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闲话“军统”(244)

对杨蔚的这一趟延安之行,戴笠非常满意,此后不久,“七七事变”爆发,戴笠认为有两个地方特别重要,必须由特务处掌握其丨警丨察局。一个是江西九江,“九江为庐山的门户,领袖常往庐山,考虑军国大计,其重要性自不在话下。”另一个是河南郑州,“郑州为平汉铁路同陇海铁路的交叉点,当时抗战的主要战场在华北,而郑州扼黄河南岸,握北方的运输枢纽,其重要性也可想而知。”。

经请示老蒋同意,九江市丨警丨察局派了老资格的黄埔学长、曾代表戴笠接收南昌行营调查科的柯建安;郑州丨警丨察局局长派的就是杨蔚。不久后,杨蔚又被改为河南省会开封丨警丨察局局长。

杨蔚见到戴笠,没说几句,就谈到韩复榘,杨对韩的“不战而退”多有指责。不想戴笠听了立时“大怒”,严词指责杨蔚:“韩主席是委员长的重要干部,你怎么可以这样说他,以后这种话不准再提。”

几句话把杨蔚骂得莫名其妙,心想即便我不应该说,韩复榘“不战而退”总归是事实吧?我也没说错啊;况且我这也是向你反映情况,没必要发这么大火吧。

拘捕韩复榘,要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处置韩的卫队,这件事由戴笠本人亲自操办;二是解除韩复榘贴身警卫的武装;三是最关键、也最重要的,即对韩本人的羁押和看守。

从济南逃出以后,韩复榘率部屯兵于鲁西南巨野、曹县一带。接到开会的通知,韩复榘还特地派专人来找李宗仁,“问他应否亲自出席这一军事会议”,李宗仁自然说“应该去”。于是,韩复榘乘陇海铁路局为他准备的专车,从手枪旅挑了一个连,欣欣然地到开封“开会”去了。

1月10日,车到开封,韩复榘改乘小车去河南省政府主席商震公馆下榻,这是戴笠为他安排的“驻地”。韩复榘的“手枪连”则被拦在了火车上,戴笠派出的特务伪装成接待人员,对他们说:没想到韩主席带这么多人来,临时安排招待所有困难,请他们在火车上“凑合”一宿。

“收拾”韩复榘的贴身警卫这件事,戴笠交给老蒋的“侍从室”特务组租长黎铁汉去办。

据张毓中回忆:老蒋是1月10日从武汉动身的,当时他们乘平汉线专车到开封,并不下车,张毓中说,“领袖到开封,驻节在专车之上,我们当然随侍,并依照领袖的节目活动,展开安全措施。”

出发之前,张毓中就感觉气氛有异:“这次侍卫人员与往日差不多,不同的是特别增派了武装卫士一区队,负责专车和会场卫兵的任务(这任务一向是由宪兵担任),这情形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此外,这次黎组长亲自率领戚南谱(皖北人,军校六期)、范树鹏(徐州人,军校三期)、郭文年(河南人,军校六期)和我四人同时到开封来,显示出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我们四人之中,除了我是浙江籍,其它三人都是半北方人,在开封展开工作,可得人、地和语言的便利,工作起来就方便多了。”

按:黎铁汉以及他带的四个人,都是特务处的人,只不过是安排在老蒋身边工作而已,其中的戚南谱还是“洪公祠”特训班出来的、陈恭澍的同学。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黎铁汉就来找张毓中,交给他一项“绝密任务”。张回忆说:“十日,时近午夜,我正准备就寝,黎组长忽然单独来访,我一看他表情严肃,神情紧张,就马上直觉到,必有重大事故发生。”

张回忆说,当时黎铁汉“关门关窗,神秘兮兮的,压低了嗓子”对我说:“刚才钱主任(钱大钧)、王侍卫长(王世和)一起来找我,要在明日下午军事会议后,秘密拘押山东省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转饬我特务组负责执行,因为这项任务非常重大,所以我奉命之后:心情沉重,马上就过来和你商量。”

黎铁汉说:“我有正确情报,知道韩复榘已乘火车专车抵达开封,仅带一连手枪连卫队随车护卫,驻扎在专车上待命,今夜他下榻河南省主席商震官邸,明天只带副官和司机来开会。我和王侍卫长商量过了,决定将监视他副官和司机的任务由你执行,伺机逮捕他们。”

黎铁汉特意提醒张毓中:“北方人多会武功,他的副官和司机说不定都是武林高手,所以明天我会去武装卫队中找几个精明干练、孔武有力的卫士作你的助手,至于如何联络,如何应变,等明天实地考察研究再定,现任务必封锁消息,不能走露半点风声。”

张毓中是1910年生人,当时才28岁,接受这样一项任务,可想而知是既兴奋、又紧张。后来他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时说:“黎组长离去后,夜已深,人欲眠,但想到明天的任务,心情紧张不已,所有的假设情况都一一浮上心头,使我了无睡意。”

11日一早,黎铁汉带着张毓中去会议现场“踩点儿”。

军事会议的现场,在开封中国中学,张玉中说:“中国中学位于中山门外,靠近城河边,占地广大,礼堂操场等设备齐全,学校四周有围墙,墙内环植高大常青树,绿意盎然,环境整洁优美,是一所难得一见的中等中学。学校大门是一双扇形的栏栅式铁门,闲杂人等很难混入。传达室在大门左边,大门右边为一字形的三间房间,为会客室与办公室。大门外有大型停车场,和一条直通开封的大马路。”

根据学校的环境和会议的议程,黎、张二人“反反复覆的研究了又研究,商量了又商量”,张说,“逮捕韩复榘的副官和司机,并非易事,只有凭机智、沉着行事。黎组长对我一向有信心,我也从来没有叫他失望过,不到上午七时,一切都已安排妥当,黎组长就欣然与我握别了。”

8点钟之前,张以会务人员的身份站在签到处,静候韩复榘的到来。一会儿,张毓中的目标出现了:“韩复榘果然乘一辆黑色轿车准时到来,一如情报,他仅带了副官和司机两人,在签到处前面下车,一看到他的到来,我马上就紧张了起来。”

张毓中他们赶紧过去招呼韩的司机,把车子停在指定的位置。这时韩复榘手下的军长孙桐萱、曹福林等一大帮人也来了。张说,当时他们都凑过来,准备在签到簿签名。这时韩伸手一拦,说:“你们不必签了,快进会场去,统统由我代签就好了!”于是韩在签到簿上写了“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率军师长等十八人”几个字,“就昂首阔步的走进会场去了”,张毓中说:“他专横跋扈的表现,令人侧目。”

蒋召集的这次军事会议,共到师长以上军官80余人,另外还有列席的苏联、意大利、德国的军事顾问十多人。会议分为两天,第一天纯属是为抓韩复榘而提供一个的“平台”,按李宗仁的话说,是“会而不议”,所以,当天,韩复榘并不是会场上的焦点。最引人注目的是**,因第十八集团军序列属第一战区,因此,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率他的副手***和三个师长林彪、刘伯承、贺龙也出席了会议。

李宗仁说:第一天的会议,“首先由委员长训话,鼓励大家奋勇作战。随即面嘱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和我分别报告战况。报告毕,委员长遂宣布散会。”

这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张毓中带着他的人,已经等了一天了。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虽万千人俱往矣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国时军统的那些事第2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