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大事年表(公元前2世纪)
约公元前200年 秘鲁南部的纳斯卡人开始在沙漠上描绘动植物的巨大轮廓。这些动辄上百米长的巨画,成为人类古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观。今人称之为“纳斯卡线条”。
公元前194年 亡命朝鲜的燕人卫满推翻朝鲜的箕子王朝,自立为王。具有近千年历史的箕子朝鲜灭亡,自此朝鲜进入近百年的卫满朝鲜时期。
公元前190 年 欧亚两大强国罗马和塞琉古之间爆发了马哥尼西亚之战。大西庇阿的弟弟卢基乌斯·西庇阿率领罗马大军取得全胜,塞琉古损兵五万,向罗马乞和。塞琉古自此势衰,罗马在地中海世界再无敌手。
公元前185年 印度孔雀王朝彻底覆灭,印度完全陷入分裂状态。不久之后,印度西北部就落入大夏王国之手。由于大夏是一个发达的商业国家,因此印度北部的商业开始繁荣起来。塔克西拉、犍陀罗成为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公元前180年 7月,吕后病死,吕氏家族继续专权。两个月之后,齐王刘襄以及重臣周勃、陈平发动政变,将吕氏举族铲除。二十四岁的代王刘恒继位,开启了四十年的“文景之治”。
公元前168年 为期三年的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结束。罗马彻底消灭马其顿王国。腓力和亚历山大所兴起的马其顿奇迹到此结束。此后的两千年,马其顿再也没有了在历史舞台上担任主角的机会。
公元前161年 匈奴老上单于西征月氏,月氏王国被灭。大部分月氏人远走到位居中亚的阿姆河流域,被称作大月氏人。
公元前 154年 由于反对中央的削藩政策,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路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任用周亚夫为将,三个月即将叛乱平定。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
公元前146年 历时三年的第三次布匿战争结束。大西庇阿的养孙小西庇阿率军攻入迦太基城,随后点起大火,将这座古城化为焦土。在地中海世界活跃了上千年的腓尼基人退出历史。
公元前146年 希腊爆发反罗马起义,但起义军迅速被罗马军队击溃。罗马人焚毁科林斯古城,解散希腊城邦联盟。希腊正式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一部分。
公元前141年 安息(帕提亚)国王米特里达梯一世入侵美索不达米亚,赶走塞琉古王国的总督,将这片古老的沃土纳入自己的版图。安息成为雄踞中亚的帝国。
公元前 140年 董仲舒向汉武帝献上了他的新儒学。在汉武帝的鼓励下,这种宗教色彩更强的儒家学说渐渐在汉朝的思想界占据了统治地位,独尊儒术的局面开始形成。
公元前133年 罗马保民官提比略·格拉古提出了格拉古法案,要求对私人拥有的土地设置上限。由于此法案严重伤害了罗马贵族的利益,在格拉古谋求连任的选举日当天,元老院策划了一场暴动,格拉古被当场打死。然而他死后,在民众的巨大压力下,格拉古法案得以实施。六年内,八万罗马平民分得土地。
公元前127年 卫青率领的汉朝骑兵全歼驻守河南的匈奴白羊、楼烦部,成功收复河南地区,自此掀开了汉朝对匈奴全面反击的序幕。
公元前126年 十二年前出使西域的张骞成功返回长安。西域地区自此进入了汉王朝的视线。
公元前124年 大月氏与西邻安息帝国为争夺大夏展开了一场大战,大月氏取得完胜,安息国王阿塔巴诺斯一世负伤身亡。大月氏自此对大夏地区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此后大月氏分成了五个部落,其中最强大的贵霜部落将在日后的中亚历史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公元前123年 提比略·格拉古的弟弟盖约·格拉古当选罗马保民官,深化了格拉古改革,而且在第二年成功连任保民官。然而他还是死于公元前121年的贵族暴乱。罗马民众对元老院的不满随即上升到顶点。
(待续)
公元前119年 由于连续对匈奴大规模作战,汉王朝国库严重空虚。为了筹钱,汉武帝于这一年将盐铁专卖权收归国有,并颁布了算缗告缗令。无数商人因告缗令破家,汉朝商业遭受严重打击。
