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之后,亚历山大将战败的底比斯交给了它在希腊内战中的宿敌——普拉提亚和忒斯皮亚。还记得这两个城邦么?一个是希腊人完胜波斯的光荣战场,另一个,派出了七百名勇士,与列奥尼达一起躺在了温泉关。

曾经抗击异族的英雄啊,如今,他们却对自己的希腊同胞做了一个共同的决定——请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彻底摧毁。

希腊,希腊,百余年前,你们还在并肩战斗。

什么时候,这里已变成自相残杀的舞台。

英雄变成了小丑,

勇士变成了废柴。

这就是自由吗?

这就是自由的代价吗?

已经被反复无常的希腊人搞得出离愤怒的亚历山大并没有拒绝这个提议。

疯狂的马其顿士兵冲进了底比斯。在这一刻,马其顿人又显出了野兽的本性。底比斯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

第二天,当人们向废墟放眼望去,满目疮痍。这是,大家猛然发现还有一座庙宇和一幢民房极刺眼的矗立在那里。

那是亚历山大下令保留的,他不愿意伤害神灵,也不愿意损毁那位百余年前享誉全希腊的大诗人品达罗斯的故居。

但这两幢房子,在遍地的残垣断瓦中,是那样的不协调。它们仿佛两根尖利的钢针,深深地刺在亚历山大的心里。

所有亚历山大身边的人都知道,他其实是一个极重感情又极纯朴坦诚的人。他对待朋友有如常人对待恋人一般,他对待女子的尊敬或许超越了那个时代所有的人。

曾经有一次,他的下属在半夜把一位绝色美女带到了亚历山大帐中。亚历山大问道:“你怎么才来?”女子答道:“我要先服侍我丈夫睡下。”亚历山大立刻辞退了那倾国倾城的美女,转而大骂那位属下道:“你知道么?你险些害得我成了一个奸夫!”

他的心中,有着极强烈的道德观念。这种道德,甚至远远超出了世俗的范畴。常人认为是正常的行为,如果在他看来会伤害到别人,哪怕是一点点,他都不愿意去做。

就是这样一个人,刚刚下了那样一道命令,摧毁了一座希腊名城。他眼看着自己手下的士兵在城中无恶不作,他眼看着那里的人们,他同样深爱着的人们,被屠杀,被蹂躏,还有3万人因为他的一句话,一夜之间沦为奴隶。

他有着对全人类最深沉的爱,却无法控制自己血液中的野性。

这种野性,随着他功业的越发辉煌,随着他形象的越发高大,也越发无法控制。

一个底比斯女子被带到了他的面前。

很明显,又是一个在这场战火中饱经蹂躏的女子。但是她曾以财宝作诱饵,把一名马其顿军官骗到井边,而后将他推入井中,搬块石头把他砸死了。

这位可怜的女子总算是为自己和自己全家的飞来横祸出了一口恶气。此时即便面对希腊人口中的魔鬼,马其顿的杀人魔王亚历山大,她也已全无惧色。

面前这个凄惨而刚毅的女子彻底刺痛了亚历山大的心。他宽恕了她,还撤销了她所有家人的奴隶身份,归还了她家的所有财产。

亚历山大很后悔。但底比斯已经不存在了。

作为对底比斯的歉疚,亚历山大把他的悔意都倾注在了雅典身上。他完全宽恕了这场叛乱的始作俑者,雅典,甚至宽恕了罪魁祸首狄摩西尼。

对雅典的这种复杂的感情伴随了他的一生。日后,他无数次地把从亚洲获得的战利品运往雅典卫城,萨拉米湾战前雅典浩劫时被抢走的各种雕像又被亚历山大如数抢回。

啊,雅典人!

你们是否相信

为了你们的赞美

我饱尝艰辛

这是亚历山大在一场苦战胜利后吟出的诗句。

亚历山大,或许真的是一个一生都生活在矛盾与痛苦中的人。

不管怎样,底比斯大屠杀后,希腊诸城邦死心塌地归顺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终于踏上了他真正的追逐梦想之路。请看下集——逐梦东方。

【120】 逐梦东方(上)

公元前334年春天,一支三万五千人的大军渡过了赫勒斯滂海峡,在阿比多斯港登陆。在人类的历史上,第一次有一支来自欧洲的军队,以征服为目的,踏上了亚洲的土地。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然而,在这么伟大的一个历史时刻,却找不到这支远征军统帅的身影。

亚历山大到哪里去了呢?

这是一个早已拟定好的行军计划。亚历山大为他的军队挑选了一条直通波斯的大路,而他自己,只带了一小队随从,却出现在了西南方的一个角落。

他为什么会抛弃他的军队,而绕路西南呢?

