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公元前4世纪末,雅典和科林斯之间活跃着一个有趣的人,他就是苏格拉底的徒孙,所谓犬儒主义学说的开创者,崇尚简朴自然,整日生活在木桶里,高呼“像狗一样活着”的哲学家——第欧根尼。

一次亚历山大专程去拜访他,应该是在平定雅典叛乱之后,远征波斯之前。显然,亚历山大很崇拜他,见到这位久仰的学者,很激动,对他说:“您有什么要求么?我会十分乐意效劳。”

第欧根尼潇洒地答道:“好吧。我的要求就是:请站到边上去。你挡住我的阳光了。”

在左右的目瞪口呆中,亚历山大说出了一句让他们更加目瞪口呆的话:“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意做第欧根尼。”

(待续)

这就是亚历山大,一生矢志将希腊文明之光布于世界的亚历山大。

这其中不能不提的是他在他最珍爱的埃及建立的一座重要的城市——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一生建立了十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但以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这座最为著名。亚历山大在这里建造了一个藏书数十万册的图书馆,后演变成一个包含天文台、实验室、解剖室、植物园、动物园的大型研究院。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这里将成为这场世界文明大交流的中心。以欧几里德为代表的一批伟大的智者,将在这里写下他们那些改变人类思想史的巨著。

亚历山大走到哪里,就把希腊文明带到哪里。这一事实是明显的。但还有两个事实,看起来没有那么明显,但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却不可忽视。

其一,在人类的古文明中,世俗的权力与宗教总是紧密相连的。埃及、苏美尔、巴比伦、亚述、波斯,莫不如此。希腊文明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一现象。他们独特的人性化的神话体系,在整个世界文明版图中,显得卓尔不群。

但是,希腊文明的大传播,却未能将这种信仰同等规模地传播开来。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亚历山大自己。

在锡瓦的神庙中,亚历山大迷上了阿蒙神。此后,他便以阿蒙的使者自居,并有意无意地将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与阿蒙结合起来。再后来,成为帝国主人的亚历山大要求他的子民将他自己奉若神明。

史学家们普遍认为,亚历山大在东方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是执着于权力、神化给他带来的巨大满足感。但我觉得并不见得。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难道真的能把希腊政治上的人文精神移植到亚洲大陆么?给波斯、埃及的人们灌输民主?完全不同的种族,风格迥异的文化,究竟怎样在政治上实现统一?

对于一个普通的希腊人而言,这或许不是个问题。我们是文明人,他们是野蛮人,我们来统治他们好了。

但对于胸怀天下的亚历山大来说,这却是个大问题。希腊的小城邦政治在他的帝国里面已经再没有用武之地,他必须从东方的文明中汲取营养。

于是乎,君权神授,这个古老的传统在这位超级帝王身上得到了复兴。无形中也为数百年后两大新的宗教与政治的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东方世界土地肥沃、都市繁华、交通便利,无一不胜过贫瘠的希腊本土。于是,希腊人民大批外流,去东方享受生活。曾经在这些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城邦公民权、道德准则、公共事务开始变得无足轻重。而这些,正是希腊文明的内在支柱。离开了这些,这片神奇的土地终于不再神奇。

在这次自发的民族东迁中,希腊文明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希腊商人也发了大财,甚至汇票、保险业等业务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世界商业的发展。但是,大量的人口流失、人心思变,却使得希腊本土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我们才真正永远地告别了古希腊文明。

苏格拉底、柏拉图、梭伦、伯里克利、米提亚德、迪米斯托克利、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希罗多德、菲狄亚斯,包括我们甚至未曾有暇提及的伊索、希波克拉底、欧里庇得斯、米隆······辉煌的雅典,随着这些伟大的名字一起离我们远去。

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上,雅典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是独一无二的。如今,一切都结束了。

与亚历山大一样,希腊文明在追逐中得到,也在追逐中失去。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以其个人成就大大改写了历史。与此同时,另一个人物,却也在悄悄地做着同样的事情。他的身上,远没有亚历山大那般耀眼的光环。但他对于人类世界的影响,恐怕并不逊于那个功绩彪炳史册的帝王。

公元前4世纪末,两个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人物比肩而立,那真是一个传奇的时代。该讲讲这个人的故事了。请看下集——思想王朝。

