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可西西里虽然很富,但政治上一直很混乱。希腊人和腓尼基人、希腊人和希腊人,始终在抢地盘。直到公元前4世纪末,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军事家:皮洛士的岳父,锡拉库萨的国王阿加索克利。他于公元前304年靠武力征服了西西里岛大部分地区,给这座小岛带来了短暂的统一。

然而十五年之后,阿加索克利去世,西西里又乱套了。公元前270年即位的锡拉库萨国王希罗二世试图重现阿加索克利的辉煌,开始四处平叛。公元前264年,当他将他的军队开向墨西拿,征讨那里的叛军之时,出事了。

出事的原因在于,这里是墨西拿。墨西拿在哪里?就在西西里岛最靠近亚平宁靴子尖的那个地方。正因为此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叛军情急之下,同时找了两个帮手。一个是横行地中海的迦太基人,另一个,是亚平宁半岛的新贵罗马人。

如果不是在墨西拿,他们纵然是请外援,多半也只会请常常插手西西里事务的迦太基人,而不会想到去找罗马人。那么,接下来的一切也许就不会发生。

首先到达的是迦太基人,他们顺利击退了希罗二世的军队,占领了墨西拿。罗马人不满意了,我乘兴而来,空手而归,算怎么回事?以前罗马人主要的精力都投在亚平宁内陆里面,没太关心西西里。如今跑过来一看,好家伙,强大的迦太基人都堵在家门口了,实在是令人很不爽的一件事。

罗马城经过了激烈的辩论之后,最终做了一个改变历史的决定:跟迦太基开战!

墨西拿离亚平宁很近很近,可再近,它也在西西里岛上。那就意味着,罗马人要想到墨西拿,就必须得坐船。而一旦坐上船,他们就要面对一个极其可怕的对手——迦太基海军。

咱们该说说迦太基海军了。

(待续)

大家或许都知道,这场即将开始的战争叫作布匿战争。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腓尼基人”在拉丁语里面,叫作“布匿克斯”。

我们知道,迦太基是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814年的时候就在非洲建立的一个商业殖民地,在今天的突尼斯境内。五百多年过去了,腓尼基的本部,什么推罗啊、西顿啊,早已被尼布甲尼撒、亚历山大等人蹂躏得一塌糊涂,可迦太基却越来越强大,腓尼基的富商们全都跑到非洲来了。腓尼基人这个称号也渐渐消失了,代之以一个新的名字,迦太基人。

如果说在世界各大主要民族中找一个最喜欢水的民族,那么我投腓尼基人一票。他们对于海洋的依赖和喜爱简直不可思议。无论他们在哪里开拓疆域,都绝对不往内陆跑,专门沿着海岸线漂。当初在亚洲的时候就是这样,现在跑到非洲还是这样。

他们的战略也很简单,从海上摧毁敌人的港口,切断当地人的海上生命线,从而征服当地土著,然后再雇佣当地土著来做他们的陆军,保卫国土。这一招屡试不爽,非洲西北沿海地区,全都成了迦太基人的天下。

通过对这些地区收税、收贡品,迦太基富得流油。据说雅典城顶峰时期的年收入,也才只有迦太基的20分之一。

这就是迦太基,希腊衰落之后独霸地中海的迦太基。

这个时候,他们突然听说,因为罗马人对于他们占领墨西拿的行为很不满,决定筹建一支海军,与他们对抗。

迦太基人乐了,没错,现在的罗马很好很强大,但也只是在岸上而已。陆上霸主罗马要挑战海上霸主迦太基,地点却是在海上,这不是找死么?你以为训练精良水手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情么?

罗马人也乐了:如果我们把大海变成陆地,那不就是我们的天下了么?

写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场景:赤壁之战。曹操的大军因不习水战,遂采纳庞统的连环计,以铁索连船,结果东南风起,被周瑜一把大火,把几十万大军烧了个干干净净。

当然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在细节上与史实稍有出入,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但大致上就是这个意思。可如果曹丞相有机会听到布匿战争的故事的话,或许他会考虑换种打法。

看看罗马人是怎么做的。请看下集——布匿战端(下)。

【162】 布匿战端(中)

同样是改造战船,罗马人的改造方式有点不大一样。他们设计了一种独门战舰,唤作“乌鸦”。

这种船其它地方与普通战船无异,唯独多了一样东西。这东西就是一座十一米长,一米多宽的木板桥,桥的一头接在船上,可以四处摆动。而另一头虽然悬空,却钉了一个长钉,像乌鸦嘴一样。开战之后,一旦有敌船靠近,战船就张开木板桥,只要桥能落到敌船上,那乌鸦嘴就会牢牢抓住敌船。这时船上的陆军就从桥上冲过去,与敌人展开陆战。

