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所谓武刚车,是一种4.6米长,3.2米宽的战车,外侧系着长矛,内侧绑着大盾,弓弩手藏于盾后,是一种极好的防御战车。它应当不是卫青首创,却是第一次在战场上发挥奇效。

赶在伊稚斜单于下达冲锋命令之前,卫青迅速将武刚车布成环状,形成了一圈巨大的车墙,包住了己方的大军。匈奴骑兵以冲锋见长,可在这堵车墙的阻挡之下,匈奴骑兵的冲锋还能剩下几分威力呢?

(待续)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孙子兵法·军形》

卫青正是首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而这其中最妙之处,就在于卫青能够料敌机先,穿越茫茫沙漠之时也没有丢下这些笨重的战车,终于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果然,毫无破绽的武刚车阵让伊稚斜单于踌躇起来。卫青瞅准机会,派出五千骑兵,首先向匈奴发起冲锋。伊稚斜连忙派出万骑应战。

双方正战作一团,忽然间狂风大作,飞沙扑面。这风沙来势如此凶猛,竟使得战场上的人们连对面的人脸都看不清。

大风沙自然给战场上带来了混乱。对于名将来说,乱,就是机会。

趁伊稚斜还在欣赏沙尘暴美景的时候,卫青麾下主力骑兵已经从车阵中冲出,向匈奴大军的左右两翼合围而去。汉军再次取得先手。

至此,在卫青高超的指挥下,双方优劣之时登时逆转。

伊稚斜单于虽然用兵水平不怎么样,但形势总是能够判断出来的。眼看自己精心策划的以逸待劳之计不能奏效,料定此战已无胜机,再打下去没准成了卫青的俘虏。于是乎,他做了一件在匈奴文化中极其可耻的决定 ——逃跑。

他连撤退的命令都来不及下达,就带着数百骑亲随,在汉军完成合围之前,向西北方仓皇逃去。

可怜数万名匈奴勇士,被单于仍在原地。风沙遮目,他们毫不知情,兀自在奋勇杀敌。这些人不愧是匈奴的顶尖精锐,加上之前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战力不可小视。在被围困的情况下,仍然打得极其骁勇。双方战至天黑,死伤大致相当。(其实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若非双方将领水平差距太大,此战汉军恐怕要输。)

正当夜幕降临之时,卫青突然从俘虏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早就逃了。他连忙派出轻骑追赶,自己统率主力随后追来。那些匈奴人这才得知单于逃跑的丑闻,自然也无心恋战,各自散去了。

卫青从天黑追到天亮,一直追至两百里外的寘(zhì)颜山赵信城,还是没能追到伊稚斜单于。于是只好卷走匈奴囤积在那里的大批粮草,一把火烧了赵信城,而后领兵回转。

此战下来,汉军共歼敌一万九千余人,己方也损失不少。但毕竟是把匈奴单于打得抱头鼠窜,继续扩大了汉朝对匈奴作战的心理优势。在全盘布局出现失误,己方不利的情势下,能够取得如此战果,卫青也算是功德圆满,可以凯旋班师了。

在回师的路上,卫青一直在琢磨一件事:李广那路军跑到哪里去了?不是让他们迂回包抄么,怎么连个影子也没看见?若是他们成功包抄到位,能够捉住单于也未可知。

直到回归漠南,他才看见了李广、赵食其,方才知道了答案:感情他们迷路了。

虽说渡漠远征,不慎迷路颇为正常,但延误军机毕竟是大罪,卫青自然要向李广问罪。可谁也不曾料想,这一问,竟问出了一幕千古悲剧。请看下集——漠北传奇(下)。

【198】 漠北传奇(下)

公元前119年的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此次漠北大战,他本不在出征之列。然而李广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小七十余战,却始终未能了却封侯的夙愿。他知道此次漠北之役是汉王朝倾全力出战,他绝对不愿错过这最后的机会。

再三请求之下,汉武帝准许李广随军出征。按李广本人的意愿,他本想跟随在卫青帐下,施展自己高超的武艺,杀他个痛快。但卫青却偏偏交给了他一个迂回包抄的任务。

在茫茫大漠之中绕远迂回,绝对是一个相当艰苦的重任。李广乃当朝名将,但长途迂回作战,从来都不是李广的特长。卫青这一安排,可算是一点都不知人善任了。所以,这样的安排,就成了一段引发后世无数争议的公案。

