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闲话“军统”(266)

第三次挫折,也是损失最大的一次,是沈栋被捕。

据祝宗梁回忆:“1938年6月份,沈栋突遭英工部局逮捕。出事原因估计是他活动频繁造成别人对他怀疑以致被告密。抗团的建立与发展都凝聚了他的心血。本来没有任何罪证,英工部局不能任意拘押一个人。可是沈栋坦然承认他是从事抗日活动。这种情况造成他是既不能定罪又不能释放的人。那时英国与日本尚未开战,可是英租界当局又受到日本压力使其在政治态度上含混不清。沈栋的家庭经过多少次活动保释均不见效。在英工部局里也有中国人工作,虽然同情也无济于事。”

按:经查,沈栋被捕的确切时间是1938年8月30日。

沈栋很有办法,他在监狱中发展一位巡捕马从云参加了抗团。这样,就可以通过马从云与外界保持一定联系。

祝宗梁说:“沈栋工作时的热情深深感染了每个同志。在友谊的交往中他又是非常真挚。大家对他离开工作都无比惋惜。……沈栋可以说是在抗团负责组织的,所有的事都要他来处理。曾澈虽然说是总负责人,但他另有任务,他只是与抗团的几个人有联系,具体事务他都不管。现在沈栋被捕,抗团简直是群龙无首了。”

此时,李如鹏站了出来,接替了沈栋的职责。

前面曾经引述过张杰的回忆:“有些学生,如李如鹏、陈肇基、窦一统、夏一瑜、华道本,赵尔仁等,曾离开优越的家庭到农村去参加抗日救国军,但所接触的救国军头目们,无非是“挂羊头卖狗肉”,借抗日牟取私利,结果失望而归。”

张杰这段回忆非常准确,李如鹏等人,确实曾经参加过抗日的武装斗争。

据陈恭澍回忆:“(在抗团的)发展中,因工作路线问题,抗团的内部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口诛笔伐、着重于文化宣传;有的则非要真刀真枪、拼个你死我活不可,于是各展所长,尔后也各有其不可磨灭的成就。”

陈恭澍说,在主张“真刀真枪、拼个你死我活”的一派中,又分为两个“实现途径”,其中有一部分,“争先恐后的想要亲手宰几个日本人”,于是,“以陈肇基带头的一批,由曾澈为介,参加了‘滦榆总部’主办的干部训练班,一个月后,就出发到冀东宝坻县打游击战去了。当他们二十多人在一所学校的楼上举行开训集合中,我曾经给他们讲过话,在场的还有王天木、王文、曾澈诸人。”

据张澜生回忆:“同年(1937年)十月底,王天木奉戴笠指示来津组织滨海游击队时,确曾派过少数团员前往参加,不久在冀东即被日军打败。”

按:张杰所说的“曾离开优越的家庭到农村去参加抗日救国军”、陈恭澍所说的“就出发到冀东宝坻县打游击战去了”、张澜生所说的“王天木奉戴笠指示来津组织滨海游击队时,确曾派过少数团员前往参加”,其实都是一回事,正式的番号即“忠义救国军北方支队”。

另一部分,就是沈栋他们了,可称为抗团的主流,即在城市中通过破坏、暗杀等行动打击日寇。李如鹏他们从前线回来不久,沈栋被捕,经过武装斗争锻炼的李如鹏,接替沈栋的核心位置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经采访祝老,他说当时是曾澈让李接替沈栋的:“1938年夏,军统的山东游击队被打垮。李如鹏就从山东退下来。这时沈栋被英工部局逮捕,曽澈就要李如鹏代替沈栋的工作。”

李如鹏上任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大力加强抗团的组织建设。

其一,将原有的松散结构组织起来。祝宗梁说:“他(指李如鹏)到抗团后,就把抗团分成五个小队。每个小队内设四、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四、五个成员。每小组设小组长一人。各小队设小队长一人。这五个小队长依序是孙若愚、刘友深、李振英、我、周庆涑。第三小队的李振英因试验燃烧剂被烧伤,以后就改成赵恩波。第五小队长周庆涑因居住意租界,交通不便,后改为夏廼麟。”

祝宗梁说:“后来组织逐渐扩大,人数可能上两三百。就另组建一个学联。由刘永康和张世一(女)负责。在警界有警联,在工商界有工商联。”

其二,建立起了了抗团的核心领导层。据祝宗梁说:“(李如鹏)在小队长之上又成立一个干事会。由六个人组成。负总责的是曾澈,李如鹏负组织干事,袁汉俊任总务干事,孙若愚任行动干事,我担任技术干事。还有一人是沈栋,他虽出事但名额仍保留在干事会内。”

第二件工作,是狠抓业务建设。

除五个小队外,李如鹏还设立了一个技术组和一个行动组。

祝宗梁领导着技术组,成员有向传纬、水宗骥、雷邦玺等人。总务干事袁汉俊也经常来技术组帮忙。

祝宗梁很谦虚地说:“要我担任这技术干事,不是我有什么本事。因我曾参加制造过定时燃烧弹,也就是我具有了这方面的知识。但这远不够的,于是我就考虑买些书来学习。袁汉俊又主动为我找来不少书,有的是从刘福庚那里拿来的,又买了一些。应该说担任这工作的应是汉俊和我两个人。”

祝宗梁他们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考虑到将来要烧什么,就用什么样的燃烧弹。”祝宗梁举例说:“例如棉花,用小型的就可以了。我们设计制造了一种如香烟盒大小的燃烧弹,用力丢可以有二、三十米远。这就可以从外面丢进去,我们不必进入现场。”

“我们还做了个更小的燃烧弹。把麵粉和氯酸钾混合,加水调和做成小球。等它干燥后,再蘸一下黄磷与二硫化碳的溶液,用弹皮弓弹出去,可以有四、五十米。”

为吸取刘福庚牺牲的教训,技术组还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我们在书里看到苦味酸有爆炸的性能。就考虑用苦味酸来代替雄磺与氯酸钾的这种丨炸丨药。因为这种丨炸丨药很不安全,稍有磨擦或碰撞就会爆炸。我们利用氯酸钾有释放氧的功能,在一定的比例下与苦味酸混合。在用力的打击下,就可以爆炸,而且威力不小。”

祝宗梁说:“在学校化学课程里学过,黄磷在常温的情况下是可以自燃的。于是我们用黄磷与二硫化碳的溶液当引燃剂,这二硫化碳蒸发需要几秒钟时间,这就可用来保护我们自己平安地离开现场。”

制造爆炸物的原材料是严格控制的,不易买到。于是抗团“打通了一位在德国洋行化学仓库的工作人员,他支持正义事业,许多材料都可以买到。”

另一个重要“部门”行动组,自然由抗团的“行动专家”孙若愚负责。孙找了几位身强力壮的抗团成员担当此任,主要有孙湘德、虞承芳、宋显勇、刘富川等人。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4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第24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