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昨日军统 (565)

“兰训班”的全称叫“中央警官学校特种警官训练班”,与“临训班”的性质完全一样,因地处兰州而简称为“兰训班”。

关于兰训班的来历,该班第二期学员宗化民回忆说:

“抗日战争期间,戴笠发展其特务组织,为了吸收西北、华北各省青年及沦陷区的知识分子参加,决定在兰州成立特务训练斑。1938年夏,在第八战区司令长官兼甘肃省主席朱绍良的协助下,戴笠派其亲信甘肃省会丨警丨察局长马志超,在兰州筹备建校,觅妥黄河大桥以南的关帝庙及水北门内的木塔寺两个大庙,修建训练班校舍。同年秋季,戴笠派遣刘璠充训练班副主任,率领新由德国学习法西斯特务丨警丨察业务归国的黄佑等教官,到兰州收容各地招考及保送的第一期学生,并经‘西北王’胡宗南保送其掌握的战干第四团及军官七分校的大批学生,参加戴笠的兰州特训班受训。”

按:“黄佑”系“黄佑人”之误。

兰训班第一期学员赵长金说:“兰训班的教育宗旨是:忠于国民党、忠于蒋介石,毕生为国献身。训练计划分为前后两期,前三个月为军事训练,后三个月着重专业知识教育,按其所学,分系授课。这是属于军统组织的一个训练单位,教育内容都是根据军统工作需要掌握开设的,分警政系、情报系、行动系(包括爆破在内)、俄文系、电讯系。任由学员自愿报名,我加入警政系学习。”

曾任酒泉丨警丨察局长的军统特务王世杰则回忆说:“兰训班第一期分为爆破系、情报系、警政系、电政系、俄文系、边疆系。第二期以后,将爆破系和情报系合并为谍报系,俄文系改为外事系,添设军事系。各系除学习本身专业课程外,很重视政治训练。”

训练班里分“系”,有点象大学,这是戴笠的特务训练走向“规范化”的一个标志,因此前的“临—黔—息”训练班是只编学生队的;至于训练内容,仅在课程上稍有侧重,并没有明确“专业”的概念。因刘璠是留学德国、专攻“警政”的专家,因此兰训班的组织工作有许多改进。赵长金回忆说:

“兰训班比较突出的是教育形式问题。刘璠留学德国,他仿效希特勒训练纳粹分子的方式,以博学多览,广授知识教育学员,除了专任教官讲授必修课程以外,还聘请兰州军政名人和专家学者,讲授军事、政治、外交等有关知识。他的意图是运用国外现代化科学武装学员,报效蒋介石。”

l939年1月,戴笠到兰州亲自主持兰训班第一期学生的开学典礼。赵长金回忆说:

“戴笠自重庆飞抵兰州,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我才认识了戴笠。在我的记忆中,记得他点过一次名,讲了三次话。点名时,他叫到谁的名字,总要将此人上下审视,令人望而生畏!点完名就地讲话,讲的内容是:自九一八事变后,国难日渐严重,日本帝国主义者,处心积虑灭亡我中华民族,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回顾了奉命组织特务处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在蒋介石的领导下,所经的历程和主要工作成绩。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在戴笠离开兰州当天的凌晨,戴笠再次召集同学讲话,赵长金回忆说:“娱乐晚会散会后,大家都已就寝了,忽然紧急集合,他此行来去匆匆,明天就要离开兰州,临行前再次训话,刘藩陪他立在讲坛上。他讲时发现一位同学在队伍里站着打盹,幸而没发脾气。”

据此,戴笠又发表了长篇演说,先是说自己此行“三昼夜不休息,照常工作”,接着又“引经据典,训勉师生”,说:

“师徒如父子,养子不教,父之过;教子不严,师之惰。希望每个学员都要虚怀若谷,不但要有孺子可教之态度,尤其要有后生可畏的精神。”

最后,戴笠勉励所有同学“努力学习,任重而道远,毋负厚望”。

——戴笠并非吹牛,此次兰州之行,他真的三天三夜没睡觉,不仅是他,军统兰州站上下都被他折腾得够呛。乔家才回忆说:

“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的春天,戴先生来过兰州一趟,住了三天。因为重庆给戴先生的电报太多,敬宣兄率同站里的内勤人员翻译电报,日以继夜工作着,仍然翻译不完。我也同其他同志一样,三天三晚没有睡觉,专译亲译电报。”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讲话打盹”事件的影响,总之,戴回到重庆不久,兰训班发生了一系列事件,首先,王孔安被派到兰训班任政训组组长,兰州站站长,则由霍立人接替。

在沈醉的回忆中,曾说到他与霍立人“私交很好”,其实不止于此——霍的太太、军统无线电总台报务员徐应年即沈醉的外甥女,因此,霍立人是沈的外甥女婿。在1942年6月19日的日记中,沈记载说:

“晚与妻参加霍立人、徐应年喜宴,在局本部禁令尚未解除时,这些事虽不能免,但究竟还是不敢公开举行。”

——在军统的各个训练班,除去代行主任职责的副主任,下面就要数政训组组长了,这是各训练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相当于“政治部主任”。对此,王世杰说:

“(兰训)班内各级人员对学生都有监视控制责任,尤以政训组权力最大,除灌输反动思想外,就是严格考核学生思想言行,经常通过和学生个别谈话、对学生的公开和秘密检查、学生之间的秘密报告等进行考查。学生对外通信是绝对禁止的,即使和家庭通信,也要拆阅检查,才能寄出、收取。学生入校后,头两个月无星期假日,不能外出。学生之间的接触也受限制,不准随便在一起谈话,否则以违犯纪律论处。”

接着郑锡麟又来了,赵长金回忆说:“当王孔安升任兰训班副主任的前夕,军统局局本部训练科长郑锡麟来班视察,到处吹毛求疵,横加指责。”

按:军统局训练科长原由刘培初以督察室主任兼任,就在前述“抬轿子”事件后,刘愤而辞职,接替他任训练科长的就是郑锡麟,此后训练科升格为训练处,郑以此挂上了少将军衔。

当时郑说:“你们不要以为我的话不好听,是‘吃大菜’,如果‘老板’来视察工作,这‘大菜’就成‘小菜’了,他的话才叫‘大菜’呢,不吃也得吃!”

郑锡麟的话,好像一个信号,不知道是给学员听的,还是给刘璠听的。

——没过多久,刘璠就给免了,赵长金回忆说:

“他(指郑锡麟)回重庆后,局本部派胡靖安来到兰训班,召开全班师生大会,当场宣布命令,兰训班副主任刘藩另有任用,应予免职,遗缺由政训组组长王孔安递补,学员延期三个月毕业,速拟教育计划,报局备案。”

这时,按原定计划,第一期学员应该毕业了,赵长金说:

“1939年夏,第一期学员按照学习规划,包括实习在内的全过程,受训结束。每人发给服装费30元。我在百货商店买了一套毛料学生服,准备分发后到社会上工作时穿。同学们都满怀喜悦的心情,盼望主任前来丰持毕业典礼。孰料王孔安摇身一变,由上校政训长,一夜之间升任了少将副主任。全班官生,均为之瞠目。”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59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第59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