在这里我无意涉足这些争议,但平心而论,除了卫青自己和霍去病之外,也没有其他人漂亮地完成过这样绕路进击的任务。卫青把这个难题抛给久经沙场的老将李广,于理于法,并无可以指摘之处。

于是李广奉命领兵迂回,于是李广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于是李广迎来了他悲凉的结局。

李广是一个桀骜孤僻的人。对他来说,人生最大的快事,是纵马引弓于草原之上,飞箭射匈奴。可是,他很清楚,此次失道获罪,今后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非但如此,他这个纵横沙场数十载的英雄,如今还要遭受那些刀笔小吏的盘问、责难、侮辱,对于自视极高,自尊心极强的李广来说,实在难以忍受。

他平生最后一战,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却要在失败阴影的陪伴下度过余生。

他知道,他要与“汉之飞将军”的光荣岁月告别了。

刹那间,人生所有的意义都离他而去。

他已经不再有未来。

老将军仰天长叹,拔出那柄饱饮敌血的佩刀,在颈上一抹,一代传奇怀着满腔屈辱撒手人寰。

死讯传出,全军恸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论老少,皆为之垂涕。

他不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却是中国历史上永远的英雄。他那在保家卫国中度过的一生,千百年来为无数后人所铭记、感念。

(待续)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燕歌行》

卫青这一路本就进展不顺,李广的死,又为之平添了几分悲戚的色彩。可是另一路大军,却一举铸就了中国古代对外战争史上最大的辉煌。

卫青分走了单于主力,剩下的局面就变成了汉军的绝对精锐对上匈奴第二流军队左贤王部,那就变成砍瓜切菜一般了。

何况,领兵的还是霍去病。

对匈奴人来说,霍去病就像一个幽灵。他根本不像卫青那样善用各种各样的战略战术,他打仗看似浑不讲理,却又绝对神出鬼没。这位霍少将军跟项羽一样,自幼就不爱学习兵法,但打起仗来,就有如军神附体。在他身上从来不会出现迷路啊、失期啊这样的情况。无论指挥多少人,他的军队总像一条毒蛇,总能瞅准敌人最薄弱的地方,一口咬下去,一击致命。

可怜匈奴左贤王十万大军,被霍去病一通猛追猛打,被歼七万余人。剩下不到五分之一,只得在大漠草原之中四处流窜。

史书上再次出现了熟悉的记录:又是杀敌数万,又是俘虏匈奴高官近百,又是长驱两千里如入无人之境。这回霍去病一直打到了狼居胥山和姑衍山(都在今蒙古首都乌兰巴托附近),封禅而还。(“封”即祭天,“禅”即祭地,霍去病封于狼居胥山,禅于姑衍山。)

自此, “封狼居胥”就成了一个成语,成了一段神话。漠北之战,因为有了霍去病彪炳史册的战绩,成了历史上一段永远的传奇。

从鬼方,到猃狁,到犬戎,再到匈奴,北方游牧民族祸乱中原千余年之久,终于有一天,中原猛士的反击浪潮涌过了草原,涌过了沙漠,汉家旗帜在漠北的崇山峻岭间迎风飘扬。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在后世颂扬它的众多诗句中,我觉得数李白的那四句最为大快人心。

悬胡青天上,

埋胡紫塞旁。

胡无人,

汉道昌。

——李白《胡无人》

史载,自此 “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汉武帝誓要永绝边患,虽不能一战而尽全功,却也取得了中原王朝前所未有的成就。

写这一段历史总是畅快的,侵略者对于文明地区的破坏从来都令人发指。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的胜利不仅是中华文明的胜利,同时也是全世界文明建设者的胜利。

这已不再是仗着野蛮和强横就可以胡作非为的时代了。

不过,汉王朝为了做到这一切,也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沉重的经济打击。我们有必要看看汉武帝是怎样承受连番远征这样天大的花销的。请看下集——汉武治国。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小说在线阅读_第1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史书一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第1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