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如果我要选一个领导我的人,那我一定要选这种人。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重耳的运气,跟着他,也许最终会失败,会一无所得,可是我们至少享受了这个追求梦想的过程。狐偃、赵衰们才高八斗,早就在春秋大乱中看惯了成败兴衰,为什么不能痛快一回呢?

第二,即便在最危难的时候,重耳也不肯以国家的利益做半分交换。

我立刻想起了郑厉公姬突寄居宋国之时,为求复位,满口答应宋庄公提出的天价条款(参见第38节),之后又赖帐不给的故事。

这其实是人类的常态。论才华,屡献奇策的姬突未必输于重耳。可是,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看到那棵救命稻草的时候,都会陷入疯狂,没有什么不可以抛弃,没有什么不可以交换。

在他们眼里,重耳一定疯了。

有求于人却不肯轻许重诺,寄人篱下又胆敢口出狂言。重耳似乎是疯了,可只有这样的疯子,才会在落难逃亡之际,还有一批才智高绝之士与他肝胆相照,生死相随。

楚国大将成得臣说:“这样的人,还不杀了他?”楚成王说:“不!”

有人说,楚成王错了。我说,不,楚成王没有错。

英雄惜英雄,只有英雄才会惜英雄。楚成王最终会输给重耳,可他的失败不能抹去他的辉煌。楚成王,既创下了霸主的事业,又兼具霸主的情怀。真一代豪杰也!

历史,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英雄际会,才显得那么精彩,那么值得我们挂怀。

重耳在楚国一直待了下去,直到公元前637年,晋国新君与秦穆公结仇(这个故事后面会讲到),故秦穆公将重耳从楚国招去,聘为女婿。然后举大军攻晋,破城,杀国君姬圉,拥立重耳为晋国新君。重耳终于在六十二岁高龄登上君位,是为晋文公。

秦国刚刚兴起,对晋国却想揍就揍,可见晋国国力在内乱中已经衰弱到什么程度。晋文公与之前的几位霸主一样,面临着艰难的考验。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一个国家在困难面前同样具有契机。

由于晋国统一之后,开始与北方狄族通婚杂居,晋文公本身也有一半狄人血统,因而晋国没有狄族侵扰之患。新近强大的西方秦国有与自己有姻亲,楚国距之尚远。因而晋国有了一个暂无外患的发展机遇。

但国际局势是瞬息万变的,机遇其实转瞬即逝,关键在于能不能把握。把握住的那几个人就成了春秋霸主。

晋文公把握住了,靠的是跟随他一起饱经磨砺的智囊团。

晋国学习了管仲治齐的政策:减轻农民赋税,兴修水利,重农的同时发展商业,降低关税,修缮道路,同时打造兵器,大肆扩军。

对明君贤相来说,兴国总是很快。又是短短几年工夫,晋国一跃成为中原第一强国。

而在晋文公复位、接位、兴晋的这几年,楚成王也没闲着。除了齐国之外,什么郑、宋、鲁、卫、陈、蔡、许、曹这些排得上号的中原大国已尽数成为了强楚的附属国。

可姬重耳,不会甘心附庸楚国的,哪怕楚成王于他有恩。中原新贵与天下霸主,终不免一战。

一场决定天下格局的大战即将打响。请看下集——城濮争雄(下)。

【50】 城濮争雄(下)

这是春秋的首场强强对话。拉响导火索的任务是由宋国完成的。

泓之战后,宋襄公伤重身亡,继位的宋成公投降楚成王。但这纯属是形势所逼,宋人以商代遗老自居,岂会甘心投降被他们视为蛮夷的楚国?晋文公威望日高,宋成公就开始向晋国暗送秋波了。

正在向齐国劳师远征的楚成王得知了宋国的意向,很是不满,打算给这个不听话的小弟一点颜色看看。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亲率楚、陈、蔡、郑、许五国联军围攻宋国国都商丘。宋成公连忙派人向晋文公求救。

一场精彩绝伦的棋局拉开战幕。

开局,晋国困境。

难题出给了晋文公。

毕竟,他返国仅仅四年,很多工作都没做完,如今就与天下第一强国楚国开战,显然不是时候。

但是,如果等楚国收拾了宋国,霸业进一步巩固,自己日后想振臂一呼,恐怕再也不会有人响应了。而且等宋国力尽降楚,齐国也不会是楚国的对手,也将被大大削弱,楚国霸势一成,自己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打?还是不打?

第一步,晋国出招。

最终是晋文公两大智囊先轸和狐偃坚定了晋文公的决心。

先轸说:“当初流亡宋国之时得宋襄公厚赠,如今宋国又因背楚向晋遭此劫难,晋国岂能坐视?取威定霸,在此一举!”

