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昨日军统 (721)

许多年以后,鲁金林也在回忆中谈到当年的一些“趣事”,他说:

“民国廿九年,陶一珊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少将处长,那时期,各地稽查处业务多由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监督指导,人员亦由该局派遣。某晚陶一珊乘车经化龙桥与小龙坎之间,遇见对面来车车灯不关,重庆山路公路不宽,依交通规则,两车相遇均应关大灯,开小灯,避免照射来车妨碍视线,以策安全,开大灯,相互照射,容易肇事,两方面都有危险,无异拿自己性命开玩笑。”

鲁回忆说:“陶一珊立即下车趋前理论,对方态度极不友善,一言不合,双方发生争执,曾有人身攻击语言,彼此相互伤害,彼此都是亲自驾车,陶一珊在气愤之时,忽然得知是孔二小姐,陶一珊为顾全大局,当场以个人名义非常客气的表示歉意。”

鲁金林说的这件事,沈醉也曾提及,且当时他就在陶一珊身边。

沈回忆说:“当时稽查处的特务们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但对豪门权贵却又得卑躬屈膝。我亲眼见到陶一珊对孔令俊(即孔二小姐)的那一幕丑剧,至今未忘。有一天陶亲自开车,于夜间带着我和几个稽查员去白市驿飞机场处理紧急案件。我们的车经山洞附近时,对面开来一辆轿车不关车前大灯,一直向我们的车迎面直闯。陶一再用开灯熄灯向其示意,对面的车也不理会。”

沈醉说:“陶一贯横行霸道,开车一向不肯让人,遇到这种情况,他自然不服气,也立刻把大灯开亮逼着过去。两车紧紧顶在一起之后,陶立刻跳下车去想训对方一顿。我坐在车前看得很清楚,对方开车的是一个身着男人服装、歪戴着帽子的年轻人,听到说话才知道是个女人。”

沈回忆说,当时这个女人用“极傲慢的口气”向陶说:“我道是什么了不起的人敢这样,原来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少将!”

沈醉说:“陶听了气得面红耳赤,正待发作,恰好重庆丨警丨察局长唐毅的车子也赶来停在旁边,唐跳下车立刻恭恭敬敬地向她敬了一个军礼,并马上向陶介绍,‘这是孔二小姐!’她哼了一声便问唐:‘这家伙是什么人?’经唐向她说明后,她竟用命令一样的口吻向唐说:‘今天我还有事,来不及问他,明天你带他来见我!’”

沈回忆说:“陶回到车边,口中虽然硬了两句,经唐劝他快让路,他便和我换了个位置,要我开车。他坐在我旁边,一路上一语不发。当时我们的确都不认识这个臭名远扬的人,因她刚从香港到重庆不久。第二天,唐果然来邀陶一道去向她赔礼。事后虽然不少人骂陶是‘软骨头’,但他回来后却若无其事。”

在回忆中,鲁金林也说:“事后在周会上(当年称为总理纪念周,简称为纪念周),(陶一珊)报告事情经过犹有余悻。”

许多年之后谈及此事,鲁金林委婉地说:“同仁对陶一珊处理此事,平心而论,毁誉参半。”

鲁还说:“事隔五十多年了,现在台七十岁以上军统局人员多知其事,曾任东吴大学教授暨前司法行政部主任秘书的李甲孚救授,即任小龙坎稽查所所长,与作者曾是陶一珊的部属,陶的报告,我们都在场,李甲孚大我三岁,我们与孔二小组年龄差不多,那时还年轻,难免气盛,听了陶一珊的片面之词,深觉陶一珊大受委屈,为他不平,因为取缔交通紊乱,正是我们的稽查处职责之一,用句时髦话,‘谁怕谁’。初生之犊,不畏虎也。”

在回忆中,鲁金林还提到南岸稽查所一个“交通员”的故事,他说:

“当年军统局在重庆南岸置有专任交通,传送重庆江北速密文件,以免泄密,那时由于日本高科技优于我方,利用科学方法无线电报易被侦测破译,重要情报专人投送反而妥当,南岸坡多,骑马方便,军统交通不同于一般信差,甄拔刚离校青年以准少尉充任。”

鲁说:“孔二小姐喜着男装,也爱骑马郊游,日久相识某交通干员,二小姐纡尊降贵,一时兴起,约定某交通干员和她骑马爬坡比赛,看谁先到达山顶,交通干员大喜,骑马是他的专业,让孔二小姐放马先行。”

鲁说:“二小姐走大路,不时回头未见交通干员人马踪影,以为她自己赢定了,谁知快到山顶,早见交通干员坐在上面向她挥手致意,神色自若,马在吃草。她心中纳闷,问交通干员是怎么上来的。”

交通员“笑嘻嘻”地说:“你走大路好走,但路途遥远一倍,这一带山路我经常走,很熟识,小路难走却近得多了,有些地方那里是骑马,还要用尽气力拉马上坡,就是这样么。”

鲁金林回忆说:“(交通员)边说边将双手一摊,头低下去,感到不好意思似的。孔二小姐听后不觉大笑,认为这交通干员,年轻老实坦诚,没有欺骗她。”

鲁金林说:“二小姐堪称奇女子,遇强则强,遇弱则弱,也有她风趣可爱的地方。民国卅年七月,我在重庆市郊白公馆,听一位同时被囚的难友说,他就是那位担任交通工作的职员。看样子他憨态可爱,交通干员戏奇女子的趣事可信性极高。”

南岸稽查所的现任所长,就是劳建白——关了两个星期之后,劳平级调动——换到南岸继续当所长。

南岸稽查所的“驻所”就在海棠溪,与宪兵队毗邻,而张毓中的“特别警卫组”(其实只有张一个人)也借南岸稽查所为掩护。张回忆说:

“由于南岸连年来的发展极为快速,政府以海棠溪为中心,先后设立的机构和公营事业单位几近百个。彼此之间,公务和业务上的接触、人际间的应酬等等,日渐频繁,使社会形态急速变更,环境顿形复杂,摩擦、纠纷、冲突等情事时有所闻。就警卫安全而言,势必多有顾虑。就连宪兵队和检查所也有明争暗斗的现象。”

张毓中评价说:“宪兵队一向素质高,训练精良,纪律严明,忠贞不二,向有‘铁卫军’之声誉,深得领袖信任,权力颇大,为军民所敬畏。然部分官兵恃宠恣纵,为美中不足之处。当时驻扎海棠溪的宪兵队队长,就自负自大,对南岸检查所,处处排挤,时有摩擦。实际上检查所的人员,全出身军统局,是戴副局长特别遴选、严格训练出来的,个个均非泛泛之辈。”

张毓中出身军统,很自然的,会把这种争端的肇因,更多地归于宪兵队,他说:

“戴副局长自负责情报任务以后,在政府领导中心中脱颖而出;继而西安事变,慷慨赴难;及至抗日战争开始,更大显身手,屡建奇功,深得领袖倚重。凡有关‘情报战’的重要工作,包括领袖安全的护卫工作,几全集军统局于一身,海棠溪就是他工作的重点之一。而宪兵队受到时局的影响,环境的演变,大权日渐旁落,虽无可奈何,却心有所不甘。为确保领袖安全,我就将实情面报王侍卫长,王侍卫长马上表示对此事的重视与关切,命我多予劝导化解。”

按:“王侍卫长”即王世和。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5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第75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