公元前119年 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大军远征漠北。结果,卫青凭借出色的指挥,迫使匈奴伊稚斜单于落荒而逃。霍去病更是歼灭匈奴左贤王部七万多人,封狼居胥,禅于姑衍,成就一段传奇。汉王朝对匈奴五战五捷,到达了辉煌的顶峰。
公元前115年 汉武帝统一铸币,奠定了两千年来中国币制体系的基础。
公元前 113年 日耳曼的辛布里和条顿两大部落从阿尔卑斯山南下,横扫整个高卢地区,罗马军队遭遇坎尼之战后最惨痛的失利,总伤亡超过十万。几乎在同时,努米底亚发生叛乱。罗马共和国陷入一片内忧外患之中。
公元前111年 汉武帝平定南越叛乱。越南自此进入中国版图,此后的一千多年一直处在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公元前110年 汉武帝颁布均输、平准两条经济改革措施,开始以一种更加平和的方式为国库敛财。
公元前108年 汉武帝消灭卫满朝鲜,朝鲜成为汉王朝的领土,朝鲜历史上称之为“汉四郡”时期。此时的韩国地区是在当地的马韩、辰韩、牟韩三个部落的联盟统治之下,史称 “三韩”时期。
公元前107年 在罗马形势危急之时,平民出身的马略当选执政官。他推行了一项对罗马影响深远的军事改革——募兵制。在这种制度下,将军作为军饷的支付者,也就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号召力。
公元前106年 马略平定努米底亚叛乱。
公元前102年 马略在马赛附近的六水河中击溃条顿大军,条顿阵亡与被俘人数超过十万。
公元前101年 马略在米兰西郊的维尔塞莱重创辛布里人。辛布里人就此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总的说来,这是一个明显的两极世纪。亚欧大陆上崛起了两大巨头:东亚的汉朝和南欧的罗马。
经过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明君的治理,汉王朝到达了它的鼎盛。它的在世界上的影响范围也是空前的。冒顿单于刚刚建起的强大的匈奴帝国,在汉武帝的频繁打击下,已现衰势。而朝鲜、越南等等周边地区,更是直接归入了它的版图。
而罗马也大有把地中海变为内海的趋势。西边的伊比利亚早已收入囊中,南边的北非也被打了下来,东边的马其顿、希腊、小亚细亚,也一个一个地成为了它的行省。
虽然两大帝国仍然内忧外患不断,但毫无疑问,它们已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人类世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水平,都与它们的状况密切相关。
除了这两大帝国的兴盛之外,本世纪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那就是交流。
这其中最伟大的人物当然是汉朝的张骞。他以真正锲而不舍的精神,完成了一段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西域历险。贯穿东西方的一条伟大的丝绸之路,已在他的努力下开始悄悄铺就。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学家们提起丝绸之路,通常包括了海陆两条路。陆上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穿过塔里木盆地,辗转大夏、波斯,一直通到地中海东岸的推罗、安条克等港口。
海上的丝绸之路,大致上也是在本世纪开始畅通的。希腊、印度、阿拉伯的水手与商人,在红海、波斯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之间往来穿梭,将东西方世界在海上连接起来。
相比之下,亚欧大陆以外的文明,就显得孤单得多了。非洲的班图文明、中美的奥尔梅克文明、安第斯的查文文明,以及大洋洲各个岛屿上的小文明,仍然以他们固有的速度在缓慢地发展着,没能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故事可以书写。
在接下来的公元前1世纪,汉朝和罗马依旧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稍有不同的是,由于几个著名将军的出现,罗马的戏份要增加许多了。
但在这个世纪开始的时候,还是让我们先回到汉朝,把汉武帝的故事讲完。请看下集——轮台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