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事后证明,这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因此在历史上也并不重要。但这次外交却在历史上大大有名。其唯一的原因,就在于这个罗马使团中有一个人,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物——西庇阿。

九年前,扎马之旷野,双雄初会,一见倾心。纵使沙场血战,无碍友谊长存。

九年后,塞琉古宫廷,老友重逢,把酒言欢。再无刀光剑影,只论天下英雄。

这一次,是西庇阿先开口了:“古往今来,名将无数,以君看来,谁可为第一?”

“亚历山大”,汉尼拔不假思索,“千里远征,击败数倍于己的波斯部队;孤胆东行,足迹超越了人类的想像。如此之功,足为天下第一。”

西庇阿点了点头:“那第二呢?”

“皮洛士”,汉尼拔的回答未免有点出乎意料,“安营扎寨之术,他是史上第一;战场选择,军队部署,他的判断无人可比。当时罗马已称霸意大利,可他一去,意大利诸城宁愿归附于他这位外族君王。如此能耐,可称第二。”

“那何人可当第三?”西庇阿兴趣更浓了。

“我!”汉尼拔回答得更是干脆。

西庇阿的心头不免掠过一丝失望:难道说,只有我敬你爱你,在你的心中,竟没有我的位置么?

他随口问道:“若是扎马之战,你胜了我,又当如何?”

汉尼拔朗声大笑:“若是如此,我必将把自己排在亚历山大和皮洛士之前,自认天下第一!”

西庇阿也笑了,会心地笑了。他听明白了汉尼拔的弦外之音:是你西庇阿,击败了天下第一名将,这个排行,你根本就不必参加了吧。

这就是西方版本的煮酒论英雄。在我看来,它比我们熟知的那个三国故事更加精彩、更加动人。

即便相隔两千年悠悠岁月,两位绝世英雄的风采还是萦绕在我的心头,令我心驰神往,沉醉流连。

亚洲一别,二人各自走向了人生的终点。可悲的是,他们的结局,并不美妙。请看下集——非洲之殇(下)。

【189】 非洲之殇(下)

西庇阿走了,汉尼拔也告别了人生中最后一小段快意时光。安条克三世绝非知人善用的英主,塞琉古群臣更是对汉尼拔的才干极为嫉妒,汉尼拔始终不得重用,日子过得甚是郁郁。

公元前190年,罗马和塞琉古终于开战,安条克竟然只拨给了汉尼拔一个小分队,主力部队仍由自己的亲信掌管。在关键的马哥尼西亚战役中,大西比阿的胞弟,时任罗马执政官的卢基乌斯·西庇阿领兵大败安条克三世,塞琉古损兵五万,慌忙向罗马乞和。

西庇阿家族又出了一位英雄。大西比阿因为扎马的辉煌,一直被罗马人称为“征服非洲的西庇阿”,如今卢基乌斯·西庇阿又因为马哥尼西亚的功绩,被罗马人誉为“征服亚洲的西庇阿”。但在历史上,卢基乌斯·西庇阿却仍没有混上“小西庇阿”的头衔,怪只怪西庇阿家族的将星实在太多了。(倒是也有人称他为小西庇阿的,但更出名的小西庇阿还是待会儿提到的另一个。这一点我在第165节说的有点问题,抱歉!)

这一次,罗马在向塞琉古提出和谈条件的时候,没忘记特地加上一条:引渡汉尼拔。

安条克三世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当他回身一看才发现,汉尼拔又跑了。

他还能跑到哪里去呢?迦太基、塞琉古都不是罗马同一量级的对手,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迦太基、塞琉古更强的国家么?

有倒是有,可汉尼拔压根就没听说过。不过就算他知道,他也不能横穿亚欧大陆,跑到汉朝去搬兵吧。于是,汉尼拔就很可怜地流落到了黑海南岸的芝麻小国比提尼亚。

随后,汉尼拔便导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杰出战役,率领比提尼亚军队力挫罗马的亚洲盟友帕加马王国。结果,这一战绩再次震动罗马。罗马向比提尼亚国王发出通牒,必须交出汉尼拔,否则后果自负。

汉尼拔再次被出卖。公元前183年,罗马的军队包围了汉尼拔的住处。他终于无路可逃。

罗马士兵们迟疑着向他逼近,眼神里夹杂着恐惧与兴奋。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折磨了罗马人三十多年的魔头真的走到末日了么?

忽听得汉尼拔仰天大笑:“你们为了等待我这个老头子的死,想必已经忍了很久了。不如今日,就让我来结束你们的恐惧吧!”