【125】 思想王朝(上)

17世纪初,一个叫做伽利略的意大利人在比萨斜塔上扔下一大一小两个铁球,结果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因为一举推翻了一位大师在两千年前提出的物理定律,伽利略名震天下。

这是一个流传极广,妇孺皆知的故事。尽管后世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个故事其实是假的。但伽利略的名字,还是与这个故事一起传遍世界。不过,伽利略在科学上划时代的成就,确实是货真价实,他推翻那位大师,也确有其事。可我们不禁也会想,那个能够禁锢人类思想两千年之久的大师,究竟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有人说,17世纪那场科学发现浪潮中的每一个进步,都必先以推翻他作为开始。看来,这个人物错的很离谱。但是,能以错误统治世界两千年,似乎更加说明了此人的非比寻常。

不用说你也知道,这个两千年来的思想帝王,叫做亚里士多德。

评说亚里士多德实在是件很累人的工作,因为你会发现,这个伟大的头脑,几乎涉足了当时人类所能涉及的每一个思想领域。

以单枪匹马之力,承载一个时代的智慧,至少在至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何况,他承载的,是一个那样伟大的时代。

说亚里士多德,我们甚至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还是先讲讲他的身世吧。

他出生于公元前384年。这一年,中国正值三晋反目、中原大乱,希腊正值《国王和约》之后,斯巴达肆意妄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都乱成一团,谁都不会想到,一个彻底改变人类思想史的头脑在这时悄悄出世了。

而且,跟亚历山大一样,他也是“野蛮人”。

因为亚历山大的缘故,我们对“蛮族”马其顿的大名都已经耳熟能详。而在讲述马其顿的历史时,我们还曾经屡次提到过另一个地区的名字——色雷斯。

色雷斯位于马其顿东边,巴尔干山脉以南,大部分属于今天的保加利亚。在公元前4世纪,和马其顿一起,是希腊北部文明边缘地带最重要的两个地区。这里盛产金矿,曾是腓力振兴马其顿时一个主要的财富来源。

马其顿出了一个亚历山大,色雷斯却也不含糊。早在亚历山大出生二十多年前,色雷斯就出了一个几乎同样伟大的人物——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野蛮人”这一事实很重要。这注定了他与亚历山大一样,视野没有拘泥于希腊文化之内。他们既吸收了希腊文明的滋养,又有着超越希腊文明的胸怀。这才使得他们在西方历史转折点上,发挥了重大而又独特的影响。

在我看来,在亚里士多德头上的那些所有“家”的头衔当中,他首先应该是一个科学家。这恐怕和他的出身有关。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的宫廷医生。在亚里士多德很小的时候,就从父亲那里学了不少解剖学。终其一生,亚里士多德始终对生物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他的很多思想里,我们都可以看到生物学的影子。这使得他与希腊其他哲人的思想,显得十分不同。我们可以把生物学算作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第一个重要标签。

但最终亚里士多德还是没有成为一个纯粹的医生、生物学家或是科学家,而是以一个重要哲学家的声名流传于世,当然还是因为他的老师——柏拉图。

柏拉图因遇上苏格拉底而走向哲学,亚里士多德也正是因为遇上柏拉图而走向哲学。当然,他不是遇上的,而是主动去找的。

大约在亚里士多德十七八岁的时候,他慕名来到了雅典的柏拉图学园,投于这位当世第一高人门下,一呆就是二十年。

亚里士多德平生恃才傲物,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恐怕没有一个他是看在眼里的。但是对三个人他恐怕是有着特殊的感情,柏拉图是第一个。

我们可以看看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死后写的悼词,饱含深情:

“对于这样一个奇特的人,坏人连赞扬他的权利都没有,他们的嘴里道不出他的名字。正是他,第一次用语言和行动证明,有德行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我们之中无人能与他媲美。”

(待续)

柏拉图也十分喜欢亚里士多德,一个著名的轶事是一次柏拉图在学园里讲授一篇他自己写的关于“灵魂”的文字,结果不知道是因为太深奥还是太枯燥,讲着讲着,发现学生们都走光了(这也可见那里的学术空气有多自由),但只有亚里士多德还坐在那里,认真地听着。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小说在线阅读_第1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史书一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第1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