以过得很潇洒的。北方大乱,就让他乱好了,与我何干?

但也有两类人,是不安于此的。一类,是胸中有抱负,矢志要收复祖国大好河山的志士;另一类,则是嫌自己势力还不够大,一心想要向北扩张的门阀。两类人,怀着两种不同的目的,却指向了完全一致的目标——北伐。

所以,一次次的北伐行动,伴随着东晋王朝的始终,无论对北方时局,还是对东晋王朝本身,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首先吹响北伐号角的是第一类人,那个“闻鸡起舞”的祖逖。

祖家也出过不少高官,这个门第资源足以让祖逖轻松步入仕途。但祖逖其人,颇有些侠气,少年时就经常带着手下宾客干一些劫富济贫的事情。因此对祖逖来说,实现心中理想,比扩大门第势力更加重要。

313年,东晋还没建立,可西晋已经危在旦夕。祖逖开始他的北伐。兵力呢,只有他自募的区区几百人而已。

拿着这点儿人,去挑战整个中原乱局,简直是笑话。可祖逖却信心百倍。兵渡长江之时,他还“中流击楫”,留下了一段名垂青史的豪言壮语:“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历史证明,祖逖做得相当不错。应该说,当时的乱局帮了他大忙。

(待续)

我们前文主要讲了几大少数民族横行北方。事实上,当时的中国北方还有一股重要的势力,一股在中国历史上颇为奇异的势力——坞。

4世纪初以来,北方胡人的兴起,让中国北方变得极为不安定。虽然在刘渊、石勒、苻健这样的君主治下,人民过得还不错。可一转身,君主换成刘聪、石虎、苻生,那就连活路都没有了。再加上政权交迭时的杀戮,整个北方遍地流民,家不敢待,地不得种,都需要重新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固然有许多北人南迁的,但对很多人来说,南迁路途太远,在经济上、体力上都难以承受。这个时候,就有些人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寻一险要处筑起防御设施,围起一座小城,以抵抗外敌的骚扰。

由于这样的小城规模小,且地势险要,比起城市来更加易守难攻,加之有些地方除了险要之外,里面还有可耕种的土地、可食用的泉水,那么就足以长期支撑这个小城的生存。这样的地方,古籍中称为“坞”,与我们日后将要讲到的欧洲中世纪城堡有颇多相似之处。

咱们中国这片土地,地大物博,有条件建造这种微型城市的地方,还当真不少。不几年间,坞堡遍地。各少数民族政权根本无力去逐个击破,只得任其发展。

在中国这个习惯了大一统王朝的土地上,如此多小型势力的出现,实在是一个奇异的现象。它在之前的历史中极为罕见,此后,也几乎绝迹,堪为五胡时代所独有。

后来,一个作家用浪漫化的笔法记录下了这个独特的历史现象。伴随着他优美的文字,“坞堡现象”以传说的形式被传颂千年,让我们至今仍能对它保留几分想象的空间。

那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陶渊明;那是一篇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

世事黑暗之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片美丽的桃花源。而真正的桃花源,是要靠我们的勇敢和智慧去搭建的。

正如一千六百多年前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在坞堡中坚守耕耘的人们。

(待续)

回过头来说祖逖。如果祖逖那千百来人直接碰上前赵的大军,一定会死得很惨。但是缓冲地带的坞堡势力,给了祖逖以极大的支持。

祖逖击败了在当地为非作歹的大坞主陈川之后,将陈川所掠子女财物各归原主,民心归附,实力大增。九年之间,祖逖节节胜利,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不幸的是,321年,祖逖病逝,后继无人,东晋内部又出现了两起规模不小的内乱,北伐戛然而止,祖逖收复的失地也尽被石勒卷走,东晋完全被后赵帝国压制,直到十余年后石勒死后,东晋才重新燃起了北伐的念头。

不过到此时,东晋的门第政治已经日趋成熟,北伐渐渐成为了门阀扩张势力的游戏。几次较大规模的北伐,都是由大门阀领导的。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3世纪中后期的桓温北伐。

桓温,也出自名门望族。但他的成名,是从复仇开始的。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小说在线阅读_第2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史书一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第2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