说罢,他端起早已备好的毒酒,一饮而尽。

迦太基七百年历史上最传奇的英雄,死在了小亚细亚。

他身后那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堆砌着金山银海。而为之奋斗一生的勇士,却只在异国他乡,留下一座小小的土堆。

最辉煌的生命,用最平凡的墓地来祭奠,也未尝不是一种美。

同一年,在遥远的意大利,小汉尼拔十二岁的西庇阿因为在罗马政坛中饱受排挤,郁郁而终。临死前,他留遗言,拒绝葬在罗马。

他的墓地,安放在了一个海滨小城利特尔努姆。

他同样选择了寂寞。

如果真有天国,他们能相会吗?

(待续)

汉尼拔死了,西庇阿死了,罗马的精力也主要投在亚洲,迦太基获得了一段难得的安静时期,直到这个民族宿命时刻的降临。

公元前149年,距离惊心动魄的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汉尼拔和西庇阿都已经故去三十多年了,可那场大战的余波竟然还未散尽。引发第三次布匿战争的人物,竟然是一位故人。

五十多年前,西庇阿亲赴非洲,收服努米底亚王子马西尼萨(参见第174节),并于胜利后帮助马西尼萨复国。自此,努米底亚成为罗马盟国。

半个世纪过去了,马西尼萨仍然健在。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停止过对迦太基的骚扰。到他八十高龄的时候,他的大军终于打到了迦太基的家门口。

当马西尼萨在外围作乱时,迦太基一直不予理睬。对于以海上经商为主业的他们来说,丢失一点陆地领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大兵压境,就不能坐以待毙了。他们聚起五万大军,奋起反抗,结果,惨败给了努米底亚老头马西尼萨,损兵大半。

迦太基慌了手脚,连忙去请罗马人来调停。

罗马人来倒是来了,可带来的,却是战书:“你们违反了我们之间的和约,擅自与罗马盟国开战。罗马大军已经集结,要对你们的行为作出惩罚。”

迦太基人苦苦地哀求着,他们根本不明白,这明明就是一个借口。罗马对迦太基的经济崛起早已咬牙切齿,只不过在苦等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兵机会罢了。

他们将要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

罗马的八万大军已经跨海而来,迦太基人仍然做着可笑的求和努力。

面对迦太基的和谈使者,罗马执政官森索里纳斯说:“好啊,先交出300名贵族儿童做人质。”

迦太基人交了。长久以来,那些迦太基贵族们爱财如命,为国家一分钱、一分力都不肯出,现如今,却要割舍自己的骨肉。

森索里纳斯一看,你们很乖嘛。马上提出第二个条件:“交出城中所有武器。”

迦太基人又交了。即使是最拙劣的谈判者都懂得谈判必须要有筹码,现如今,迦太基却忙不迭地将所有筹码拱手送出。他们已经不可救药。

森索里纳斯接下来的要求简直就是调戏了:“把迦太基城让给罗马,全体迦太基人不得在海岸三十里之内居住。”

什么?抢走祖宗七百年的基业,让一个以海为生的民族退居内陆。迦太基人再懦弱、再愚蠢,也无法接受这样的耻辱。

全体迦太基人都疯了。这个整天围绕利益打转的民族第一次爆发了血性。

却也是最后一次。

抢在罗马总攻令下达之前,迦太基人整日整夜地赶制武器。需要金属?熔神像!需要木头?拆房子!需要绳子?剪头发!

绝大多数迦太基人都是第一次走上战场,但他们无所畏惧。

奇迹发生了。罗马人以为他们面对的敌人是手无寸铁,可当他们开到迦太基,看到的却是众志成城。

这一次,没有投石机,没有凹面镜,没有阿基米德之爪,可罗马人仍然无可奈何。

他们是地中海世界的新霸主,所向无敌,当者披靡。可交出了所有武器的迦太基人,竟能将他们死死地拒之城外。

而且,一拒就拒了三年。

罗马城再度陷入了震动与恐慌。迦太基人的顽强精神让他们不可抑制地想起了魔鬼汉尼拔。难道,迦太基真是罗马克星不成?

而想起汉尼拔,他们也自然想起了另一个人,那个被罗马政坛抛弃的英雄。

他们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找到了一个人。按照这个人当时的资历,无论如何也不够格当执政官。可他却顺利当选了,而且被一致推举为攻打迦太基的总司令。

原因只有一个,他是西庇阿家族的传人,大西庇阿的养孙——帕布里厄斯·西庇阿,后世人称“小西庇阿”。

(待续)

这项任命改写了历史。小西庇阿终于抓住了迦太基防守的漏洞,率军一举攻破迦太基城。

按照以往的惯例,打到这个份儿上,膝盖向来很软的迦太基人早该忙不迭地投降了。可这一次,他们没有。

城墙没能守住,那就巷战吧!

可是,他们终于要为此前的愚蠢买单了。没有武器,没有城墙,靠什么去拼杀?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小说在线阅读_第16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史书一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第16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