这不是阴谋,不是偷袭,也与任何战术无关。这一切,只为了他的梦想。

因为,这里座落着一个古老的城市——特洛伊。

终其一生,无论亚历山大走到哪里,枕头下面都始终摆着两样东西,也只有这两样东西。

一个,是护身的匕首。

另一个,是一本《伊利亚特》。

特洛伊城外的那座传说中的阿基琉斯之墓边,亚历山大脱去了战袍,按照希腊最古老的习俗,赤身裸体绕着坟墓尽情地跑着。

在这一刻,他已不是亚历山大。他的灵魂,已经融入了那个古老的传说。

快乐的阿基琉斯

你的生前

多少忠实的朋友伴你左右

你的身后

又留下了多少赞美你的诗篇

他高唱着,想象着,他梦见自己已经化身为了那位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他当场发誓,自特洛伊开始的这场欧亚之争,一定要在他手中结束。

在这里,他真正踏上了那条通往梦想与辉煌的道路。

却也在这里,似乎也冥冥中写就了他那悲剧的结局。

离开了特洛伊的亚历山大与大部队会合,正式向波斯进发。

历史上从未有过一支如此规模的大军登陆亚洲,波斯人早已严阵以待。波斯帐下希腊雇佣军的首领门农向弗里吉亚总督阿西里斯建议,将周围的土地全部烧焦,让亚历山大的部队得不到补给。

这是一条极毒辣的釜底抽薪之计,当时马其顿国库空虚,亚历山大千里远征,军粮却只能支持一个月。

然而,阿西里斯拒绝了,并说出了一句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话:“在我的领地上,绝不允许一座房屋被烧。”

自古以来,战争都是极致的碰撞,搏命的对决。为了战斗的胜利,向来可以不择手段。所有的民众,总是可以随意牺牲的棋子。为了自己的荣耀与辉煌,有多少人会真心考虑那些与他不相干的人们。

然而阿西里斯却做到了。他拒绝了那条可以给他带来荣耀和辉煌的建议,保存了他治下子民的家园。

没错,他最后失败了。甚至因兵败而不得不自刎谢罪。许多人认为,是他的愚蠢,错失了一次最好的挫败亚历山大的机会。但在我看来,这样的失败者,是可敬的。我在茫茫史册中翻出了这个毫不起眼的渺小而卑微的形象,我愿意永远向他致敬。

(待续)

五月的一个黄昏,亚历山大的大军来到了格拉尼库河的河边。河的对岸,是严阵以待的六万波斯守军。

双方对峙在格拉尼库河的两岸,河并不宽,水也并不深。但谁也不敢贸然进攻,空气变得极其凝重。没有号角,没有喊杀声,好像在比拼心理的极限。

太阳渐渐落下去了,双方开始等待退兵的命令。大约明天才是决战的日子。

正当此时,马其顿阵前闪过一个身影。他头戴金盔,身披金甲,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只见他向闪电一样,飞速地径直向河边奔去。随即,进攻的号角响起,马其顿的右翼骑兵开始向波斯人猛扑过去。

他们竟要强渡格拉尼库河!

怕什么,他们的统帅冲在最前方。那道格外醒目的金色身影仿佛照亮了马其顿的前程,在那道金光的鼓舞下,马其顿人个个奋勇争先,以一当十。波斯人死死把守的河岸,竟被马其顿的长矛重骑兵冲得连连后退,让出了一片空地来。

马其顿的后续部队陆续冲上岸来,与波斯人战在一处。

但是,那身几丈开外都清晰可辨的金色盔甲却也成了战场上最显眼的目标。波斯人的标枪与大刀纷纷向亚历山大这边招呼过来。

一个不小心,亚历山大头中一刀,好在金盔救了他,可是头盔已被削去一半;又一次,一柄短刀已几乎挨到了亚历山大的后背,若非马其顿大将克雷塔斯飞身赶到,将那敌人的右臂齐齐斩断,恐怕亚历山大早已变成刀下亡魂了。

终究,马其顿人在气势上彻底压倒了波斯人,波斯全军溃退。马其顿完胜。

这就是著名的亚历山大东征四大战役中的第一战——格拉尼库战役。

就战局来说,这不是左右最终局势的决定性战役,但对马其顿来说,恐怕是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毕竟,这些马其顿人虽然个个熟知马拉松和色诺芬的传说,但谁也没有真正和波斯人交过手。如今,他们开始真正相信,即使他们的敌人有着数倍于他们的兵力,即使他们远离故土,在敌人的地盘上作战,可最后的胜利,也必将属于他们。

对亚历山大来说,恐怕是他有生以来最危险的一战。他险些就命丧这里。但没有他舍身忘死的鼓舞,马其顿人即便能够取胜,也不可能胜得如此回肠荡气,如此气势如虹。

这是亚历山大用生命铸就的辉煌。他在东方的传奇,从这里开始。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小说在线阅读_第1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史书一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第1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