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昨日军统 (596)

搞掂了杨虎,戴笠可以放手去做了,唐新回忆说:

“戴氏在受命之后,似已胸有成竹。他第一步是在重庆、西安、与湖南衡山,设立规模颇大之查缉干部训练班,(以下简称查干班)命令军统局各单位,迅将无工作作用与应行撤退人员,经过甄别后,一律保送查干部受训。并在时间上,力求与各省缉私处布建计划相配合。各省分支机构所需工作人员,由三个训练班源源供给,人员问题,因而顺利解决。”

对此,军统局人事处干部刘非回忆说:“1941年蒋介石决定在国民政府财政部成立缉私处,并在各省设分处,派任戴笠为处长(1942年扩大为署,各省分处改为处),主管对走私的查缉工作。军统利用这个机会同时在重庆、衡山和西安开办了三个财政部查缉干部训练班,每个班都办了两期,每期各约三百人。多数从军统各特警班受训学生中调来,毕业后派到各地查缉所担任查缉员,也有少数派在军统其他部门工作。重庆班的负责人第一期为陶一珊,第二期为余克剑。衡山查缉干部训练班设湖南衡山,负责人胡靖安,其他情况如上述。西安査缉干部训练班设陕西西安,负责人乐干,其他情况与重庆、衡山两个查干班相同。”

余克剑,1907年生,湖南长沙人,军校六期毕业。

余虽然是六期生,但他是在南京“中央军校”入学的,因此他并不是戴笠的同学。

此后,戴笠即以上述三个“查干班”毕业的学员为基础,着手在各地成立缉私分处。军统人事处干部黄康永回忆说:

“上述三个班的学生,都是从军统局各外勤秘密单位抽出来的。军统秘密单位有一些人已暴露身份,不能再继续长期活动下去,戴笠就命令分批抽调百分之四十送入查缉干部人员训练班训练。这三班的毕业生,都由军统局人事处和缉私署人事室主任万铁良分配工作,分配在各省缉私处担任查缉所所长、分所长以及各级查缉员。”

各省缉私处下的查缉所,黄康永以广西举例说:

“广西缉私处处长杨继荣,分布的查缉所有:柳州查缉所,所长钟可庄;桂林查缉所,所长谢代生;百色查缉所,所长王力;龙州查缉所,所长罗东藩;梧州查缉所,所长陈达人;玉林查缉所,所长卓文治;南宁查缉所,所长陈寿筠;靖西查缉所,所长凌炎南。”

据黄回忆,各省缉私处的处长,先后主要有:

“四川缉私处,处长何龙庆、廖公劭;湖北缉私处,处长朱若愚;湖南缉私处,处长李人士;广西缉私处,处长杨继荣;云南缉私处,处长李厚如;绥远缉私处,处长马汉三;江西缉私处,处长娄兆蠡、杨遇春;浙江缉私处,处长郭履洲、赵世瑞;甘肃缉私处,处长刘鸿烈;安徵缉私处,处长翁一揆;宁夏缉私处,处长王孔安;福建缉私处,处长金润生;西康缉私办事处,处长罗国熙;河南缉私处,处长刘艺舟;陕西缉私处,处长乔家才;广东缉私处,处长谢镇南。”

对此,费云文评价说:“各省区的缉私处的处长以下高级干部,大都由戴先生就军统局中长于军事的优秀人员出任,基层工作干部,大都接受查训班的训练;加以戴先生个人的谆谆策勉,和‘军统精神’的灌注发挥。所以能在各地打开局面,不受人情困扰,不怕地方压力,不虑武力威胁;真正而切实的做事,而有了很好的绩效。”

此外,借着缉私署的成立,戴笠又拉起了一支武装部队。唐新说:

“继训练工作之后,是整训并布建武装税警。其时,财政部所属税警,号称数团,散处各地,素质颇差。要一一彻底训练,则缓不济急。他想出一个兼顾办法,先就风纪较好税警,编组为两个教导团,与一个补充团,再于特警班与查干班挑选若干学员,派往各团充任基层干部,一面服务,一面训练,其余则集中整训。没有税警地方,则协调交通警备部与地方治安机关,予以援助。由于布建较有步骤,行动亦很迅速,所以只有半年以上时间,已能全面展开工作。一年以后,训练人员日多,税警亦逐渐扩编至七个团,及四个独立营,布建乃更加周密。”

当时戴笠一共建立了四个缉私总团、四个教导团,四个补充团,约两万余人枪。其中,驻广东韶关的第四缉私总团实力最强,位置也最重要,其团长是汤毅生。

汤毅生,1905年生,广东五华人,军校五期毕业。

与他的军校一期学长张君嵩一样,汤毅生也是十九路军出身,“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汤是营长。1933年11月,汤参加了“闽变”,任团长,蔡廷锴曾回忆说:

“当时黄埔生在军中任团长以上的有范汉杰、张君嵩、吴康南、汤毅生、云昌材、廖子明、刘世炎、梁为焯等人,团长以下的军官二百余人。”

“闽变”平息之后,汤毅生进入特务处,一直在广东工作做缉私工作。

——广东的情况比较特殊,早在戴笠控制财政部缉私署之前,广东的缉私部门就一直控制在戴笠手中,唐新曾说:

“缉私业务,和戴氏,亦早有渊源。早期配属于禁厘机关之缉私单位,自二十四年起,就是由他领导。这一单位,遍布于长江各口岸,远至西南,在缉私方面,颇有成效。二十五年,财政部始设两广缉私处,(后改为查辑处)并成立税警团,两任处长,均由他介派干部张君嵩、谢镇南充任,亦有很好麦现。所以走私逃税情弊,他都很清楚。”

张君嵩、谢镇南,前面都曾提到,费云文说:

“比如广东一地,本来自民国廿五年戴先生介绍张君嵩主持缉私工作以后,成绩卓著。(自九月至年底,四个月间,共缉获私货四百五十五件;粤海关税收,较上年同一时间,增收三百三十二万余元),可是自廿八年冬改组张离职以后,税警力量单薄;加以敌伪奸商,勾结地方不肖份子,作有组织的武装走私,以致原有基础,摧毁殆尽。而走私风气之盛,真是严重得出乎人想象之外;当廿九年时期,仅仅经由佛山运往三水、清远的进口日货,三、四两个月即价值达七百万元之多。而偷运出口的货物,比进口多出几倍,无法统计;甚至桐油、钨矿等为日敌所迫切需要的战略物资,也毫无阻碍的私运资敌。”

财政部缉私署成立之后,戴笠将“两广缉私处”改为广东缉私处,处长仍由军统局广州站站长谢镇南兼任;同时将原广东的缉私部队改编为“第四缉私总团”,由汤毅生任总团长。费云文说:

“自戴先生派曾任军统局广州站长的谢镇南充任广东省缉私处长后,力加整顿;加强部署严密的侦缉网达七十六处据点,扩充缉私武力达四千人,编成两个总队,以黄埔五期的汤毅生为总团长;切实认真查缉, 走私之风,才被遏阻。”

——广东缉私处和驻广东的第四缉私总团,本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而且谢镇南与汤毅生二人,不但是同乡,还是军校的前后同学,按说,二人应该很好相处。

但事实上,谢与汤却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谢镇南被汤毅生赶出广东。

这是后话了。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第6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