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闲话“军统”(306)

天大的一件事,总算遮掩过去了。

警探刚走,包惠僧回来了。李、陈告诉他,“此非善地”,叫他快走。然后俩人谈了几句,陈公博告辞出来,当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

从李汉俊家出来,陈公博就发现有人跟踪他,于是他跑到上海“大世界”,折腾了一大圈,终于摆脱了跟踪,回到大东旅社,销毁了全部可能引发怀疑的材料,才睡觉。

事情至此还没有完,陈公博说:“半夜里起了大风雨,睡至微明,忽然听见一声枪响,同时又听见一声惨叫。”

陈胆子很大,马上到走廊查看,却“寂寞得没有一个人”。

第二天大清早,茶房告诉陈公博昨晚的事——就在他的隔壁,一个女人被人杀了。陈想这回麻烦了,警探一来,一定会将自己作为证人,不要再将李汉俊家那档子事情扯出来,可就麻烦了。

于是陈公博当即另找了一家旅馆,跟着就去找负责“一大”会务的李达,对他说,当天下午,自己就要到杭州去了。

所以,陈没有参加“一大”第二阶段在嘉兴南湖的会议。

对此,张国焘在后来回忆中讽刺说:“代表中只有陈公博未来,他早一天坦率的向我和李达表示请假不出席,因为他太太对于在李家所发生的事犹有余悸。其他的代表却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身当其冲的李汉俊也满不在乎,大家仍然兴高采烈地继续工作,并笑陈公博是个弱不禁风的花花公子。”

当时,陈公博并没有对张国焘、李达谈到夜里的谋杀案,但事后,他先是写了一篇《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后来又于1943年写了一篇《我与共产党》,都详细地谈到此事。

日后,正是根据陈公博的记载,综合当时的新闻报道,推算出了中共“一大”开幕的准确时间,即1921年7月23日。

此后,陈公博回到广州,在母校广东法政专门学校任教,并任广东教育委员会评议员。不久,陈独秀不再担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离开广州赴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接替他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的,就是汪精卫。

按:经“一大”选举,以陈独秀为书记,李达任宣传、张国焘任组织。陈未到任前,以周佛海代理。

就是在这个时候,陈公博结识了汪精卫,据陈回忆,当时汪精卫曾邀请他当广东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因陈公博正打算到美国留学,遂婉拒了其邀请。

正在陈公博筹措出国经费的时候,1922年“六一六事件”发生,孙中山避入“永丰舰”,后转到上海。不久,张太雷衔陈独秀之命来找陈公博,问他为什么支持陈炯明叛乱,并令他即刻到上海解释此事。

陈公博听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三尸神暴,七窍烟生”,当即给陈写了一封回信,声言:“自今以后独立行动,绝不受党的约束了,我也从此脱离共产党了。”

当年11月,陈公博离开广州到日本横滨,在日本滞留了三个月,于1923年2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25年2月毕业。

陈公博说:“当时虽然把博士必修的课程学完,但实在没有一点动机要东归,有之就是经济发生了奇窘。我在哥仑比亚时候,廖仲恺先生恰恰做了广东省长,我还算是一个广东官费留学生,只是两年没有领到一文的官费。我恃着曾和廖先生同过事,在民国十年和十一年的广东省教育会,大家同为评议员,因此给他一封信,希望他能继续汇款给我,同时还给汪先生和陈秋霖先生一封信,希望他们替我说几句话。”

按:在日本滞留期间,陈公博就碰到了廖仲恺,当时廖与他谈到国共即将合作,并劝他回国,去当广东法政专门学校校长,但陈去意已决,没有答应。

陈公博说:“不久我接秋霖的来函,说汪廖两先生都有同一主张,即是我若答应回国,他们会给我筹旅费,若继续求学,那么他们便不负责任。那时我真进退两难,结果只好决心同意他们的意见。”

“在十四年一月底我接到从广州汇来美金六百元,这笔款不是从省政府汇来的,因为省政府很穷,这笔款算是广东大学(后来改为中山大学)汇来的,那笔款算是预支,而以我回国当广东大学教授为条件。”

1925年4月,陈公博回到广州,当时汪精卫在北京,料理孙中山的后事;廖仲恺则因蒋介石在第一次东征中的“大捷”而去潮汕慰问;在“家”的只有“代帅”胡汉民。陈与胡不熟,没有去找他,只是跟广东大学校长邹鲁接了一下头,即“在家整理和预备下一年度的功课”,准备当教授了。

好不容易廖仲恺回来了,陈公博去见他——不管怎么说,回国的600美刀还是廖仲恺帮助“垫”的话,怎么也得去表示一下感谢吧?

陈公博说:“廖先生是比汪先生先回广州,我回国头一次再会见他,还是黄居素代我约时间的。一日清晨,我和居素到百子路见他。那是九时左右罢,我看他客厅坐了不少人,一回他匆匆下楼,见了各人打一招呼,对我说:‘公博,你回来了吗?很好,我们改日再谈罢。’那时各人一哄而起,包围着他,言语嘈杂,他似乎无暇应付,敷衍了几句,也不知是说什么,便坐上汽车走了。”

这次见面给陈公博留下的印象极坏:“我想仲恺怎么忙到这样,约了人而无暇谈话,这太越乎事理,在外国住惯了的留学生,实在有些看不惯,我告诉居素说:‘我们走罢,我实在看不起这种乱局面。’”

陈公博言下之意,“革命”还没成功呢,这些“革命党”就这么大谱,我还不伺候你们哪,省得看你们的脸子!

但陈公博想不到,正是廖仲恺指引他走上“革命”道路。

“过了两日廖先生派人送信来,说约我夜里见面,那夜我们毕竟面对面的谈了很久。这一席话遂决定了我以后的事业命运,我真想不到我会从事政治,更想不到我素来对于政治冷淡的人会从事政治。”

这一番谈话,充满着“革命”的激情,颇值得全文引录,让大家看看,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革命导师”

“公博,你回来了,你打算怎样了。”

“我没打算,我还是决定在大学教书,因为我设有出国之前就在法政专门学校教书,所以我还是打算教书。”

“那是你的打算了,不过这并非我们对你的期望。我们希望你回国,不是教书。而是帮我们的忙。”

“不过我对政治没有什么兴趣。”

“我不管你对政治有没有兴趣。我一定要和你辩论,你看中国这样落后,政治那样腐败,要不要想办法?”

“自然要想办法。”

“既要想办法,要不要组织?”

“自然非有组织不行。”

“你看国民党有投有希望?”

“恕我大胆批评,国民党还没有组织严密。”

“你的批评很不错,但你还有大错。即是只会冷静的批评,而不肯努力的参加工作。这样,国民党永远没有办法,而中国的国民革命也永远不能实现。”

这时,陈公博心里在想:“廖先生究竟要我怎样呢?我心坎中的火焰已给他燃烧着。”

“我们不要你教书.要你入中央党部。我和你约约;我们失败一起的失败,我们成功也一起的成功,我望你立刻答应我。”

“好,我答应你,从今日起我将我的身命交给党便了。”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第2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