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贴—— 狙击王克敏 (一)
让我们回到1937年7月29日。
据英国记者贝特兰在报道中说,“一早走出了东交民巷,我看见灰色的军装已经从城墙上消失。城门开着,一小群人力车在进出。接着我们拿到了报纸,已是最后一天发刊的《北平新闻》,宋(哲元)‘含泪’而去,已经退出了北平。”
7月29日一早,张自忠在外交大楼就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和北平市市长,同时宣布改组冀察政务委员会,将委员秦德纯、萧振瀛、戈定远、石敬亭、石友三等人免职,增派张允荣、张壁、潘毓桂、江朝宗、冷家骥、陈中孚、杨兆庚等人为委员,并任命潘毓桂为北平市丨警丨察局长、张允荣为平绥铁路局局长。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张逆自忠》、《自以为忠》、《张邦昌之后》、《张自忠接见松井后北平城门大开》等新闻标题充斥着各大报章。
在张自忠,其种种举动,显然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希望通过种种妥协,度过面前的难关,即像每次局部冲突一样,做点小让步,换取日军的撤兵,最低限度,也不要进入北平城里。
实际上不仅张自忠,由于自“九一八”以来,中日之间在华北争端频仍,造成许多人形成一种惯性思维,仍认为这只是一次局部的小“摩擦”,而没有意识到这是大战的开始。
然而,对张自忠的种种,日军并不领情。7月29日当天,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北平市地方治安维持会”成立,日寇搬出了老政客江朝宗担任“会长”。
据时任北平武官的今井武夫回忆:“等到七月二十九日天明,我最先对北平市内巡视了一周,冀察军撤退后的北平,除去看到一些杂乱的麻包土袋等防御设施外,市内非常平静。城内虽留下了由冀察军第一百三十二师的两个团改编成的保安队,但为了维持治安并安定人心起见,我认为有必要从速组成中国方面的委员会。二十九日晨与松井特务机关长协商后,于是推荐北平市民中具有国务总理资历的元老、七十余岁高龄的江朝宗担任主席,总商会代表冷家骥,银行公会邹泉荪,自治会吕均,市政府周履安,公丨安丨局长潘毓桂担任委员,组成地方维持会,于第二天三十日即速举行了成立大会。”
江朝宗,1861年生,安徽省旌德县人。
在历史上,江朝宗以“一分钟总理”而闻名,实际上没有这么惨。1917年,“辫帅”张勋入京,“调停”黎元洪总统府与段祺瑞国务院发生的“府院之争”,当时连内阁成员都不是的步军统领江朝宗趁机于1917年6月12日当上了代理国务总理,在大家的强烈反对下,于6月24日卸任,一共当了12天。
由于日本人对张自忠采取的是不理不睬的态度,同时又涌现出大批的汉奸,随时准备发挥作用,张自忠的三个职务根本无法履行,不得已,张于8月6日住进德国医院,并通过《北平晨报》发表声明,宣布辞去所有代理职务。
8月7日,张潜离北平。今井武夫说:“随着后来战局不断扩大,这个机构当然也就丧失了行政机能,于八月十九日白行解散,张改着便装逃亡南下,任国民政府军的师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就自然消失了。”
张自忠在“七七事变”前后这段时间的种种,在历史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此前不久,张自忠曾率“冀察考察团”出访过一次日本,本已经惹得满城风雨,据张的侄女张廉瀛说,这个团出访日本后,都不敢经上海回国,“因为冀察考察团赴日访问没有请示蒋介石,担心到上海后,被蒋介石借故扣留。”再加上北平沦陷以后这一段时期的表现,使张自忠在当时被目为“汉奸”。
张自忠从北平逃出后,第一站是山东,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是张原来在西北军时的“袍泽”。张去见他,韩居然不见,说:“他当他的汉奸,我救我的国,他见我干什么?”韩部师长、张自忠原来的下级李汉章也讽刺张:“我看你以前爱看书,你读的圣贤书都到哪里去了?”
时人对张自忠的观感,可见一斑。
其实,要想分辨张自忠是不是汉奸,或者说,张自忠想不想当汉奸,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看看一下,“七七事变”之后,凡留在京津的社会名流,基本上都落水当了汉奸,就很清楚了。
凡留下的,也包括后来回到京津的,不管他最初是怎么想的,但可以肯定,其内心深处,都把此次“七七事变”当成了自己人生的新际遇,都想在未来的新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才会留下,否则,他躲都躲不及,还会留下?
换句话说,张自忠要想当汉奸,他又何必走!既走,他就绝不是汉奸!
但不管怎么说,张自忠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确使自己陷于一种“百口莫辩”的境地。1937年9月15日,时在山东济南的张自忠曾给前线的李致中写过一封信,颇能说明其当时的心境:“忠奉命留平以后,未获与诸弟兄共同杀敌,致令诸弟兄独任其劳,深以为歉;而社会方面颇有不谅解之处。务望诸弟兄振奋精神,激发勇气,誓扫敌氛,还我河山。非如此,不能救国,不能自救,并不能见谅于国人。事实胜于雄辩,必死而后能生。”
此时站出来帮助张自忠的,正是他原先一直不大看得上眼的秦德纯。
据秦德纯回忆,“张于此时已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我当即电呈何部长应钦,大意以我奉宋将军令偕同张自忠市长赴中央报告请罪,惟各方谣琢纷传,对张似有不利,可否前往,请电示等语。旋得复电嘱‘即同张市长来京,弟可一切负责’云云。我即将此情形面告张将军,会同赴京。”
秦陪同张赴京途中,“车到徐州站,突有学生三十余人要到车上搜查汉奸张自忠,来势颇为凶猛。我—面安排张将军暂避,一面请学生派代表四人到车上谈话,并到各房间查看,代表等未见张在车上,始下车而去。”
秦德纯还回忆了蒋介石会见张自忠时的情景,当时张说:“自忠在北方失地丧师辱国,罪有应得,请委员长严于惩办。”蒋说:“你在北方一切情形,我均明了;我是全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一切统由我负责。你要安心保养身体,避免与外人往来,稍迟再约你详谈。”
隔了两天,蒋再次会见张自忠,“对张慰勉有加,询问健康情形及所读书籍”。张说,“在阅读郭沫若日记。”蒋说:“应阅读有益心身的书籍,郭的日记不要阅读。”并说:“—俟你身体恢复,我决令你重回部队,俾得再有机会报效国家,并可到前方看看你的长官同僚及部下。”
秦说,在会见中,蒋“态度诚恳温和,俨如家人骨肉的亲切”。张自忠“泪流满面”地说:“如果委员长令我回部队,我一定誓死以报领袖,誓死以报国家。”
不久,蒋介石发表张自忠为军政部中将部附,一场难关初步度过。
令张自忠回到前线的,是此前与张“毫不搭杠”的李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