我们说过,当时的海战主要的战法都是靠撞的(参见第88节)。可是对乌鸦战舰来说,你还没等撞到它,就被它把你抓住了。根本没有什么陆战素养的迦太基水手几时见过这样的战法,连战连败。

没几年工夫,别说墨西拿了,整个西西里都快被罗马抢去了,只余下几个老牌根据地还掌握在迦太基手中。不仅如此,西西里岛西边的两个重要的海军基地,科西嘉岛和撒丁岛,也都落入了罗马人手里。

地球上瞬间兴起一个海军强国——罗马。

罗马人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号称水中不败的迦太基人竟如此不堪一击。他们开始膨胀了。罗马城中开始流传着这样的口号:冲出亚平宁,跨过地中海,占领迦太基!

于是,公元前256年,罗马大将雷古卢斯统兵杀向非洲。迦太基连忙派海军迎战,结果毫无悬念的惨败。迦太基朝向西西里的门户,朋角,被罗马人拿下。罗马人在此成功登陆,气势汹汹地直扑迦太基城而来。

迦太基人彻底崩溃了。连海军都打不过罗马人,在陆上跟罗马人打,哪里还有半分胜算。

迦太基人已经打算弃城投降,许多富商早已溜之大吉。如果不是某个人的出现,布匿战争将就此结束,所有一切后来的故事都不会发生。

正当此万分危急的时刻,拯救迦太基的英雄出现了。只不过,他并不是迦太基人。他的名字叫作桑西普斯。

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眼熟,在哪里听说过。

记性好的读者或许能想起来,伯里克利他爹也叫这个名字(参见第91节)。所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希腊人的名字。而这位出现在迦太基的桑西普斯正是希腊人,而且,还是斯巴达人。

他的一支希腊雇佣军及时出现在了迦太基,与雷古卢斯的罗马军团相逢。

横扫意大利的罗马军团,与重装步兵的祖宗希腊人相遇,结果如何?

一个人,一个头脑,击败了许多人,许多自以为无敌于天下,无所不能的人。

——(公元前2世纪的著名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

这个头脑,长在桑西普斯身上。在这一场双方兵力相当的对决中,桑西普斯巧妙地利用地形,并灵活使用了希腊步兵、迦太基骑兵、努比亚象兵的多兵种体系,大获全胜。罗马人几乎全军覆没,统帅雷古卢斯被俘。

顺便说一下双方的兵力对比。罗马:1万5千步兵,500骑兵;迦太基:1万2千步兵,4千骑兵,100象兵。

这就是发生在公元前255年,号称第一次布匿战争决定性战役的突尼斯之战。五年前,万里之外的长平,刚刚死了数十万人。无论中国史家再怎么夸张,古代东西方战争的规模也实在不在同一个量级上。

拿万余人作为保卫国土最后的本钱,这种事情恐怕也只有迦太基人干得出来。这主要还是因为迦太基浓重的商业特征。商人对土地的眷恋,远远不及农民。国家亡了,换个地方,一样赚钱。如果反过来,迦太基入侵罗马,罗马绝对不会只派这么点人来保家卫国。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罗马城也不可能派出邯郸城那等规模的军队。战国时代,各大诸侯的生产力水平,以及政府对人民的调动能力,已绝对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突尼斯战败后,罗马人表现出了人类战争史难得一见的义气之举。数百艘战舰向迦太基进发,目的只有一个:救出此战中没有阵亡的数千残兵。

迦太基人海陆双线层层阻截,还是被英勇无畏的罗马人杀出一条血路,将败兵救回。

罗马人的所作所为,堪称可歌可泣的壮举。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给它平添了几分悲情色彩。

364艘战船从非洲海岸出发,胜利返航。可数日之后,当他们抵达西西里时,只剩下80艘。

他们碰到了一个比桑西普斯更加可怕的敌人——风暴。

一场风暴,将罗马人的所有努力抹杀,甚至摧毁了罗马海军的全部主力。抹不去的,是罗马人的精神。

到此为止,罗马的战士们是光荣的,耻辱属于统帅雷古卢斯。

但接下来的一幕,洗去了雷古卢斯身上所有的耻辱,并使这个名字流芳百世,成为两千年来意大利人心中永远的英雄。请看下集——布匿战端(下)。

【163】 布匿战端(下)

话说雷古卢斯自从战败后就一直被关在迦太基,足足当了五年俘虏。五年里大大小小罗马和迦太基也打了几架,打得迦太基很受伤。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小说在线阅读_第1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史书一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第1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