但晋楚的实力毕竟有差距,狐偃提出了一个办法,他建议道:“曹、卫两国刚刚臣服于楚,我们如果去打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皆可免灾矣。”

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策略,举兵向曹、卫两国开去。结果拿下卫国五鹿,并继续进军,与齐昭公在敛盂会盟。

第二步,楚国拆招。

楚成王岂是等闲之辈。他决意不救曹、卫,死打宋国,一定要拿下商丘。

这是一个高招。没有楚国的援助,晋文公会顺利拿下曹、卫。可宋国的实力与地位远非曹、卫可比,如果楚国拿下宋国,仍将夺取全局的主动。

对晋国来说,宋,不得不救。

第三步,晋国应对。

皮球被踢回到了晋文公怀里。

怎么救?硬拼么?打不过。

虽然齐与晋结盟,秦与晋结亲,但谁也不想直接和楚国作对,齐、秦两强均处在观望状态,不肯插手。除非拉这两国下水,否则,晋单挑楚国,胜算太小。

解决问题的又是先轸,一个绝妙的计策改变了战局。

他让宋国找晋国搬救兵的使者回去,把给晋国准备的厚礼分赠齐、秦两国,请他们出面调停,让楚国罢手。但同时,却把从曹、卫抢来的土地分给宋国。

第四步,楚国犯错。

把楚国的两个新附属国的土地分给背楚附晋的宋国,楚成王的面子往哪儿搁?

人一旦当上了霸主,就把曾经的韬光养晦忘到脑后去了。郑庄公如此,楚成王亦是如此。

楚成王严词拒绝了齐、秦的调停。齐、秦两国既爱宋成公的厚礼,又恨楚成王不给面子,愤然加入晋国战团。

高手拆招,楚国第一次落了下风。

第五步,楚国奇计。

齐、秦的加入,强弱形势立转。楚成王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失策,自己率一队人马退回申邑,以防被齐、秦抄了后路,并命令围困宋都的成得臣见机行事,知难而退。

在那个时候,若问谁是天下第一名将,问遍中原列国,得到的答案只会有一个,那就是成得臣。楚成王的威望,差不多有一半是成得臣打出来的。

因其战功赫赫,斗子文将令尹之职让给了他。他总揽了当时第一强国的军政大权。

此人绝非浪得虚名,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他想了一个主意,让晋国进退两难。

成得臣派人与晋文公交涉,说只要晋国撤去军队,让曹、卫复国,楚国就解了宋国之围。

插:计策分析。

如果晋国同意,那等于把吃下去的战果曹、卫再吐出来,而宋国本就还没被打下来,楚国什么损失都没有。而曹、卫复国,宋国解围的功劳全部记在了楚国的头上。晋国忙活了半天,从霸业到实惠,啥也没捞着。

可是如果晋国不同意,那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就从楚国转嫁到了晋国的头上。你晋国本来是来救宋的,现在人家说不打了,你又不同意,这不是搞笑么?齐、秦还帮忙调停了半天,你这不是玩儿我们么?更不行。

成得臣妙手,“将”!

第六步,晋国阴谋。

我真忍不住要为成得臣叫好。可惜的是,他碰上了他命中的克星,这个时代真正的第一高手——先轸。

巨大的难题,在先轸那里被轻松化解。方法很简单:把开战的罪责重新推到楚国头上。

先轸暗地里答应让曹、卫复国,稳住他们。然后,扣留了成得臣派来的使者。

打蛇,就要打七寸。先轸一刀就戳在了成得臣的软肋上。成得臣,最大的弱点就是心浮气躁。

第七步,楚国上当。

成得臣果然气得跳脚,把楚成王“知难而退”的教诲抛到了九霄云外,撤去商丘之围,率大军北上,直向晋军扑来。

晋国完全占取了以逸待劳之势。晋文公早有准备,履行当初的诺言,退避三舍,以让楚军。

这一退,退出了海阔天空。

疲劳的楚军更加疲劳,急躁的主帅愈发急躁。

成得臣得意地喊着:“今日必无晋矣!”可惜将要没有的却是这位功勋名将的性命。

第八步,城濮决战。

双方在城濮城外摆开阵势,在一系列的过招之后,终于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

楚国联军方面,有左、中、右三军,中军由成得臣率领的楚军主力,左军为申、息联军,右军为陈、蔡联军。

晋国联军方面,晋军分上(居右)、中、下(居左)三军,齐、秦在后方压阵。

结果,没用齐、秦动手,先轸就摆平了楚国联军。靠的,是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布置。

布置的核心,是在三军之中各分出一个前队,布置下具体的任务。

上军前队:诱敌。一与敌接触就向右假装溃退,等待信号,配合主力反击。

中军前队:掩护。只负责阻止楚中军前进。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小说在线阅读_第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史书一册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论中西全史——人类的『史记』,当代的『通鉴』第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