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注:此后的部分如“兰训班”等,原来贴过,但已经改写,增加了一些内容,因此请大家还是耐心看完,否则以后有些东西衔接不上。

昨日军统 (559)

杨清植,1909年生,河北献县人。

杨清植也是“东北训练班”出来的,与前述张奉馨、倪中立、卜玉琳等等都是同学。

1932年底,杨清植在一种懵然无知的情况下,糊里糊涂被选入东北训练班,当时,他是中央军校军官班(也称特别班)的学员,乔家才说:

“军官班有学员一千七百多人,系调训各部队的青年军官,予以六个月的训练。十二月有一天,军官班宣称,张北分校即将成立,所需要的队职官,由军官班北方籍的学员中考试挑选,自由报名。张北在家哈尔的北部,距离敌人最近,在张北训练学生,多么有意义。所以,这个消息一传出来,报名的人非常踊跃,一共报了两百多人。”

经过笔试,从200多人当中录取了10个人,即二十选一,可说优中选优了,杨清植和他军校的同学张家铨均榜上有名。

最后一道程序是口试,地点就在南京后宰门的“马标”,由班主任桂永清和戴笠主持,点到的第一个就是杨清植。

按:因当时特务处成立不久,东北训练班系由力行社与特务处共同主办,因此由力行社高干、军校“学长”桂永清当班主任,戴笠副之。

见到杨清植,问完家世、简历等等,桂永清发问了:“我给你假设一个情况,看你怎样处置。假定你在这间房屋里,外面有一个人,正准备进来攻击你,你应该怎样处置?”

杨想了想,老实说:“我不知道该怎样处置。”

桂启发说:“你不能等着人家进来打死你呀!总得有个对付的办法才行。”

杨说:“那还不简单吗?他进来,就同他打。”

桂指点说:“不好,你不要以为你的块头大,可以硬拼。万一进来的人比你的力气更大,你就未必打赢他,甚至他拿着手枪,不等你动手,已经先把你打倒了,应当有一个比较妥善的方法。”

接着,桂一边说,一边演示:“最好是躲在门背后,等到敌人推开门,一只脚刚踏进来,还没有站稳,你乘其不备,一下把他打倒。”

杨诺诺而去。

第二个进来的就是张家铨,桂永清将刚才问杨的问题,原封不动地又问了一遍。

这回新鲜事发生了——据乔家才说:“他(指张家铨)照着刚才桂永清所说的和示范的动作,依样葫芦,连说带做,表演一番。他这样不加思考,很正确、很熟练的回答,把两位主考官弄得莫明其妙,非常惊奇,引起很大的怀疑。”

这时戴笠开口了:“你回答的很好,你怎样想到如此处置?这样处置正确吗?”

张家铨说:“自然十分正确。至于怎样知道如此处置,是照着桂主任的示范来做嘛!”

俩“主考”一听更奇怪了,于是张解释说:“刚才桂主任示范表演的时候,我从门缝偷看,看了个清楚,也听了个清楚。”

戴一听非常高兴,马上站起来与张握手,一高兴还说漏了嘴:“你真是特务天才!”

考试结果,10个人全部录取,连“交白卷”的杨清植也不例外。

乔家才说:“口试过后。一天夜里十二点多钟,睡得正甜,值星官叫他们起来,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一辆布篷汽车停在外面。他们匆匆忙忙上了汽车。布篷严密得连条缝儿都没有,看不见外边的一切景物。为什么白天不出发。偏偏选在半夜三更?他们想不通。汽车行驰了一个钟头,好像已经出了南京城,停在一个铁门的所在,才让他们下汽车。”

这个所在,就是香林寺,即中央军校所在地,等于是大家乘车在南京城里转了一圈儿,又回来了。

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因马标离香林寺很近,“由马标坐汽车到香林寺,不要五分钟,为什么要兜一个钟头圈子呢?”

就在当天夜里,又来了13个人,是从军校政训班选出来的来的,其中就有倪中立、王雨人等等,还有前面说过的李元超;此外还有一个人,后来名气极大,即赵斌承。

从此,这23个人就开始了训练,教官有郑介民、余洒度、江雄风、徐亮等等,也包括日后杨清植要对付的梁干乔。

李元超回忆说:

“在东北训练班的外院,当时还有军事委员会军事杂志社。该班为了保守秘密,就利用军事杂志社为掩护,职员和学员都佩带该社证章,往来文件也用该社的公文纸,所以当时一般人都知道该班是军事杂志社在那里训练通讯员,将来毕业以后给军事杂志社当通讯员写稿子,根本不知道是戴笠在那里训练情报人员。其时不但外人莫名其妙,就是该班的炊事人员也只知道是军事杂志杜的训练班。

乔家才说:“课目非常新鲜,他们从来没有听过。他们很奇怪,到张北分校当队长,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怕关起来,也不敢问一声。训练四十天,不准外出。不准通信。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彼此谈话,动不动就要关人,气氛非常恐怖。令人心惊胆怕,有几个胆小的,眼看着一天比一天消瘦了。这就是最早的香林寺训练班。”

东北训练班原定时间三个月,结果仅一个多月即草草收场,李元超说:“1933年春,因为日军进攻华北,该班即提前结束,所有23名学员由戴笠亲自率领进驻平津一带,从事收集日伪情报,当时随同北上的还有郑介民、徐为彬、江雄风等人。”

当时,因还没有对学员们明确培养他们的目的,因此,是以“实习”的名义将这些人派到华北的,乔家才说:

“训练完毕,由江雄风和徐为彬率领,到达河北保定工作,要他们每天到火车站登记南来北往的火车,那一列车上有多少军队,什么番号,都得弄清楚。什么时候到达,什么时候开走,一分一秒不能错,晚上做成报告。这时候他们才明白,那里是要他们到张北分校当队长,是要他们做特务工作,搜集军事情报。”

这下学员们不干了,要“造反”。乔家才说:“他们工作了一段时间,彼此已经混熟。一切情形摸得很清楚。人多气壮,不再害怕什么。他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一致决定,既然不是到张北分校,就有理由不干,要求送返他们的原部队,否则拿出怠工来抗议。”

徐亮、江雄风没办法,只好搬出戴笠。

当时,戴笠、郑介民都在北平。

——郑介民是到北平“履新”,他的公开身份是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工作人员,实际上是力行社北平分会书记并兼任特务处华北区特派员。陈恭澍回忆说:

“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北平的顶尖人物张学良通电下野。十二日,何应钦将军出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华北局势受日本逼迫,更趋紧张。郑介民先生也在这个时候,奉派抵达北平。郑先生此来,负有重大使命,也具有多重身份。在特务工作这方面,他是我们‘北平站’的顶头上司,因为他是军委会‘调查统计局’派驻华北地区的特派员,管辖的区域包括察绥东北在内;同时也是力行社所属特务处的助理,地位仅次于戴雨农先生。除此双重身份之外,郑先生在参谋本部第三厅还另有职务,那才是穿武装制服,配带军阶的正式军职。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5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第5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